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建杉专利>正文

米糠油工业化精炼生产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29563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米糠油工业化精炼生产方法及其设备,有效解决米糠油精炼工业化生产,满足对米糠油精炼要求的问题,方法是依次由水化脱胶、脱蜡、一次碱炼、二次碱炼、水洗、干燥脱色和脱酸脱臭实现,设备是,第一毛油暂存罐依次经串接的第一油泵、水化釜、第二油泵、预冷罐、第三油泵、结晶罐和第四油泵相接,第四油泵依次经第一板框过滤机、第二毛油暂存罐、第五油泵和第一炼油锅相连,第一炼油锅再经第六油泵、第二炼油锅、第七油泵和水洗锅相连,水洗锅经干燥脱色釜同脱色油泵、第二板框过滤机、脱色油箱和脱酸脱臭釜相连,脱酸脱臭釜经屏蔽泵、冷凝器和抛光过滤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可工业化批量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米糠油工业化精炼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1)、水化脱胶:将米糠毛油加热到75℃,进行搅拌,转速60r/min,同时加入80℃热水,加水量为磷脂含量的2-3倍,在5-10分钟速度加完,进行搅拌,转速60r/min搅 拌,当磷脂析出时,停止搅拌,静止4个小时进行沉淀,磷脂沉淀完毕油水分层后,放出下层磷脂油水混合物到废水罐4中另行处理;(2)、脱蜡:将水化脱胶后的米糠油降温到20℃,降温速度按每小时1℃的降温幅度降到10-5℃结晶养晶48小时,滤出蜡另行处理; (3)、一次碱炼:在搅拌状态下将脱腊后的米糠油升温到34℃,在7-9mgKOH/g酸价的基础上,加入12Be的NaOH溶液,继续搅拌20-30分钟,以1℃/分钟升温,搅拌速度60r/min,升温过程中不断观测皂粒状态,颗粒不能过 大,也不能太细,升温到70-75℃,停止搅拌,静止沉降,冷却2-3小时后,排出下层皂脚,另做处理; (4)、二次碱炼:在搅拌状态下将一次碱炼冷却后的米糠油升温到34℃,缓慢加入12Be的NaOH溶液加完毕,其加入量由下列公式给出:G↓ [碱]为0.713×V↓[酸价]×G↓[油],G↓[油]为毛油的重量,V↓[酸价]为毛油的酸价,G↓[碱]为烧碱的重量,继续搅拌20-30分钟,升温,升温速度为1℃/分钟,搅拌速度60r/min,升温过程中不断观测皂粒状态,颗粒不能过大,也不能太细,升温到70-75℃,停止搅拌,静止沉降,冷却2-3小时后,排出下层皂脚,另做处理; (5)、水洗;将二次碱炼后的米糠油加热到80℃,在转速为60r/min搅拌,同时加入85℃热水,加水量为米糠油重量的10-15%,搅拌20- 30分钟,使油水充分混合后,静止沉淀,当油水完全分层,排出废水,反复水洗2-3次; (6)、干燥脱色:把水洗后的米糠油真空加热升温到90℃,在294KPa负压下干燥脱水,脱水时间为30分钟,把油温升高到110℃,加入油重的5%白土,以 速度为60r/min搅拌脱色20-30分钟,然后降温到65-75℃,过滤; (7)、脱酸脱臭:把干燥脱色后的米糠油在6mmHg负压下,快速升温到170-180℃,通入高温干蒸汽,在高温干蒸汽推动下翻滚,被高温干蒸汽夹带出的游离脂肪酸、 酮醛化合物物、异味等有害成份被分离出来,游离脂肪酸回收再利用,对米糠油进行脱酸脱臭,脱臭时间4-6小时,脱臭完毕后使米糠油温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开刚姚建杉姚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姚建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