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式热交换器,用于在电解水制备氢、氧气时对电解后 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有效降低,并避免冷却装置被腐蚀。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当采用电解水方式制备高纯氢气和氧气时,电解后生成的 气体以及尚未被电解的溶液温度都很髙,不能立刻对其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因 此要首先采用热交换器对其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用于对电解液热进行降温的交换器一般分为风冷式和液冷式(也称 水冷式)。风冷式热交换器降温效果较低,并且常常受到实际空气温度的影响,使其降温的效果不能够满足电解液降温需要。例如,当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时, 空气本身的温度就很高,采用风冷就达不到有效降温的要求。且风冷式多采用 大功率风扇,体积大、成本较高。在液冷式热交换器中,散热管通常是直接放 入冷液箱(如水箱)中以带走电解液内部的热量,且散热管都是以直管方式单 根或多根并排在一起,或者形成"弓"型、"W"等结构,被散热流质(即电解 后的气液混合物)在管内流动性不高且容易形成残留,散热效果不高,由于被 散热流质存在腐蚀性,也会对散热装置产生破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电解水制备氢、氧气时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螺旋结构的液冷式热交换器,包括冷却室、散热管,外围设备包括电解槽的出口、气液分离装置的进口;其中,冷却室为一个封闭容器,在其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且进口的位置要低于出口的位置,此外,在冷却室上下两端各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散热管位于冷却室内部,散热管两端分别作为进口和出口;散热管的进口和出口通过冷却室的通孔伸出冷却室之外,其与冷却室通孔的连接处均要密封;散热管的进口与外围设备中电解槽的出口相连,散热管的出口与外围设备中气液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 散热 管的管身为波纹结构,管内外表面均设有波纹;散热管位于冷却室内的部分呈螺旋结构;散热管的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民,杜海涛,陈姚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鹤华安吉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