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05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包括导向座本体,所述导向座本体的中心处贯通设有中心口,所述导向座本体上还围绕中心口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油孔,所述导向座本体的外周形成有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所述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依次呈阶梯分布,所述外安装部用于安装外钢管,所述第一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外钢管内部的第一内钢管,第二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第一内钢管内部的第二内钢管,第一内钢管和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当第二内钢管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上时,导向座本体与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将中心口与缓冲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阻尼力进行调节,防止压力过载。止压力过载。止压力过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


[0001]本技术涉及减振器导向座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避震系统中的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往复跳跃的。减振器的结构是带有活塞的活塞杆插入筒内,筒内充满油。导向座是减振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从减振器工作缸经过减振器导向座上的通油孔流入减振器储油缸内,此时孔壁和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510092U)中公开了一种高级自适应减振器,减振器压缩时,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复原阀总成向右移动,工作缸上部空间变大,工作缸下部空间变少,工作缸下部油液一部分通过复原阀总成进入工作缸上部,工作缸下部油液另一部分通过压缩导向座总成进入贮油缸总成与工作缸之间的空间,然后这种减振器结构,存在以下缺点,油液进入导向座时,工作缸的钢管可能会因为油液的瞬时压力过大而导致钢管的过载,对钢管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能够对阻尼力进行调节,防止压力过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包括导向座本体,所述导向座本体的中心处贯通设有中心口,所述导向座本体上还围绕中心口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油孔,所述导向座本体的外周形成有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所述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依次呈阶梯分布,所述外安装部用于安装外钢管,所述第一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外钢管内部的第一内钢管,第二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第一内钢管内部的第二内钢管,第一内钢管和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当第二内钢管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上时,导向座本体与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将中心口与缓冲腔连通。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减振器导向座,通过在导向座本体的外周设置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并通过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分别安装外钢管、第一内钢管和第二内钢管,使得当减振器内的油液压力过大时,油液可以从泄油孔进入缓冲腔内,防止第二内钢管的内部压力瞬时过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内安装部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安装部与外钢管之间间隙配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内安装部与第一内钢管之间过渡配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内安装部与第二内钢管之间过盈配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座本体位于第二内安装部处向内凹陷形成有缺口,使得第二内钢管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上时,通过缺口形成所述泄油孔。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沿圆周均布形成有三个。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中心口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中心部、第二中心部、第三中心部和第四中心部,其中第一中心部、第二中心部、第三中心部和第四中心部的孔径逐渐增大。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中心部的端部内壁形成有倒角部。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中心部的内壁和第三中心部的内壁整体呈倾斜设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导向座本体;1.1、中心口;1.11、第一中心部;1.12、第二中心部;1.13、第三中心部;1.14、第四中心部;1.15、倒角部;1.2、外安装部;1.3、第一内安装部;1.4、第二内安装部;1.5、泄油孔;1.6、通油孔;1.7、安装槽;2、外钢管;3、第一内钢管;4、第二内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
[0021]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包括导向座本体1,所述导向座本体1一端形成有进油端面,所述导向座本体1的另一端形成有出油端面,所述导向座本体1的中心处设有贯通进油端面和出油端面的中心口1.1,所述中心口1.1从进油端面到出油端面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中心部1.11、第二中心部1.12、第三中心部1.13和第四中心部1.14,其中第一中心部1.11、第二中心部1.12、第三中心部1.13和第四中心部1.14的孔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第一中心部1.11的端部内壁形成有倒角部1.15,从而便于将减振器内的油液向第一中心部1.11内进行引导,减少油液的瞬时压力,所述第二中心部1.12的内壁和第三中心部1.13的内壁整体呈倾斜设置。便于将减振器内的油液向外进行引导。
[0022]所述导向座本体1上还围绕中心口1.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油孔1.6,所述导向座本体1的外周从出油端面到进油端面依次形成有外安装部1.2、第一内安装部1.3和第二内安装部1.4,所述外安装部1.2、第一内安装部1.3和第二内安装部1.4依次呈阶梯分布,即外安装部1.2、第一内安装部1.3和第二内安装部1.4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外安装部1.2用于安装外钢管2,所述第一内安装部1.3用于安装位于外钢管2内部的第一内钢管3,第二内安装部1.4用于安装位于第一内钢管3内部的第二内钢管4,并且所述外安装部1.2与外钢管2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内安装部1.3与第一内钢管3之间过渡配合。所述第二内安装部1.4与第二内钢管4之间过盈配合。第一内钢管3和第二内钢管4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当第二内钢管4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1.4上时,导向座本体1与第二内钢管4之间形成有泄油孔1.5,所述泄油孔1.5将中心口1.1与缓冲腔连通。所述导向座本体1位于第二内安装部1.4处向内凹陷形成有缺口,使得第二内钢管4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1.4上时,通过缺口形成所述泄油孔
1.5。就本实施例而言,所述缺口沿圆周均布形成有三个,从而能够形成三个泄油孔1.5,保证减振缓冲效果。
[0023]此外,所述第一内安装部1.3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1.7,密封圈通过安装槽1.7安装于第一内安装部1.3与第一内钢管3之间,能够有效改善内钢管内油液的密封性能。
[0024]本技术的减振器导向座,通过在导向座本体1的外周设置外安装部1.2、第一内安装部1.3和第二内安装部1.4,并通过外安装部1.2、第一内安装部1.3和第二内安装部1.4分别安装外钢管2、第一内钢管3和第二内钢管4,使得第一内钢管3和第二内钢管4之间能够形成缓冲腔,第一内钢管3与外钢管2之间形成工作腔,工作腔与通油孔1.6相连通,缓冲时,减振器内的油液能够从通油孔1.6进入工作腔内,从而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包括导向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本体的中心处贯通设有中心口,所述导向座本体上还围绕中心口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油孔,所述导向座本体的外周依次形成有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所述外安装部、第一内安装部和第二内安装部依次呈阶梯分布,所述外安装部用于安装外钢管,所述第一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外钢管内部的第一内钢管,第二内安装部用于安装位于第一内钢管内部的第二内钢管,第一内钢管和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当第二内钢管安装于第二内安装部上时,导向座本体与第二内钢管之间形成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将中心口与缓冲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安装部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赛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骏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