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俊专利>正文

一种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88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传统的浸 泡法易使膜内外表面及膜孔内均发生水解反应,导致膜的机械强度和膜通 量严重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聚丙烯腈超滤膜的表面水解: 膜孔内填充过渡溶剂乙醇;用填充溶剂环己烷置换乙醇;使膜的单面与碱 溶液相接触水解;用乙醇置换膜孔内的环己烷;用水置换膜孔内的乙醇。 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对聚丙烯腈超滤膜进行改性时,水解反应只发生 在膜的表面,膜孔内不反生水解反应,从而提高聚丙烯腈超滤膜的抗污染 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保证膜的机械强度和膜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 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腈超滤膜由于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是一类重要的膜 材料,但其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通常需要对 膜进行进一步的改性处理以提高其抗污染性和生物相容性。聚丙烯腈超滤 膜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是作为基膜材料用于制备复合膜。在这一应用 方向上,也需要对聚丙烯腈超滤膜进行改性荷电处理,以保证后续复合反应或静电沉积。现有的聚丙烯腈膜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光接枝 和酸碱水解等。在上述方法中,借助聚丙烯腈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 聚丙烯腈超滤膜改性处理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原理如下聚丙烯 腈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链上的一CN与 -0H经过一系列反 应最终生成一C00—;由于改性聚丙烯腈基膜含有大量的一CO(T,亲水性大大 提高,同时由于膜表面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待复 合的聚阳离子进行静电沉积,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复合膜,这样可避免在 应用过程中分离层与基膜可能发生的剥离现象,有利于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提高运行稳定性。传统聚丙烯腈超滤膜的碱性水解改性主要是采用浸泡法,即将膜整体 浸泡在一定温度的碱性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该方法容易使膜内外表面及膜孔内均发生水解反应,导致膜的机械强度和膜通量严重下降。 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便使膜单面与石威性溶液接触,由于毛细孔流作用碱液 会渗透到孔内发生反应。由于基于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分离或复合膜制 备主要是利用改性膜的表面荷电和亲水性质,因此实现聚丙烯腈超滤膜的 表面水解既可以保证改性膜的表面性质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改性 膜的机械强度和膜通量。因此,发展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的方法具有 重要意义,但同时是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 将平板式或中空纤维式聚丙烯腈超滤膜的表面水解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聚丙烯腈超滤膜的表面水解将一种与 水不相溶的填充溶剂填充到膜孔内(具体操作为首先将即溶于水又与填 充溶剂互溶的"过渡溶剂",置换到膜孔内,再进一步将"填充溶剂,,置换 到膜孔内);然后再将膜的单面与碱溶液相接触,由于膜孔内"填充溶剂" 的存在,水解反应为两相界面反应,从而保证水解反应只发生在膜的表面, 膜孔内不反生水解反应;待反应完成再将膜孔内的"填充溶剂,,置换出来 (具体操作为先将过渡溶剂置换到膜孔内,再将水置换到膜孔内),从而 保证膜的通透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超滤膜在乙醇的质量含量为25 100wt。/。的乙醇/水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将乙醇置换到膜孔内,得到孔内填充有乙醇的聚丙烯腈超滤膜;2)将孔内填充有乙醇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置于环己烷的质量含量为25 ~ 100wt。/。的环己烷/乙醇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进 行溶剂置换,得到孔内填充有环己烷溶剂的聚丙烯腈超滤膜;3 )将孔内填充有环己烷溶剂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单面与60 ~ 80。C的浓度 为1 ~ 2mo1/1的NaOH溶液接触进行界面水解反应15 ~ 60分钟,得到改性 聚丙烯腈超滤膜;4 )将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置于环己烷的质量含量为75 ~ Owrt的环己烷 /乙醇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进行溶剂反置换, 得到孔内填充有乙醇的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5)将孔内填充有乙醇的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在乙醇的质量含量为75-Owt。/。的乙醇/水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将水置换 到膜孔内,完成聚丙烯腈超滤膜的表面水解。所述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 000 ~ 100, 000道尔顿。