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3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在生产厚度≤4mm薄规格带钢时,当带钢头部跟踪检测到达精轧机组F1前,若干助卷辊预设辊缝,预设辊缝为实际辊缝S+5mm,当带钢头部到达夹送辊前20m处,再进行实际辊缝设定,若干助卷辊关闭5mm,达到实际咬入辊缝S;当带钢头部缠绕卷筒2圈后启动全涨,助卷辊再压力助卷0.7s,0.6s时启动对卷筒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电流斜率上升稳定,0.7s助卷辊打开,如果卷筒电流波动无斜率稳定上升,助卷辊继续压力助卷不再执行时间0.7s打开,直到负载电流斜率稳定上升后再打开;避免薄规格带钢头部被卷筒和助卷辊咬入后,张力未成功建立引起的卷芯松散打滑卡钢事故又可以减少带钢头部被助卷辊助卷产生的压痕。卷辊助卷产生的压痕。卷辊助卷产生的压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
,具体涉及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生产线,在带钢头部跟踪检测到精轧F1前,卷取助卷辊根据带钢厚度进行辊缝设定摆位并升速运转,1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1为带钢厚度H+1.3mm,2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2为带钢厚度H+0.7mm,3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3为带钢厚度+0.2mm,在生产薄规格带钢(厚度≤4mm)时,为了保证卷芯紧密不松散不打滑,助卷辊设定辊缝小,加上高速偏心运转,卷筒跟助卷辊就会冲击碰撞,加速了机械磨损减少了使用周期,破坏了卷筒跟助卷辊的辊面,更为严重的,碰撞时间久就会引起设备电机的负载过大跳电造成本支钢无法卷取。
[0003]热轧产线生产薄规格带钢,头部被夹送辊弯曲送入卷取机被卷筒和助卷辊咬入后,带钢缠绕在卷筒2圈后,卷筒从预涨直径745mm启动全涨,3个助卷辊以一定的压力进行助卷几圈后启动打开到等待位,助卷辊打开过早会造成卷芯松散或严重造成打滑卡钢,助卷辊打开的过晚由于薄规格容易打滑不适用助卷辊踏步功能,会增加带钢头部表面助卷辊助卷压痕,造成切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在生产厚度≤4mm薄规格带钢时,当带钢头部跟踪检测到达精轧机组F1前,若干助卷辊预设辊缝,预设辊缝为实际辊缝S+5mm,当带钢头部到达夹送辊前20m处,再进行实际辊缝设定,若干助卷辊关闭5mm,达到实际咬入辊缝S;
[0007]2)当带钢头部缠绕卷筒2圈后启动全涨,助卷辊再压力助卷0.7s,0.6s时启动对卷筒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电流斜率上升稳定,0.7s助卷辊打开,如果卷筒电流波动无斜率稳定上升,助卷辊继续压力助卷不再执行时间0.7s打开,直到负载电流斜率稳定上升后再打开。
[0008]具体的是,所述若干助卷辊为1号助卷辊、2号助卷辊和3号助卷辊,其中1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1为带钢厚度H+1.3mm,2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2为带钢厚度H+0.7mm,3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3为带钢厚度H+0.2mm。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减少卷筒跟助卷辊之间高速运转的冲击碰撞,避免薄规格带钢头部被卷筒和助卷辊咬入后,张力未成功建立引起的卷芯松散打滑卡钢事故又可以减少带钢头部被助卷辊助卷产生的压痕。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步骤1)的结构简图。
[0011]图2为步骤2)的结构简图。
[0012]图中:1

带钢头部;2

精轧F1;3

卷取夹送辊;4

卷取卷筒;5

1号助卷辊;6

2号助卷辊;7

3号助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

2,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生产厚度≤4mm薄规格带钢时,当带钢头部跟踪检测到达精轧机组F1前,卷取机的三个助卷辊先根据带钢厚度进行一个预设辊缝,预设辊缝为实际辊缝S+5mm,当带钢头部到达夹送辊前20m处,再进行实际辊缝设定,三个助卷辊在进行关闭5mm,达到实际咬入辊缝S。
[0015]1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1为带钢厚度H+1.3mm,2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2为带钢厚度H+0.7mm,3号助卷辊实际辊缝S3为带钢厚度H+0.2mm。预设辊缝的范围应满足精轧进钢连锁条件和卷取咬入时可恢复到实际辊缝。
[0016]如图1所示,在生产厚度≤4mm薄规格带钢时,当带钢头部1到达精轧机组F1前,1号助卷辊5、2号助卷辊6和3号助卷辊7为了避免跟卷取卷筒4碰撞,先根据带钢厚度进行一个预设辊缝,预设辊缝为实际辊缝S+5mm;当带钢头部1到达卷取夹送辊3前20m处,再进行实际辊缝设定,1号助卷辊5、2号助卷辊6和3号助卷辊7在进行关闭5mm,达到实际咬入辊缝S。1号助卷辊5实际辊缝S1为带钢厚度H+1.3mm,2号助卷辊6实际辊缝S2为带钢厚度H+0.7mm,3号助卷辊6实际辊缝S3为带钢厚度H+0.2mm。
[0017]当带钢头部缠绕卷取卷筒2圈后启动全涨,这时候助卷辊再压力助卷0.7s,0.6s时启动对卷筒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电流斜率上升稳定,0.7s助卷辊打开,如果卷取卷筒4电流波动无斜率稳定上升,助卷辊继续压力助卷不再执行时间0.7s打开,直到负载电流斜率稳定上升后再打开。通过测试卷取卷筒4从预涨745mm到全涨762mm全行程需要时间为0.6s,0.6s为安全建立张力时间在此时间内助卷辊必须保证压力助卷以防止头部张力未能成功建立造成的头部松散打滑卡钢。为了防止头部跟踪计算和检测失误,在0.6s(0.6秒是卷筒从预涨位745mm到达全涨位置762mm的空载测试时间即为安全建张时间)后增加0.1s的对卷取卷筒4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检测电流负载以一定的斜率上升稳定就启动助卷辊打开,如果卷取卷筒4电流波动,无斜率稳定上升,助卷辊继续压力助卷不再执行时间0.7s打开,直到负载电流斜率稳定上升再打开。
[0018]如图2所示助卷辊再压力助卷0.7s,0.6s时启动对卷筒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电流斜率上升稳定,0.7s助卷辊打开。
[0019]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卷取机助卷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生产厚度≤4mm薄规格带钢时,当带钢头部跟踪检测到达精轧机组F1前,若干助卷辊预设辊缝,预设辊缝为实际辊缝S+5mm,当带钢头部到达夹送辊前20m处,再进行实际辊缝设定,若干助卷辊关闭5mm,达到实际咬入辊缝S;2)当带钢头部缠绕卷筒2圈后启动全涨,助卷辊再压力助卷0.7s,0.6s时启动对卷筒负载电流的检测如果电流斜率上升稳定,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来朋左建强宋百京李贺孙丽荣王克柱张明金迟嘉庆王专何志强朱恒斌张万龙隋东冶王峰万佳峰张吉庆韩怀平牛夫成徐广张文虎张建浩党修林蔺一帆陈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