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00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操作主体,所述操作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支板和底座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用于含油污水存储,与所述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物理装置普遍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和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含油污水处理不够彻底,采用电化学处理方法,通常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消耗大量电能,导致耗电量高的问题。导致耗电量高的问题。导致耗电量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石墨烯材质本身具有疏水亲油特性,于是将石墨烯均匀涂在海绵上,加上海绵结构的孔隙,产生的毛细现象将可瞬间把油及有机溶剂吸走,一块小小的海绵可吸收本身重量九十倍的原油,并可以重复使用。
[0003]根据中国专利CN109553241B中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油污去除部和悬浮物去除部;其中,所述油污去除部包括油污聚结单元和油污斜板沉淀单元,所述油污聚结单元和所述油污斜板沉淀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悬浮物去除部包括电絮凝单元、悬浮物斜板沉降单元和污泥沉降浓缩单元,所述电絮凝单元和所述悬浮物斜板沉降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污泥沉降浓缩单元设置于所述悬浮物斜板沉降单元下部;所述油污斜板沉淀单元和所述电絮凝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在不加药剂的情况下,实现污水中油及悬浮物95%以上的去除率。
[0004]石油开采的各个环节几乎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其次则是化工原料反应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再者就是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设备润滑和频繁的清洗,均会产生含油污水,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物理装置普遍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和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含油污水处理不够彻底,采用电化学处理方法,通常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消耗大量电能,导致耗电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物理装置普遍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和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含油污水处理不够彻底,采用电化学处理方法,通常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消耗大量电能,导致耗电量高的问题。
[0007]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0010]操作主体,所述操作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板;
[0011]所述支板和底座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
[0012]处理箱,处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用于含油污水存储;
[0013]所述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处理箱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顶部与旋转板底部固定连接;
[0014]其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中固杆,所述中固杆顶端与旋转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固杆外侧阻尼滑动安装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旋转杆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与旋转板底部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齿牙啮合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顶部与支板底部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设计为开口圆台形,且所述处理箱外侧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阀和出口阀。
[001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底部与处理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盘。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箱设计为半开型箱体,且所述半开型箱体外侧与圆盘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内部转动安装有若干组挤压辊,所述回收箱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阀,所述回收箱一侧设有可与中固杆卡合的卡合槽。
[001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包括月牙板,所述月牙板位于处理箱和密封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月牙板初始状态时,月牙板为倾斜设计,且所述月牙板的局部掩埋在油污水中,所述月牙板为磁性设计,所述月牙板底部磁力连接有磁力框,且所述月牙板和磁力框之间夹持有石墨烯海绵。
[0020]进一步地,所述月牙板靠近磁力框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月牙板顶部转动安装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内部与中固杆外侧阻尼滑动连接,所述内滑块靠近月牙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弯板,所述磁力弯板外侧与月牙板外侧磁力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月牙板顶部与旋转杆外侧转动安装,所述旋转杆外侧与升降板外侧转动安装,所述升降板内部与中固杆外侧滑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月牙板外侧与挤压辊外侧相适配,所述凸块的厚度大于磁力框的厚度。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处理箱,处理箱设计为开口圆台形,含油污水存储在处理箱和密封壳围成的空间内,圆台形设计的处理箱,可以一次性盛放更多的含油污水,且油渍最终漂浮在污水上方,可以使吸附组件一次性吸附更多的油渍,加快处理速度。
[0026](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吸附件,吸附件中的月牙板为磁性设计,磁力框和月牙板之间磁力连接,磁力框对石墨烯海绵的边侧进行夹紧,同时磁力框上的定位销贯穿石墨烯海绵延伸至月牙板内部,防止石墨烯海绵吸附油渍后受重发生偏移,在石墨烯海绵多次循环使用后,磁力框和月牙板之间磁力连接,便于石墨烯海绵的快速更换,操作简单便捷。
[0027](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操作主体和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和回收箱的转动速率一致,月牙板上的石墨烯海绵局部掩埋在油污水中,石墨烯海绵可以对漂浮在污水上表层的油渍进行快速吸附,同时大块石墨烯海绵可以在污水上表层不断缓慢旋转,配合处理箱的开口圆台形设计,可以将处理箱的油污水中的油渍一次性吸附完毕,且多次旋转的大块石墨烯海绵可以进一步提高吸附效果,相比传统处理含油污水的物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处理油
污效率高,且处理油污水彻底,比电化学处理方法,节省大量电能更加环保。
[0028](4)、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月牙板和处理箱,月牙板为倾斜设计,且月牙板的局部掩埋在油污水中,由于处理箱的开口圆台形设计,一次性存储更多的油污水,污水上表层漂浮的油污厚度较厚,倾斜的月牙板增大了大块石墨烯海绵与漂浮油污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仅可以对最上表层油渍进行吸附,同时还可以对一定厚度的漂浮油污进行同时吸附,加快吸附速率,并且倾斜的月牙板便于后续快速旋转,再回收油渍。
[0029](5)、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吸附组件、回收箱以及挤压辊,单独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回收箱缓慢靠拢,直至回收箱上的挤压辊紧密贴合在吸附油渍的石墨烯海绵上,切换伸缩杆拉动石墨烯海绵在挤压辊上滑动,石墨烯海绵中吸附的油渍被压流入挤压辊外侧,落入回收箱中,对油渍进行快速收集,省去人工单独收集石墨烯海绵中油渍的麻烦,相比现有电化学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油渍进行回收再利用。
[0030](6)、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月牙板和磁力弯板,月牙板背部磁力吸附在磁力弯板上,磁力弯板对月牙板起到缓冲和固定作用,在月牙板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主体(1),所述操作主体(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板(12),所述支板(12)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板(13);所述支板(12)和底座(1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处理机构(2),所述处理机构(2)包括:处理箱(21),处理箱(2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顶部,用于含油污水存储;所述处理箱(21)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22),所述驱动组件(22)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23),所述处理箱(21)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24),所述吸附组件(24)顶部与旋转板(13)底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吸附组件(24)包括中固杆(241),所述中固杆(241)顶端与旋转板(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固杆(241)外侧阻尼滑动安装有吸附件(242),所述吸附件(242)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旋转杆(243)连接有升降板(244),所述升降板(244)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升降杆(245)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46),所述伸缩杆(246)底部与旋转板(13)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13)顶部固定连接有齿环(14),所述齿环(14)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齿牙啮合安装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装置(16)顶部与支板(12)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1)设计为开口圆台形,且所述处理箱(21)外侧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阀(211)和出口阀(2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溢型石墨烯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密封壳(221),所述密封壳(221)底部与处理箱(2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221)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22),所述伺服电机(222)顶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娇婷朱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多希石墨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