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压扭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03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构件压扭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结构试验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台座、反力梁、反力墙、垂直力千斤顶、前夹板、后夹板、纯扭加载梁、加载梁和水平力千斤顶。构件固定在台座上,垂直力千斤顶连接在反力梁的下表面,其位置与构件的顶部位置相对应。构件的顶部夹紧在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加载梁与前夹板和后夹板固定连接。纯扭加载梁的一端与前夹板铰接,另一端与反力墙固定连接。水平力千斤顶的一端通过力传感器与加载梁铰接,另一端与反力墙固定连接。实验时,通过垂直力千斤顶对构件施加轴向压力,通过水平力千斤顶施加水平力形成对构件的扭矩。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验装置简单,组装方便,即装即用,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进行混凝土构件或型钢混凝土构件在轴压力作用下受扭转 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结构试验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中,承受扭矩作用的构件普遍存在,不过处于扭矩单独作用 下的情况则不多,大多处于复合受扭状态。例如曲形的桥梁、剧院和体育场的曲形眺台梁、不对称截面的倒L形截面梁、承受水平制动力的吊车梁、承 受不同支座反力的托架上弦、屋架上弦、框架边梁、超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 等大都处于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受扭状态。在风荷载和地震 荷载作用下,构件的破坏亦大部分是由弯、剪、扭的不同组合引起的。因此, 对研究结构构件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下的受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有 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不仅是对构件合理设计计算的实 际要求,也是完善构件分析理论的迫切需要,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在一定情况下,如框架边柱受风和地震作用情况,轴心受压构件也可能 承受一定的扭矩,它是一种复合受扭构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构件是先承 受轴向压力,并且是始终是恒定存在的,而后承担扭矩。目前,单独研究构件受压扭的实验很少,且实验方法较复杂,实验装置 不够科学,不易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件压扭实验装置,包括台座、通过支架固定在台座上方的反力梁、以及固定在台座右侧的反力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力千斤顶、前夹板、后夹板、纯扭加载梁、加载梁和水平力千斤顶;其中:构件固定在台座上,垂直力千斤顶的位置与构件的顶部位置相对应,垂直力千斤顶能够通过球铰作用在构件顶部,垂直力千斤顶上部与钢板固定连接,钢板和反力梁围成一空间,空间内设置有滚珠;前夹板和后夹板固定连接,构件的顶部夹紧在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加载梁与前夹板和后夹板固定连接;纯扭加载梁的一端与前夹板铰接,另一端与反力墙固定连接;水平力千斤顶的一端通过力传感器与加载梁铰接,另一端与反力墙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鸣郑忠贾雨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