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安顺专利>正文

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77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为:将150份~300份的伯胺升温至30~80℃,滴加114份~171份烯酸或烯酸酯,滴加完后升高温度至80~115℃反应3~9小时,再加60份~321份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其中的两种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1.3份~10.2份乙醇钠或乙醇钾,升温至90℃~165℃,反应2~6小时,再加入24份~78份二氯乙烷,搅拌均匀与后加入80份~224份氢氧化钾,升温至100℃~160℃,反应5~12小时得到粘土稳定驱油剂;该粘土稳定驱油剂在油田注水采油中的应用。由该方法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较高的防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领域所用的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 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粘土稳定剂可选择性差,成本较高,且性能比较单一, 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综合性能不好,需要与其他性能调节剂组成复杂 的工作液体系,才能在现场应用。国内已有对该类产品的研究工作, 但大多是进行已有驱油剂与粘土稳定剂的复配,应用效果不理想,受 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 制备方法及应用,由该方法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适用于低渗透率、 强水敏性地层的原油开采,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较高的防膨性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所用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将150份 300份的d2 Cw伯胺升温至30 8(TC,缓慢滴加114份 171份烯酸或烯酸酯,滴加完烯酸或烯酸酯后升高温度至80 115。C反应3 9小时,得第一步中间产物,在第一步中间产物中加60份 321份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其中的两种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l. 3份 10. 2份催化剂乙醇钠或乙醇钾,升温至90°C 165°C,反应2 6小时,得第二歩中间产物,在第二步中间产物中加入24份 78份二氯乙烷,搅拌均匀与后加入80份 224份氢氧化钾,升温至10(TC 16(rC,反应5 12小时,反应产物降至室温得到粘土稳定驱油剂。上述的烯酸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富马酸中的任意一种;烯酸 酯为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富马酸甲酯、富马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该粘土稳定驱油剂在油田注水采油中的应用。3上述方法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结构式如下:.,、M KR~N— CH — COXCH2cmM KR~N— CH —CH--COY其中100》n》l; R为C12-(:24的烷基;M=H 、 -COOH、 -C00CH3、 -COOC晶中的任意一种;K二 H 、 -Cft中的任意一种;X、 Y为一NH CH2CH20H、 一-N (CH2CH20H) 2或一OH N (CH2CH20H) 3中的任意一种。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的水溶 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低于10—3mN/m,防膨率高于80%。该粘土稳定驱油 剂其驱油体系,在天然岩芯上的采收率平均比水驱提高15%以上,其 作为粘土稳定剂应用在油田注水采油中,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l、用十二胺为原料制备粘土稳定驱油剂称取十二胺265kg,升温至75。C,滴加154kg富马酸单甲酯,滴加 完富马酸单甲酯后升高温度至106。C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69kg单乙醇 胺,搅拌均匀后加入3.4kg催化剂乙醇钾,升温至116'C,反应4小时, 再加入52kg二氯乙垸,搅拌均匀后,加入160kg氢氧化钾,升温至134 °C ,反应11小时,得粘土稳定驱油剂。实施例2、用十六烷基伯胺为原料制备粘土稳定驱油剂 称取十六烷基伯胺220kg,升温至64'C,滴加126kg甲基丙烯酸, 滴加完甲基丙烯酸后升高温度至94。C反应5小时,然后加入110kg二乙 醇胺和147kg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加入6.2kg催化剂乙醇钠,升温至4152。C,反应2.5小时,再加入32kg二氯乙烷,搅拌均匀后,加入97kg 氢氧化钾,升温至156。C ,反应8小时,得粘土稳定驱油剂。 实施例3、用十六烷基伯胺为原料制备粘土稳定驱油剂 称取十六垸基伯胺170kg,升温至64'C,滴加98kg甲基丙烯酸,滴 加完甲基丙烯酸后升高温度至94'C反应5小时,然后加入85kg二乙醇 胺和113kg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加入4. 8kg催化剂乙醇钠,升温至152 。C,反应2.5小时,再加入24.6kg二氯乙垸,搅拌均匀后,加入74.7kg 氢氧化钾,升温至156"C ,反应8小时,得粘土稳定驱油剂。 实施例4、驱油性能实验取上述实施例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含量0.05 0.3% (重量)1500ppmHPAM时配制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0. 3PV。 实验温度45°C,气测透气率1.37um2,孔隙体积41cm3,饱油含量 40cm3,与大庆采油一厂地下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水驱 61. lwt%00IP,化学驱油27. 5wt%00IP。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25%以 上。上述实施例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样品性能实验结果 表l<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测定条件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原油、测定温度为45"C。该粘土稳定驱油剂其驱油体系,在天然岩芯上的采收率平均比水驱提高25%以上,其作为粘土稳定剂应用在油田注水采油中,效果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将150份~300份的C12~C18伯胺升温至30~80℃,缓慢滴加114份~171份烯酸或烯酸酯,滴加完烯酸或烯酸酯后升高温度至80~115℃反应3~9小时,得第一步中间产物,在第一步中间产物中加60份~321份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其中的两种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1.3份~10.2份催化剂乙醇钠或乙醇钾,升温至90℃~165℃,反应2~6小时,得第二步中间产物,在第二步中间产物中加入24份~78份二氯乙烷,搅拌均匀与后加入80份~224份氢氧化钾,升温至100℃~160℃,反应5~12小时,反应产物降至室温得到粘土稳定驱油剂。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 烯酸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富马酸中的任意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 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 酯、丙烯酸丁酯、富马酸甲酯、富马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4、 权利要求1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应用,该粘土稳定驱油 剂在油田注水采油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为将150份~300份的伯胺升温至30~80℃,滴加114份~171份烯酸或烯酸酯,滴加完后升高温度至80~115℃反应3~9小时,再加60份~321份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其中的两种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1.3份~10.2份乙醇钠或乙醇钾,升温至90℃~165℃,反应2~6小时,再加入24份~78份二氯乙烷,搅拌均匀与后加入80份~224份氢氧化钾,升温至100℃~160℃,反应5~12小时得到粘土稳定驱油剂;该粘土稳定驱油剂在油田注水采油中的应用。由该方法制备的粘土稳定驱油剂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较高的防膨性能。文档编号C09K8/584GK101629073SQ20091007243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孙安顺 申请人:孙安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土稳定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将150份~300份的C12~C18伯胺升温至30~80℃,缓慢滴加114份~171份烯酸或烯酸酯,滴加完烯酸或烯酸酯后升高温度至80~115℃反应3~9小时,得第一步中间产物,在第一步中间产物中加60份~321份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其中的两种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1.3份~10.2份催化剂乙醇钠或乙醇钾,升温至90℃~165℃,反应2~6小时,得第二步中间产物,在第二步中间产物中加入24份~78份二氯乙烷,搅拌均匀与后加入80份~224份氢氧化钾,升温至100℃~160℃,反应5~12小时,反应产物降至室温得到粘土稳定驱油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顺
申请(专利权)人:孙安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