所述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形式为平板式或中空纤维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对聚丙烯腈超滤膜进行改性时,水解反应只 发生在膜的表面,膜孔内不反生水解反应,从而提高聚丙烯腈超滤膜的抗 污染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保了证膜的机械强度和膜通量。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中空纤维式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装置图,其 中,l为碱液贮槽、2为循环泵、3为溶剂填充中空纤维聚丙烯腈超滤膜、4 为阀门、5为压力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约100, OOO道尔顿;2) 将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分别在乙醇质量含量为25wt%、 50wt%、 75w"/。和100wt。/。的乙醇/水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水完全被乙 醇置换;3) 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分别在环己烷质量含量为25wt%、 50wt%、 75wt。/。和100wt。/。的环己烷/乙醇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乙醇完 全被环己烷置换;4 )将膜从环己烷中取出,置于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装置中, 将温度为6(TC、浓度为2mo1/1的NaOH溶液注入水解装置中,使膜的单面 与碱液接触,在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5) 将水解改性膜取出,分别在环己烷质量含量为75wt%、 50wt%、 25wt% 和Owt。/。的环己烷/乙醇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环己烷完全被乙 醇置换;6) 将膜分别在乙醇质量含量为75wt%、 50wt%、 25wt。/o和Owt。/。的乙醇/ 水溶液中逐级浸泡l20分钟,使膜孔内乙醇完全被水置换,得到表面水解 改性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对比例1取实施例1步骤1)中制备的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浸泡在温度为606。C、 2mo1/1的NaOH溶液中,在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得到整体水解改性 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取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制备的改性膜在室温下,利用拉伸强度测定 仪测定拉伸强度,表面水解改性膜为5. 19MPa,整体水解改性膜为4. 26MPa。 在室温,G. lMPa压力下测定通量为表面水解改性膜为"3. 4 L/(m2 h), 整体水解改性膜为162. 5 L/ (m2 . h)。实施例21)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约 10, 000道尔顿;2 )将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分别在乙醇质量含量为25wt%、 50wt%、 75wt。/。和100wt。/。的乙醇/水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水完全被乙 醇置换;3)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分别在环己烷质量含量为25wt%、 50wt%、 75wt。/。和100wt。/。的环己烷/乙醇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乙醇完 全被环己烷置换;4 )将膜从环己烷中取出,置于平板式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装置中, 将温度为8(TC、浓度为1 mo1/1的NaOH溶液注入水解装置中,使膜的单面 与碱液接触,在水浴锅中保温6 0分钟;5) 将水解改性膜取出,分别在环己烷质量含量为75wt°/。、 50wt%、 25wt% 和Owt。/。的环己烷/乙醇溶液中逐级浸泡120分钟,使膜孔内环己烷完全被乙 醇置换;6) 将膜分别在乙醇质量含量为75wt%、 50wt°/。、 25wt。/。和Owt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腈超滤膜表面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超滤膜在乙醇的质量含量为25~100wt%的乙醇/水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得到孔内填充有乙醇的聚丙烯腈超滤膜; 2)将孔内填充有乙醇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置于环己烷的质量含量为25~100wt%的环己烷/乙醇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得到孔内填充有环己烷溶剂的聚丙烯腈超滤膜; 3)将孔内填充有环己烷溶剂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单面与60~80℃的浓度为1~2mol/l的NaOH溶液接触15~60分钟,得到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 4)将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置于环己烷的质量含量为75~0wt%的环己烷/乙醇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得到孔内填充有乙醇的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 5)将孔内填充有乙醇的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在乙醇的质量含量为75~0wt%的乙醇/水溶剂中,每个浓度等级下分别浸泡60-120分钟,完成聚丙烯腈超滤膜的表面水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俊纪树兰宋雪李杰刘忠洲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俊纪树兰宋雪李杰刘忠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