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29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涉及冶金轧钢技术领域,铸坯加热炉包括加热区和均热区,均被配置为电能加热和有用于铸坯移动的辊道,均热区设置有铸坯移出段,铸坯移出段中的铸坯可移至垛板台上;固定段的出入口和铸坯移出段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耐温密封结构,铸坯加热炉包括惰性气体吹扫装置,以使铸坯加热炉内保持惰性气体气压高于大气压。该加热炉的加热效能相对较高,加热长度较短,通过铸坯移出段的作用,使得在轧机换辊或故障状态下均热区工作在剔坯模式,克服了由于加热炉长度短而引起的缓冲能力差的缺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氧化铁皮磷片的产生,大幅度提高金属收得率。高金属收得率。高金属收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连铸连轧生产线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应用愈来愈广泛,但由于连铸机生产出的铸坯内外、边角温度不均匀,直接轧制会影响轧材质量;在连铸拉速较低时,铸坯温度也不能满足轧制工艺要求,需要补充温度,并使铸坯温度均匀。
[0003]现有技术多采用燃气加热炉,其热效率低,且因采用空气或氧气助燃,加热过程中铸坯表面被氧化而产生大量氧化铁皮磷片。此外,在轧机换辊或故障状态下,由于加热炉长度较小,还存在着缓冲能力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铸坯加热炉包括加热区和与加热区相邻的均热区,加热区和均热区均被配置为电能加热,加热区和均热区均设置有用于铸坯移动的辊道,均热区设置有铸坯移出段,铸坯加热炉包括位于铸坯移出段之外的固定段,加热区和部分均热区位于固定段;铸坯加热炉包括与铸坯移出段相对设置的垛板台,铸坯移出段中的铸坯可移至垛板台上;固定段的出入口和铸坯移出段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耐温密封结构,铸坯加热炉包括惰性气体吹扫装置,以使铸坯加热炉内保持惰性气体气压高于大气压。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能加热的加热模式包括电阻热源的间接加热模式和/或电磁感应加热的板坯内热的直接加热模式。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均热区的电能加热方式为电阻热源加热模式;加热区的电能加热方式为电阻热源加热模式、纵磁电磁感应加热模式和横磁电磁感应加热模式三者中的任一种、任两种组合或三种组合的方式。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铸坯移出段以上炉盖打开方式并采用铸坯移出装置将铸坯移至垛板台上,铸坯加热炉对应于铸坯移出段的均热段炉体设置有可开启的炉盖,铸坯移出装置包括移钢托臂,移钢托臂可插入均热段炉体中的辊道之间以及铸坯的下方,以将铸坯从均热段炉体移出。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铸坯移出段配置有移动机构和接续辊道,铸坯移出段、移动机构和接续辊道依次设置,移动机构使铸坯移出段在原位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原位状态下铸坯移出段与固定段对接,在第二位置状态下铸坯移出段出口与接续辊道入口对接,位于接续辊道上的铸坯在铸坯移出装置的作用下可移动至垛板台上。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用于铸坯移出段进行水平横移,移动机构包括位于铸坯移出段下方的横移轨道。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用于铸坯移出段进行水平摆动,移动机构包括位于铸坯移出段下方的摆动轨道。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垛板台用于堆垛从均热区移出的铸坯。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铸坯移出段包括下炉体和与下炉体可拆卸连接的上炉盖,上炉盖与下炉体密封连接,铸坯移出段配置有上炉盖开启机构,上炉盖开启机构用于使上炉盖在下炉体上开启。
[0014]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包括用于铸坯的加热升温的加热区和用于保持铸坯温度并使铸坯温度趋于均匀的均热区,均热区设置在加热区后;加热区和均热区均被配置为电能加热,其加热效能相对较高,加热长度较短,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具有绿色高效的优势;加热区和均热区均设置有用于铸坯移动的辊道,在均热区设置铸坯移出段,除铸坯移出段外的是固定段,铸坯移出段中的铸坯可被移至垛板台上,使得在轧机换辊或故障状态下,均热区工作在剔坯模式,克服了由于加热炉长度短而引起的缓冲能力差的缺点;在固定段的出入口和铸坯移出段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耐温密封结构,铸坯加热炉包括惰性气体吹扫装置,通过密封设计和高温惰性气体吹扫,使铸坯加热炉内保持惰性气体气压高于大气压,保持了加热炉内部的无氧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氧化铁皮磷片的产生,大幅度提高金属收得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1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铸坯加热炉中铸坯移出段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铸坯加热炉中铸坯移出段的上炉盖打开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铸坯加热炉中移动机构的第一种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铸坯加热炉中移动机构的第二种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铸坯加热炉中移动机构的第三种示意图。
[0022]附图标注:1

