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34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转动轴组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的轴杆上料机构、转动轴上料机构、抓取机构、压紧机构以及输送机构;其中轴杆上料机构和转动轴上料机构相对设置,输送机构位于轴杆上料机构和转动轴上料机构输料端部的一侧,压紧机构横跨在输送机构上,抓取机构用于将轴杆上料机构输送的轴杆、转动轴上料机构输送的转动轴输入到输送机构输送的模具中,压紧机构用于压紧轴杆到转动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输送机构带动模具,利用抓取机构先抓取转动轴,然后随输送机构到达抓取机构抓取轴杆工位下方,将轴杆预装至转动轴,然后利用压紧机构实现转动轴和轴杆的压入组装。实现转动轴和轴杆的压入组装。实现转动轴和轴杆的压入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部件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转动轴轴杆的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动轴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转动轴的种类很多,转动轴种类的选择需要根据应用场合进行选定。
[0003]轴杆是一种传动杆,其两端需要连接不同齿比的齿轮以是实现不同的动力输出,轴杆在具体安装的时候是需要安装到转动轴的内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安装方法为将转动轴放入到模具中,然后通过一夹持机构夹紧轴杆对准后压入到转动轴中,该技术一般为单一操作,难以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输送带输送模具,进行连续压紧操作,但是由于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难以保证模具位置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后续压入难以对准,连续自动化操作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对转动轴、轴杆自动化精准上料,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再压紧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轴杆上料机构、转动轴上料机构、抓取机构、压紧机构以及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轴杆上料机构和转动轴上料机构相对设置,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轴杆上料机构和转动轴上料机构输料端部的一侧,所述压紧机构横跨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所述轴杆上料机构输送的轴杆、所述转动轴上料机构输送的转动轴输入到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模具中,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轴杆到所述转动轴中。
[0007]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顶部设置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下部连接有第一抓取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端的侧面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抓取气缸的第一夹爪下方,且所述定位板贴合所述模具侧面时,所述第一夹爪位于所述模具的腔体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的侧面还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二抓取气缸,所述第二抓取气缸设置有第二夹爪。
[0008]所述在模具的侧面设置了卡和块,所述定位板上设置了个对应卡和块的卡合槽;
[0009]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了转动连接头,所述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弧形杆的一端,弧形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了卡合球,所述弧形杆转动后所述卡合球压紧紧贴到所述模具的内侧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至少五个模具,所述模具中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轴的腔体以及容纳轴杆的半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架和设置到所述压紧支架上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驱动端设置有压紧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支架的侧面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到所述滑块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轴杆上料机构包括轴杆料箱,所述轴杆料箱侧面设置有下料板,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紧贴所述下料板,所述上料板、下料板上部均设置有斜面;所述轴杆料箱的一侧还连接有放料箱,所述放料箱上部设置有一组挡条,所述挡条之间形成上料通道,所述挡条上部设置有斜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箱内还设置有滑轨机构和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端连接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部连接所述滑轨机构,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拨料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料机构包括震动上料盘和连接所述震动上料盘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端部的侧框上设置有抓取缺口。
[0016]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利用输送机构带动模具,利用抓取机构先抓取转动轴,然后随输送机构到达抓取机构抓取轴杆工位下方,将轴杆预装至转动轴,然后利用压紧机构实现转动轴和轴杆的压入组装。
[0018](2)本技术利用定位板和第一抓取气缸之间间隔距离等于模具边缘到放置转动轴腔体之间距离,能够完美地实现对模具在输送带上位置的定位,而无需其他定位辅助机构,同时利用同一驱动机构上下移动,无需额外的动力机构;
[0019](3)本技术通过连接板连接了第二气缸,也同步实现了第二夹爪和第一夹爪的同步上下移动,从而节省了动力装置,同时第二气缸滑动设置到压紧机构上,也能够精准移动,不会出现位置偏移;
[0020](4)本技术轴杆上料机构,能够通过推料气缸驱动上料板的移动将轴杆放入到下料板中,在利用两个挡条形成的通道实现将轴杆由水平状态变换为竖直状态,实现了轴杆位置的变换,同时利用第一直线模组驱动拨料杆的移动,能够实现将轴杆移动到通道的一端。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轴杆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5是本技术轴杆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6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00

转动轴;200

轴杆;
[0032]1‑
工作台;
[0033]2‑
轴杆上料机构;21

轴杆料箱;211

下料板;22

推料气缸;23

上料板;24

放料箱;25

挡条;251

斜口;26

滑轨机构;27

第一直线模组;28

安装片;29

拨料杆;
[0034]3‑
转动轴上料机构;31

震动上料盘;32

第一输送带;321

抓取缺口;
[0035]4‑
抓取机构;41

输送支架;42

侧支架;43

第二直线模组;44

第一气缸;45

第一抓取气缸;46

定位板;461

卡合槽;462

转动连接头;463

弧形杆;46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安装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轴杆上料机构(2)、转动轴上料机构(3)、抓取机构(4)、压紧机构(5)以及输送机构(6);其中所述轴杆上料机构(2)和转动轴上料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输送机构(6)位于所述轴杆上料机构(2)和转动轴上料机构(3)输料端部的一侧,所述压紧机构(5)横跨在所述输送机构(6)上,所述抓取机构(4)用于将所述轴杆上料机构(2)输送的轴杆(200)、所述转动轴上料机构(3)输送的转动轴(100)输入到所述输送机构(6)输送的模具(62)中,所述压紧机构(5)用于压紧所述轴杆(200)到所述转动轴(100)中;所述输送机构(6)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至少五个模具(62),所述模具(62)中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轴(100)的腔体以及容纳轴杆(200)的半孔;所述抓取机构(4)包括设置到所述工作台(1)上的输送支架(41),所述输送支架(41)顶部设置有侧支架(42),所述侧支架(42)上设置有第二直线模组(43),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3)驱动端连接有第一气缸(44),所述第一气缸(44)的驱动端下部连接有第一抓取气缸(45),所述第一气缸(44)驱动端的侧面连接有定位板(46),所述定位板(46)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抓取气缸(45)的第一夹爪(47)下方,且所述定位板(46)贴合所述模具(62)侧面时,所述第一夹爪(47)位于所述模具(62)的腔体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44)的侧面还通过连接板(48)连接有第二气缸(49),所述第二气缸(49)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二抓取气缸(410),所述第二抓取气缸(410)设置有第二夹爪(411);所述模具(62)的侧面设置了卡和块(621),所述定位板(46)上设置了个对应卡和块(621)的卡合槽(461);所述定位板(46)的底部设置了转动连接头(462),所述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云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