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150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申请涉及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其涉及液压控制系统的领域,包括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以及提升液压缸,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转换所述有杆腔与所述无杆腔的供油和回油;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三通减压阀,所述三通减压阀位于所述提升液压缸无杆腔一侧的管路上,所述三通减压阀连通所述回油管路,所述三通减压阀上还连接有泄油管路,所述三通减压阀用于调节轧制状态时的系统内部压力。通过三通减压阀的设置,轧制时,三通减压阀能很好的应对负载的变化,给提升液压缸的缸杆一个稳定的力,使得提升液压缸的缸杆在轧制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够稳定的进行工作。够稳定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液压控制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轧板带钢是钢铁产品的主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热轧板带钢成品的宽度控制的核心在于粗轧中立辊轧机的控制,而立辊轧机中立辊提升的液压控制是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0003]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主要由传动侧立辊液压缸工作回路和操作侧立辊液压缸工作回路组成。在液压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立辊液压缸通过将油液推入或抽出活塞来产生力量,实现立棍的前进、后退功能。立辊液压缸有两个工作状态,换辊与正常轧制。
[0004]现有的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在换辊与正常轧制时所提供的力为恒定的,换辊时,立辊液压缸缸杆缩回提起万向轴,换辊完成后立辊液压缸缸杆伸出至轧制位进行轧制,由于万向轴为一个恒定的设备,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提供一个恒定的力即可;轧制时,立辊液压缸缸杆伸出轧制钢坯,钢坯需要经过数次轧制,轧制的过程中,钢坯宽度与厚度在轧制过程中均在变化,随着钢坯的接触面的变化,轧制压力会跟随变化,钢坯轧制的过程中对轧辊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作用在立辊液压缸的缸杆上;由于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所提供的力为恒定的,立辊液压缸所提供给缸杆的力不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能给液压缸缸杆一个稳定的力,使得立辊液压缸的缸杆在轧制的过程中不能稳定的进行工作,所以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应对轧制过程中负载变化的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研发一种能够应对轧制过程中负载变化的立辊液压缸控制系统,本申请提供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以及提升液压缸,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转换所述有杆腔与所述无杆腔的供油和回油;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三通减压阀,所述三通减压阀位于所述提升液压缸无杆腔一侧的管路上,所述三通减压阀连通所述回油管路,所述三通减压阀上还连接有泄油管路,所述三通减压阀用于调节轧制状态时的系统内部压力。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控制件以及与所述三通减压阀连接的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提升液压缸轧制状态时的管路通断,所述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提升液压缸的换辊状态时的管路通断。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三通减压阀至所述提升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连通所述回油管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至所述提升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液控单向阀。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控单向阀与所述进油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连通所述回油管路。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件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所述进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以及所述提升液压缸均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至所述提升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叠加式液控单向阀与叠加式单向节流阀。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叠加式单向节流阀与所述提升液压缸有杆腔一侧的管路之间还设有压力继电器,所述压力继电器连通所述回油管路。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压力继电器与所述回油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插入式溢流阀。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连接所述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上的管路、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三通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高压球阀。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连接所述提升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上的管路上均设有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还配合设有测压软管总成,所述测压软管总成上连接有压力表。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回油管路以及所述泄油管路至所述三通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管式单向阀。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在无杆腔上增加了三通减压阀,当无杆腔供油时系统油源会先通过三通减压阀,三通减压阀能够根据辊系调整的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力,三通减压阀可以调节在轧制状态时提升液压缸无杆腔所需的压力,从而使得此工作状态下的系统能更好的适应负载,从而能够提供给提升液压缸有杆腔一个稳定的力,使得提升液压缸的缸杆在轧制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辊提升控制系统的控制更加合理更加满足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进油管路;2、回油管路;3、提升液压缸;4、三通减压阀;5、泄油管路;6、第一控制件;61、第一电磁换向阀;62、液控单向阀;63、第三电磁换向阀;7、第二控制件;71、第二电磁换向阀;72、叠加式液控单向阀;73、叠加式单向节流阀;74、压力继电器;75、溢流阀;8、高压球阀;9、测压接头;91、测压软管总成;92、压力表;10、管式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包括进油管路1、回油管路2以及提升液压缸3,进油管路1与回油管路2通过控制组件与提升液压缸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控制组件用于转换有杆腔与无杆腔的供油和回油;
[0023]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件6,第一控制件6用于控制提升液压缸3轧制状态时的管路通断,进油管路1与第一控制件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三通减压阀4,在本实施例中,三通减压阀4的型号为3DR10P5

6X/100Y/00,三通减压阀4位于提升液压缸3无杆腔一侧的管路上,
三通减压阀4的进口连通回油管路2与进油管路1,三通减压阀4的出口还连接有泄油管路5,三通减压阀4用于调节轧制状态时的系统内部压力;
[0024]回油管路2以及泄油管路5至三通减压阀4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管式单向阀10,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路2上的管式单向阀10的型号为S30A12B/,泄油管路5上的管式单向阀10的型号为S15A12B/;连接提升液压缸3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上的管路以及进油管路1与三通减压阀4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高压球阀8,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球阀8的型号为DN20;连接提升液压缸3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上的管路上均设有测压接头9,在本实施例中,测压接头9可以为但不限定为PT

3测压接头9,测压接头9还配合设有测压软管总成91,测压软管总成91上连接有压力表92,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表92为YNIII(0

40)Mpa耐震压力表。
[0025]参照图1,第一控制件6包括设置在三通减压阀4至提升液压缸3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换向阀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61的型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路(1)、回油管路(2)以及提升液压缸(3),所述进油管路(1)与所述回油管路(2)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提升液压缸(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转换所述有杆腔与所述无杆腔的供油和回油;所述进油管路(1)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三通减压阀(4),所述三通减压阀(4)位于所述提升液压缸(3)无杆腔一侧的管路上,所述三通减压阀(4)连通所述回油管路(2),所述三通减压阀(4)上还连接有泄油管路(5),所述三通减压阀(4)用于调节轧制状态时的系统内部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控制件(7)以及与所述三通减压阀(4)连接的第一控制件(6),所述第一控制件(6)用于控制所述提升液压缸(3)轧制状态时的管路通断,所述第二控制件(7)用于控制所述提升液压缸(3)的换辊状态时的管路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三通减压阀(4)至所述提升液压缸(3)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换向阀(61),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1)连通所述回油管路(2),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1)至所述提升液压缸(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液控单向阀(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辊提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单向阀(62)与所述进油管路(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换向阀(63),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亮李露露白玉波靳冉武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重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