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局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提供对于也考虑了交通参与人中老年人或儿童等处于弱势立场的人的可持续输送系统的存取的努力正在活跃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通过与低地板/低重心化有关的开发而致力于更进一步改善交通的安全性或便利性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低地板/低重心化有关的开发中,若重量较大的制动钳位于后轮轴的后方而离车体的中心较远,则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因制动钳的惯性作用力而下降且车体承受的负荷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悬架装置进行改良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具有良好的刚性且可提高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包括:转向节,在车辆的后轮的车轴的前方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纵臂,在所述转向节的前方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的车体可旋转的支撑所述纵臂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动钳,所述转向节具有用以固定所述纵臂的纵臂固定点、用以固定所述制动钳的制动钳固定点及肋状部,所述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在车辆的后轮的车轴的前方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纵臂,在所述转向节的前方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的车体可旋转的支撑所述纵臂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动钳,所述转向节具有用以固定所述纵臂的纵臂固定点、用以固定所述制动钳的制动钳固定点及肋状部,所述纵臂固定点将所述转向节固定在所述纵臂的后端,所述制动钳固定点位于所述车轴的前方且位于所述纵臂固定点的后方,所述制动钳固定点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纵臂固定点的外侧,所述肋状部从所述纵臂固定点沿所述宽度方向往外侧延伸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纵臂固定点与所述制动钳固定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固定点包括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及第三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点的上方,所述第三固定点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与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及所述第二固定点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具有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冈雅人,小林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