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57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其活动设置在定模组件的下方;相对设置在动模组件上的两个滑块,其可在动模组件上抵紧或者分离,滑块、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产品型腔;进料组件,其具有分流道,分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顶出机构,其具有顶杆,顶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分流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动模组件上设置处于产品型腔下端的分流道,在分流道内设置顶杆,在壳体顶出时分流道抵顶在壳体底部将壳体顶出产品型腔,使壳体在顶出时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保证产品能够完整的通过压铸模具进行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装置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工件在型腔内定型之后,型腔面分离并通过压铸模具当中的顶杆将工件顶出压铸模具。
[0003]如图1所示的一种壳体零件,由于其壁厚较薄且上下两端与侧壁上均具有开口,传统的压铸模具在生产这种壳体时,在压铸模具当中成型之后极容易被顶杆顶变形,造成壳体尺寸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
[0006]动模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组件的下方;
[0007]相对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两个滑块,其可在所述动模组件上抵紧或者分离,当两个所述滑块相互抵紧且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相互贴合时,在两个所述滑块、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产品型腔;
[0008]进料组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且处于所述产品型腔下端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
[0009]顶出机构,其具有活动插设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分流道内;
[0010]当所述动模组件与所述定模组件分离且两个所述滑块分离之后,所述顶杆用于将所述分流道内形成的料头顶出所述分流道,并通过所述料头将所述产品型腔内的产品顶离所述产品型腔。
[0011]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块,其活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块的上方且用于形成所述产品型腔的上端面,所述定模型腔块上设置有第一集料槽,所述第一集料槽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
[0012]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所述动模组件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块,所述动模型腔块上设置有插入至所述产品型腔内用于形成所述产品内部结构的型芯,所述型芯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第二集料槽。
[0013]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所述型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过切除所述型芯的侧壁形成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上端面与所述型芯的侧壁成斜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型芯的一端设置有阶梯状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阶梯槽活动抵靠。
[0014]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所述进料组件包括:
[0015]进料套,其插设在所述定模组件上;
[0016]分流锥,其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且插设在所述进料套内,所述进料套与所述分流锥之间形成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延伸至所述动模型腔块的上端面且与所述分流道连通。
[0017]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0018]顶杆推板,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顶杆的下端抵顶在所述顶杆推板上;
[0019]顶杆固定板,其抵紧在所述顶杆推板的上端面,所述顶杆挂台连接在所述顶杆固定板上;
[0020]导向柱,其一端穿过所述顶杆推板与所述顶杆固定板并连接在所述动模组件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动模组件上设置处于产品型腔下端的分流道,在分流道内设置顶杆,在壳体顶出时分流道内形成的料头抵顶在产品底部将壳体顶出产品型腔,使壳体在顶出时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保证壳体能够完整的通过压铸模具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壳体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申请的平面图;
[0025]图4是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6]图5是定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7]图6是图2中省略定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8]图7是图6中省略滑块时的立体图;
[0029]图8是滑块的立体图。
[0030]图中,1、定模组件;2、动模组件;3、滑块;4、产品型腔;5、进料组件;6、分流道;7、顶出机构;8、定模型腔块;9、第一集料槽;10、动模型腔块;11、型芯;12、第二集料槽;13、阶梯槽;14、凸起;15、进料套;16、分流锥;17、主流道;18、顶杆推板;19、顶杆固定板;20、导向柱;21、顶杆。
实施方式
[003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2]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动模组件2,其活动设置在定模组件1的下方;相对设置在动模组件2上的两个滑块3,其可在动模组件2上抵紧或者分离,当两个滑块3相互抵紧且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相互贴
合时,在两个滑块3、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之间形成产品型腔4;进料组件5,其具有设置在动模组件2上且处于产品型腔4下端的分流道6,分流道6与产品型腔4连通;顶出机构7,其具有活动插设在动模组件2上的顶杆21,顶杆21的上端活动设置在分流道6内;当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1分离且两个滑块3分离之后,顶杆21用于将分流道6内形成的料头顶出分流道6,并通过料头将产品型腔4内的产品顶离产品型腔4。
[0033]工作时,将压铸模具安装至压铸机上,定模组件1安装至压铸机的固定部分,动模组件2安装至压铸机的驱动结构上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动模组件2相对于定模组件1移动,进而完成压铸模具的开模与合模动作,顶出机构7与压铸机上的顶出系统连接,并通过顶出系统带动顶出机构7在动模组件2上移动,进料组件5与压铸机上的注料系统相连接,在压铸模具合模之后,压铸机上的注料系统将熔融状态的金属原料注入到分流道6内,并通过分流道6沿着产品型腔4的底部向着产品型腔4的顶部方向进行进料。
[0034]进料完成后分流道6在产品型腔4的下端形成料头,在产品型腔4内的壳体初步冷却之后,压铸机上的驱动结构带动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1分离,然后两个滑块3在动模组件2上相互分离,将产品型腔4内的壳体的侧壁完全暴露在压铸模具外侧,进而减小壳体在顶出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在两个滑块3相互远离之后,压铸机上的顶出系统通过带动顶出机构7移动,而带动顶杆21推动分流道6内的料头与分流道6分离,在壳体顶出时,分流道6内的料头抵顶在产品底部将产品顶出产品型腔4,使产品在顶出时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保证产品能够完整的通过压铸模具进行生产。
[0035]优选的,两个滑块3在动模组件2上的移动可以是通过油缸带动的,即在动模组件2上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油缸,在两个滑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组件的下方;相对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两个滑块,其可在所述动模组件上抵紧或者分离,当两个所述滑块相互抵紧且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相互贴合时,在两个所述滑块、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产品型腔;进料组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动模组件上且处于所述产品型腔下端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顶出机构,其具有活动插设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分流道内;当所述动模组件与所述定模组件分离且两个所述滑块分离之后,所述顶杆用于将所述分流道内形成的料头顶出所述分流道,并通过所述料头将所述产品型腔内的产品顶离所述产品型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块,其活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块的上方且用于形成所述产品型腔的上端面,所述定模型腔块上设置有第一集料槽,所述第一集料槽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宇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