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481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属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包括:回转炉炉结清洗熔剂及配料方法和温度控制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把铅阳极泥、工业纯碱、无烟煤等洗炉熔剂按配料比混合后加入铋冶炼回转炉中,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实现铋冶炼回转炉炉结的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将铅阳极泥中的铅、金、银进行有效回收的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冶炼

技术介绍
粗铋生产过程中由于回转炉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的优点,已被国内外许多厂家广泛采用。但铋冶炼回转炉在生产一定周期后(约8-10天)回转炉内会积累大量沉积物,通常称之为炉结。炉结会减小回转炉的使用空间,增加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严重时会将回转炉内的有效容积占满,致使生产无法继续进行。 多年来在铋冶炼行业,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铋冶炼回转炉炉结的方法。通常清理炉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清理和化学清理两种物理清理是通过外力振打清除炉结的办法实现对炉节的清理,物理清理炉结过程中易造成炉砖损坏,通常情况下都不采用此种方法。化学清理是在铋冶炼回转炉内投入一定量的熔剂,控制一定的温度条件,通过化学反应消除炉结,实现对炉结的清理,也称洗炉。通常的化学清理是将适量的洗炉熔剂如工业纯碱、莹粉石等加入炉中,控制一定的温度,洗炉周期每次约12小时,但有时虽经多次洗炉仍无明显效果时,有时只能采用停炉后用人工进行物理清理炉结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清理过程中造成炉砖损坏时有发生,每次停炉处理都需5-6天,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延长回转炉使用寿命,提高回转炉作业率,并能有效回收铅、金、银的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其生产工艺过程为按比例配料_加料_升温_控制温度_炉结清洗_产出贵铅、还原渣;洗炉周期为10-12小时;炉料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500-8500kg/炉(具体应根据回转炉的有效容积作适当调整)、工业纯碱500-600kg、无烟煤250-350kg。加料前,先将铅阳极泥与洗炉熔剂如工业纯碱、无烟煤等各种洗炉熔剂按配料比进行均匀混合,进料后进行升温,将温度控制在600-70(TC将阳极泥中的水分烘干,随后将温度升至950-105(TC使铅阳极泥还原熔化,并使工业纯碱熔化分解。当碱液覆盖在物料表面后,继续升温进行熔炼,将温度控制在1100-125(TC,此过程持续6小时。待阳极泥中的硅氧化为Si(^,炉结中的主要成份Fe304被还原为FeO,形成FeO-Si02-Na20(共融体)液态炉渣。炉温在1100-125(TC保持2小时进行澄清分离,然后降温至80(TC放出炉渣、贵铅,完成整个洗炉过程。 铅阳极泥和洗炉溶剂的最佳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800kg ;工业纯碱550kg ;无烟煤300kg。 本专利技术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包括回转炉炉结清洗熔剂及配料方法和温度控制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把铅阳极泥、工业纯碱、无烟煤等洗炉熔剂按配料比混合后加入铋3冶炼回转炉中,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实现铋冶炼回转炉炉结的清洗。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将铅阳极泥中的铅、金、银进行有效回收的显著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过程为加料前,先将铅阳极泥7500-8500kg/炉(具体应根据回转炉的有效容积作适当调整);工业纯碱500-600kg ;无烟煤250-350kg ;进行配料后均匀混合,进料后进行升温。将温度控制在600-70(TC将阳极泥中的水分烘干,随后将温度升至950-105(TC使铅阳极泥还原熔化,并使工业纯碱熔化分解。当碱液覆盖在物料表面后,继续升温进行熔炼,将温度控制在1100-125(TC,此过程持续6小时。待阳极泥中的硅氧化为Si(^,炉结中的主要成份Fe304被还原为FeO,形成FeO_Si02-Na20 (共融体)液态炉渣。炉温在1100-125(TC保持2小时进行澄清分离,然后降温至80(TC放出炉渣、贵铅,完成整个洗炉过程。 