加热区,2

均热区,3

横磁感应加热器,4

纵磁感应加热器,5

电阻加热器,6

铸坯,7

辊道,8

铸坯移出段,81

下炉体,82

上炉盖,83

上炉盖开启机构,9

移动机构,91

横移轨道,92

摆动轨道,10

接续辊道,11

垛板台,12

铸坯移出装置,121

移钢托臂,13

固定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铸坯加热炉包括加热区1和均热区2,在铸坯6的转移路径上,均热区2与加热区1相邻,且均热区2位于加热区1后,其中,加热区1用于铸坯6的加热升温,均热区2用于保持铸坯6温度并使铸坯6温度趋于均匀。
[0024]其中,加热区1和均热区2均被配置为电能加热,电能加热的加热模式包括电阻热源的间接加热模式和电磁感应加热的板坯内热的直接加热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
区1和均热区2的电能加热可以为电阻热源,可以为电磁感应加热,也可以为电阻热源和电磁感应加热的结合应用。通过采用电能加热的加热模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加热效能,且加热长度较短,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具有绿色高效的优势。
[0025]其中,加热区1和均热区2均设置有用于铸坯6移动的辊道7,通过转动辊道7使铸坯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13和铸坯移出段8均采用炉体密封的辊底式隧道炉。
[0026]在本实施例中,铸坯加热炉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轧机换辊或故障状态,当正常工作状态时铸坯加热炉持续生产;当轧机换辊或故障状态时,由于加热炉长度较小,需要对这个处理过程中铸坯进行恰当处理。
[0027]请参照图1,图1示意有铸坯移出段8,铸坯移出段8设置在均热区2的部分区域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铸坯移出段8与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铸轧一体化工艺的铸坯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加热炉包括加热区和与所述加热区相邻的均热区,所述加热区和所述均热区均被配置为电能加热,所述加热区和所述均热区均设置有用于铸坯移动的辊道,所述均热区设置有铸坯移出段,所述铸坯加热炉包括位于所述铸坯移出段之外的固定段,所述加热区和部分所述均热区位于所述固定段;所述铸坯加热炉包括与所述铸坯移出段相对设置的垛板台,所述铸坯移出段中的铸坯可移至所述垛板台上;所述固定段的出入口和所述铸坯移出段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耐温密封结构,所述铸坯加热炉包括惰性气体吹扫装置,以使所述铸坯加热炉内保持惰性气体气压高于大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坯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加热的加热模式包括电阻热源的间接加热模式和/或电磁感应加热的板坯内热的直接加热模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坯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区的电能加热方式为电阻热源加热模式;所述加热区的电能加热方式为电阻热源加热模式、纵磁电磁感应加热模式和横磁电磁感应加热模式三者中的任一种、任两种组合或三种组合的方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坯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移出段以上炉盖打开方式并采用铸坯移出装置将所述铸坯移至所述垛板台上,所述铸坯加热炉对应于所述铸坯移出段的均热段炉体设置有可开启的炉盖,所述铸坯移出装置包括移钢托臂,所述移钢托臂可插入所述均热段炉体中的辊道之间以及所述铸坯的下方,以将所述铸坯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政潘彪刘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