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0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公开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包括外桶箱,外桶箱的底部连接有导流锥槽,导流锥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支管,排水支管套装于支座管上,支座管连接于排水管上;外桶箱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桶箱的固定装置;导流锥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翻板,翻板与外桶箱的内底部配合形成滗水堰口;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用于控制翻板转动的开关装置;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开关装置电连接;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导流锥槽的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的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的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或其他一些污水处理工程中,当采用SBR工艺或类似工艺时,需要用滗水器将反应池内经过静置沉淀阶段后的液体的上层清液排出池外。
[0003]而滗水器的基本要求是:在曝气阶段和沉淀阶段,应能阻止污泥进入滗水器的排水通道;在滗水阶段,应能在避免扰动底层的已沉淀的污泥情况下,将不包括表面浮渣的上层清液排出。现有的常见的滗水器包括机械升级式滗水器、虹吸式滗水器、浮筒式滗水器等,上述滗水器尽管能够实现滗水操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污水反应池的多种阶段,滗水器无法对这些阶段进行判断,大多需要人为的对滗水时间进行判断,然后将对应的滗水器放入到污水反应池中进行滗水操作,这样整个滗水操作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能够准确的监测出滗水进行的时间,避免出现在沉淀阶段就进行滗水操作,导致滗水效果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包括外桶箱,所述外桶箱的底部连接有导流锥槽,所述导流锥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套装于支座管上,所述支座管连接于排水管上;所述外桶箱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桶箱的固定装置;所述导流锥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与外桶箱的内底部配合形成滗水堰口;
[0006]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用于控制翻板转动的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开关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导流锥槽的侧壁的上部和下部。
[0007]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是:在本方案中,整个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污水反应池的墙壁上,此时装置与污水反应池的顶部存在一定的高度,在对应的反应池不断加入污水时,当对应的污水的水位高度达到第一水位传感器所在高度时,此时控制器就可以通过第一水位传感器及时的检测到此时污水反应池的污水的水位的高度,那么说明水位已经达到可以滗水的高度,之后就会启动延时模块延时一段时间,在延时结束之后,就说明污水反应池中的污水已经从沉淀阶段过渡到滗水阶段,此时就可以进行滗水,之后由延时模块发出结束信号,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结束信号之后就会控制开关装置,使得翻板从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这样就可以从反应池中将清水排到导流锥槽中,并通过导流锥槽流到排水支管,并通过支座管流到排水管中,从而实现滗水的功能。随着滗水的不断进行,水位会不断的下降,当对应的第二水位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水位时,说明此时水位已经下降到最低
的滗水高度,即此时再进行滗水,污水反应池中表面浮渣可能也会流到导流锥槽,这样对应的滗水效果就会不理想,此时,控制器就会控制开关装置,使得翻板从开启状态转换关闭状态。
[0008]1、本申请中的浮泥拦截装置结构简单,部件少,故便于制造、安装、维护,且制造、运行和维护成本低,故性价比高,适合推广。
[0009]2、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比较准确的监测出滗水进行的时间,避免出现在沉淀阶段就进行滗水操作,导致滗水效果差。
[0010]3、通过第二水位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及时的确定滗水结束时间,从而避免由于水位的下降导致滗水时,导致污水反应池表面的浮渣或者浮泥处于外桶箱的下部,从而使得浮渣或者浮泥流到导流锥槽中,进而使得滗水效果大大降低。
[0011]4、通过延时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滗水开始时间更加的准确,避免由于水位刚刚上涨后就开始进行滗水操作,此时可能污水反应池中的水还是比较浑浊的,即可能处于沉淀阶段或者曝气阶段,这样通过延时模块的延时,给予污水反应池一点时间,从而延迟滗水的时间,这样也就能够避免沉淀阶段或者曝气阶段进行滗水操作,导致滗水效果差的问题出现。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气缸;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外桶箱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翻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远离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3]有益效果:通过气缸的设置可以比较稳定的对翻板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同时气缸被固定在固定板上,位于导流锥槽的上方,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气缸被水淹没,导致气缸损坏的问题出现。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磁铁,以及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铁;所述磁铁镶嵌在外桶箱的内底部,所述电磁铁镶嵌在翻板上,所述电磁铁与磁铁配合控制翻板的开启和关闭。
[0015]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在对应的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结束信号之后,就会控制电磁铁通电,通电后,对外桶箱内底部上与电磁铁相对设置的磁铁进行排斥,也就实现了翻板与外桶箱内底部的分离,进而开启对应的滗水操作。
[0016]在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水位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水位时,就会控制电磁铁断电,这样在磁铁的吸附作用下,断电的电磁铁就会被磁铁吸附,从而实现翻板与外桶箱内底部的闭合,进而停止滗水操作。
[0017]进一步的,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导流锥槽的左右两侧。
[0018]有益效果:通过翻板的左右设置可以对导流锥槽的左右两侧都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导流锥槽的左右两侧都能达到较好的滗水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与外桶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杆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污水反应池的侧壁固定连接。
[0020]有益效果:整个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整个拦截装置能够在污水反应池中稳定下来,通过对应的固定装置结果简单、固定牢固。
[00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斜向支撑杆,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一端与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杆固定连接。
[0022]有益效果:通过斜向支撑杆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装置更加的牢固和稳定。
[00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有两个,沿着外桶箱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24]有益效果:固定装置设置两个,能够更好的对外桶箱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水位检测装置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外桶箱1、导流锥槽2、翻板3、L型固定杆4、横向支撑杆5、纵向支撑杆6、斜向支撑杆7、排水支管8。
[0030]实施例一:
[0031]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包括外桶箱1,外桶箱1的底部连接有导流锥槽2,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锥槽2的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箱,所述外桶箱的底部连接有导流锥槽,所述导流锥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套装于支座管上,所述支座管连接于排水管上;所述外桶箱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桶箱的固定装置;所述导流锥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与外桶箱的内底部配合形成滗水堰口;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用于控制翻板转动的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延时模块、开关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导流锥槽的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滗水器浮泥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气缸;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外桶箱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翻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远离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诸力维王同奎王宇周洋谢川赵宏何俊祥罗黄河张楷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峡鱼复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