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14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换辊装置包括换辊车、中转车和链式移送组件,换辊车可移动地设置在轧机组件内,换辊车上设置有辊系,中转车设置在轧机组件的外侧,中转车对接换辊车,并可驱动其连带辊系共同移进或移出轧机组件,链式移送组件设置在中转车远离轧机组件的一侧,链式移送组件对接换辊车,并可驱动其连带辊系共同移进或移出目标车间。该换辊装置无需人工进入轧机手动分离辊系、陪同辊系转运提供配套操作,提高了换辊的安全性,且具有连续高效的自动化移送功能,大幅提高了换辊效率;换辊装置结构上更为简化,各组成部分的重量相较传统换辊设备也相对更小,从而降低了装置重量和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装置重量和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装置重量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型钢是一种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与建筑、汽车等领域。
[0003]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提高钢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每个钢铁厂家关注的重中之中。在轧钢生产过程中,粗轧作为初始的工序,其辊系极易磨损或损坏,故此,粗轧换辊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型钢生产线的效率和产能。
[0004]现有辊系在更换时,通常需先人工将其从轧机上拆卸,通过特制的换辊架、天车、火车头等装置进行配合搬运,存在作业强度大、耗时长、危险性高等缺点,严重影响换辊效率,且整套换辊的设备重量极大,运行成本较高。
[0005]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相较常规换辊设备,可有效提高换辊效率,降低设备重量及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辊装置及轧钢生产线,用于提高换辊效率,降低设备重量及运行成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辊装置,安装于轧机组件(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换辊车(2),所述换辊车(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轧机组件(1)内,所述换辊车(2)上设置有辊系(5);中转车(3),所述中转车(3)设置在所述轧机组件(1)的外侧,所述中转车(3)对接所述换辊车(2),并可驱动其连带所述辊系(5)共同移进或移出所述轧机组件(1);链式移送组件(4),所述链式移送组件(4)设置在所述中转车(3)远离所述轧机组件(1)的一侧,所述链式移送组件(4)对接所述换辊车(2),并可驱动其连带所述辊系(5)共同移进或移出目标车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辊车(2)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面(21),所述辊系(5)设置在所述安装面(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辊车(2)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避让槽(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辊车(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销孔(24),所述销孔(24)沿所述换辊车(2)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中转车(3)内设置有升降销(31),所述升降销(31)可与任一所述销孔(24)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32),所述第一驱动(32)连接所述中转车(3),并可驱动其在所述轧机组件(1)和所述链式移送组件(4)之间水平往复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车(3)的移动方向的两侧各自设置有导板(6);所述导板(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轨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达高峰霍帅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重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