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27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且减小了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鞍乘型车辆具有:转向机构(40),其被车架(11)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41、42),其设置于转向机构(40)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41a、42a),其设置于左右握柄(41、42);控制单元(45),其对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46),其将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控制单元(45)连接,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乘型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鞍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被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的转向机构;设置于转向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的左右一对握柄;设置于左右的握柄的握柄加热器;对向握柄加热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将握柄加热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81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然而,在上述以往的鞍乘型车辆中,控制单元与左右一方握柄相邻地配置于转向机构。由此,控制单元与左右的握柄加热器的距离在左右不同,左右的线束的长度也左右不同。因此,期望能够平衡良好地配置左右的线束。另外,若控制单元偏向左右的一方配置,则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变大。
[0007]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并且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0008]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09]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转向机构,其由车架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握柄;控制单元,其对向所述握柄加热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其将所述握柄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0010]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于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中心轴重叠的位置。
[0011]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把手罩,所述把手罩在左右的所述握柄之间从上方覆盖所述转向机构,所述控制单元被所述把手罩从上方覆盖。
[0012]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手罩具备:内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控制单元;以及外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内侧罩。
[0013]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转向机构具备:前叉,其支承前轮并且被所述车架支承为转动自如;以及把手,其安装于所述前叉的上部,所述握柄被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控制单元被安装于所述把手。
[0014]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手具备:把手轴部,其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它们从所述把手轴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左
右的所述握柄安装于所述外侧延伸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车辆后方或车辆前方与所述把手轴部重叠。
[0015]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单元借助于撑架而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撑架固定于左右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及左右另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
[0016]技术效果
[0017]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且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侧视图。
[0019]图2是从上方观察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0020]图3是从后方侧观察把手及把手的关联部件的立体图。
[0021]图4是从后方侧观察撑架的立体图。
[0022]图5是沿图2的V

V线的剖视图。
[0023]图6是从前方侧观察线束的布线状态的立体图。
[0024]图7是图5的截面的立体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鞍乘型车辆;
[0027]11:车架;
[0028]13:前轮;
[0029]14:前叉;
[0030]21:把手;
[0031]21a:把手轴部;
[0032]21b、21c:外侧延伸部;
[0033]38:把手罩;
[0034]40:转向机构;
[0035]40a:转动中心轴;
[0036]41、42:握柄;
[0037]41a、42a:握柄加热器;
[0038]45:控制单元;
[0039]46:线束;
[0040]50:撑架;
[0041]70:内侧罩;
[0042]71:外侧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设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前”表示车体前方,“上”表示车体上方,“左”表示车体左方。
[0044][实施方式][004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10的侧视图。
[0046]鞍乘型车辆10是具备以下部分的车辆:车架11、支承于车架11的动力单元12、将前轮13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前叉14、支承后轮15的摆臂16、以及乘员用的座椅17。
[0047]鞍乘型车辆10是乘员以骑跨的方式就座于座椅17的车辆。座椅17设置在车架11的后部的上方。
[0048]车架11具备:设置于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位于前立管18的后方的前架19、以及位于前架19的后方的后架20。前架19的前端部与前立管18连接。
[0049]座椅17被支承于后架20。
[0050]前叉14由前立管18支承为左右转向自如。前轮13支承于在前叉14的下端部设置的车轴13a上。乘员把持的转向用的把手21被安装于前叉14的上端部。
[0051]摆臂16由支承于车架11的枢轴22支承。枢轴22是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轴。枢轴22贯插在摆臂16的前端部。摆臂16以枢轴22为中心上下摆动。
[0052]后轮15支承于在摆臂16的后端部设置的车轴15a。
[0053]动力单元12配置于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且支承于车架11。
[0054]动力单元12是内燃机。动力单元12具备曲轴箱23和收纳往复运动的活塞的缸部24。缸部24的排气口与排气装置25连接。
[0055]动力单元12的输出通过驱动力传递部件而传递至后轮15,该驱动力传递部件连接动力单元12和后轮15。
[0056]另外,鞍乘型车辆10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13的前挡泥板26、从上方覆盖后轮15的后挡泥板27、供乘员放脚的踏板28、以及蓄积动力单元12使用的燃料的燃料箱29。
[0057]前挡泥板26安装于前叉14。后挡泥板27和踏板28设置在比座椅17靠下方的位置。燃料箱29支承于车架11。
[0058]鞍乘型车辆10是在座椅17的前下方具备底板状的踏板28的踏板型的自动二轮车。
[0059]动力单元12是一体地设置有上述内燃机和摆臂16的单元式摆动式发动机。
[0060]前架19具备从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的下框架19a和从下框架19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底框架19b。
[00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乘型车辆,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机构(40),其被车架(11)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41、42),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40)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41a、42a),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握柄(41、42);控制单元(45),其对向所述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46),其将所述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所述控制单元(4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5)配置于所述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45)配置在使所述控制单元(45)与所述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重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在左右的所述握柄(41、42)之间从上方覆盖所述转向机构(40)的把手罩(38),所述控制单元(45)被所述把手罩(38)从上方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罩(38)具有:内侧罩(70),其从上方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楢崎康生畠山贵充前田匡雅藤昭徳宫岛由山崎雅贵五岛隆文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