洗炉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熔剂中的Si、Na元素与炉结中的FeO、Fe304元素形成Fe-Si-Na三元系渣,将固态炉结转化为液态流动渣从而达到清除炉结的目的。具体实施如下 2C+02 = 2C0 Fe304+CO = 3FeO+C02 Si+02 = Si02 Na2C03 = Na20+C02FeO+Si02+Na20 = FeO_Si02-Na20 (共融体) 洗炉物料成分及物理要求 铅阳极泥为粗铅电解精炼产出的铅阳极泥。(水分< 20% ) 工业纯碱Na2C03 碱总量<^ 98. 8%无烟煤粒度小于10mm,固定C大于70X。 配料比(Kg):铅阳极泥工业纯碱无烟煤备注7500—8500500—600250-350 各成分的作用 铅阳极泥利用其中的硅使炉结变性为液态炉渣; 工业纯碱作为反应熔剂; 无烟煤作为还原剂。 实施例1 : 作业过程包括配料_加料_升温_控制温度_炉结清洗_降温_出贵铅、渣,整个作业时间为10-12小时。 加料前,先将铅阳极泥与各种辅料按配料比混合,进料时炉膛温度应达55(TC以上,在熔化期间保持炉温950-105(TC,过程中无需搅拌,升温到1100-125(TC,持续6小时。澄清分离2小时,降温产出贵铅、渣后,完成整个洗炉过程。 根据生产实践,最佳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800kg;工业纯碱550kg;无烟煤300kg,即不会造成燃料、熔剂的浪费,洗炉的效果最好。在整个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炉温。 通过用,铋冶炼回转的炉结的清除效果达到95%以上,彻底取消人工清理炉结,洗炉过程中,阳极泥通过还原熔炼,将其中的铅、银和金等有价金属富集于贵铅中。经生产实践证实此项工艺技术可靠,可推广应用。权利要求,其特征是生产工艺过程为配料-加料-升温-控制温度-炉结清洗-降温-出贵铅、渣,整个作业时间为10-12小时,炉料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500-8500kg/炉,工业纯碱500-600kg、无烟煤250kg-350kg;加料前,先将铅阳极泥与洗炉熔剂工业纯碱、无烟煤按配料比进行均匀混合,进料后进行升温,将温度控制在600-700℃将阳极泥中的水分烘干,随后将温度升至950-1050℃使铅阳极泥还原熔化,并使工业纯碱熔化分解;当碱液覆盖在物料表面后,继续升温进行熔炼,将温度控制在1100-1250℃,此过程持续6小时,待阳极泥中的硅氧化为SiO2,炉结中的主要成份Fe3O4被还原为FeO,形成FeO-SiO2-Na2O共融体的液态炉渣;炉温在1100-1250℃继续保持2小时,进行澄清分离,然后降温至800℃,从不同口放出炉渣、贵铅,完成整个洗炉过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铅阳极泥和洗 炉溶剂的最佳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800kg ;工业纯碱550kg ;无烟煤300kg。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铅阳极泥与洗炉 熔剂工业纯碱、无烟煤按配料比进行均匀混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冶炼
本专利技术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包括回转炉炉结清洗熔剂及配料方法和温度控制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把铅阳极泥、工业纯碱、无烟煤等洗炉熔剂按配料比混合后加入铋冶炼回转炉中,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实现铋冶炼回转炉炉结的清洗。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将铅阳极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铋冶炼回转炉炉结清洗方法,其特征是:生产工艺过程为配料-加料-升温-控制温度-炉结清洗-降温-出贵铅、渣,整个作业时间为10-12小时,炉料的配料比为:铅阳极泥7500-8500kg/炉,工业纯碱500-600kg、无烟煤250kg-350kg;加料前,先将铅阳极泥与洗炉熔剂:工业纯碱、无烟煤按配料比进行均匀混合,进料后进行升温,将温度控制在600-700℃将阳极泥中的水分烘干,随后将温度升至950-1050℃使铅阳极泥还原熔化,并使工业纯碱熔化分解;当碱液覆盖在物料表面后,继续升温进行熔炼,将温度控制在1100-1250℃,此过程持续6小时,待阳极泥中的硅氧化为SiO↓[2],炉结中的主要成份Fe↓[3]O↓[4]被还原为FeO,形成FeO-SiO↓[2]-Na↓[2]O共融体的液态炉渣;炉温在1100-1250℃继续保持2小时,进行澄清分离,然后降温至800℃,从不同口放出炉渣、贵铅,完成整个洗炉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翟灿斌符世继王少龙张红旺李雪松李平杨华龚绍文王金梅侯刚李宗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