一种HPLC-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及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87588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及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全球3000多万人,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给许多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临床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N

乙酰普鲁卡因胺)等来控制心律失常疾病,但是针对不同用药个体,由于受到个体代谢酶差异,联合用药影响,病理因素,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程度差异显著,不同个体的体内稳态药物浓度可以相差20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一般都比较窄,中毒浓度和治疗浓度很接近,对于药物在体内代谢比较快的患者,体内药物浓度低于治疗浓度,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而药物在体内代谢比较慢的患者,由于药物积累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高于治疗浓度,甚至达到中毒浓度。通过对心律失常病人用药后的游离血药浓度快速监测,为临床医生针对心律失常病人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药(包括加量、减量、换药、停药等)的盲目性,使药物在患者体内发挥最佳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省治疗费用。
[0004]目前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有酶联免疫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但是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差,因为药物之间化学结构相似,且有着类似的抗原表区,均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采用免疫法较难将其完全区分开,从而导致检出的药物浓度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无法较好地预测疗效和评估不良反应,而且酶联免疫测定法具有专属性,只能针对一种化合物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背景信号高,特异性较差,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非常高,需要尽可能去除杂质,排除共流出化合物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及试剂盒。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向血浆中加入甲醇,血浆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5

3,震荡混匀,进行蛋白沉淀,离心后得到上清液;
[0009]将上清液与0.05

0.3%的甲酸水溶液按体积比为1:4

10进行混合稀释,得稀释
液;
[0010]将得到的稀释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浆中的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甲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5

0.15%。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型号:YS LCC 104MD,2.1mm
×
50mm,2.6μm;
[0013]流动相A:其中,甲酸浓度为0.05%

3%,%为质量百分数;甲酸铵浓度为5

10mmol/L;
[0014]流动相B:甲醇;
[0015]流速:0.1

0.4mL/min;
[0016]柱温:为25

50℃;
[0017]进样体积:1

10μL;
[0018]梯度洗脱程序:0min:5%B,3min:98%B,4min:98%B,4.1min:5%B,5.5min:5%B。
[0019]优选的,所述流动相A为0.05%

1%甲酸,5

8mmol/L甲酸铵水溶液。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动相A为0.05%

0.5%甲酸,5

6mmol/L甲酸铵水溶液。
[0021]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动相A为0.1%甲酸,5mmol/L甲酸铵水溶液。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质谱条件为: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离子喷雾电压:3500V;鞘气:5.58L/min;辅助气:8L/min;吹扫气:1.5L/min;离子传输管温度:325℃;雾化温度:350℃;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四种待测物质的质谱检测离子对见下表:
[0024][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试剂盒,至少包括校准品,低、中、高三水平质控品,校准品稀释液(空白血浆),蛋白沉淀剂,样本稀释剂,流动相添加剂,色谱柱和进样板;
[0026]所述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为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
[0027]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8]本专利技术针对复杂生物基质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沉淀蛋白,沉淀后的上清液选取合适的稀释剂(0.05%

0.3%甲酸水溶液)进行稀释,有效避免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由于浓度过高出现峰饱和现象,而且避免了普鲁卡因胺由于保留时间短,受溶剂效应影响导致峰分叉的现象,且可以同时检测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样本处理简单、结果可靠、基质效应小、对检测设备友好的检测方法。
[0029]本专利技术同时建立了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化合物在3min之内出峰,分析时间短,一针进样可实现四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浓度的同时监测,解决了检验人员针对不同药物,还需要采取不同监测手段进行监测的困扰。
[0030]本专利技术应用三个水平的质控品考察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避免检测结果失真。
[0031]本专利技术针对每个化合物采集三对母离子/子离子,除定量离子对用于定量之外,还有两对定性离子辅助定性,可有效避免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外标法定量检测抗心律失常药物浓度,避免使用昂贵的内标物,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样本前处理流程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向血浆中加入甲醇,血浆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5

3,震荡混匀,进行蛋白沉淀,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与0.05

0.3%的甲酸水溶液按体积比为1:4

10进行混合稀释,得稀释液;将得到的稀释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浆中的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N

乙酰普鲁卡因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5

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型号:YS LCC 104MD,2.1mm
×
50mm,2.6μm;流动相A:0.05%

3%甲酸,%为质量百分数,5

10mmol/L甲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流速:0.1

0.4mL/min;柱温:为25

50℃;进样体积:1

10μL;梯度洗脱程序:0min:5%B,3min:98%B,4min:98%B,4.1min:5%B,5.5min:5%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PLC

MS检测血浆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A为0.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弭兆元盖丽娟朱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