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79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公开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沙管,包括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吸沙机;所述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反冲风机;所述U型管道的弯道内部设置有堵塞检测机构和高压水泵;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吸沙机、第一电磁阀、反冲风机、第二电磁阀、堵塞检测机构、高压水泵电连接。本方案能够避免在吸沙时U型管道弯头处发生堵塞问题的出现,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沙管。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沉砂池是各类污水处理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通过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
[0003]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将沉砂池底部的砂石吸附走,通常会利用吸沙机和沉砂池吸沙管配合起来进行吸沙,一般吸沙管采用U型管道,一端连接吸砂机及反冲风机,另一端U型管道置于沉砂池底部,吸砂机每日运行时间为20

30分钟,其余时间备用,在备用时期,底部砂石不断涌入U型管道,造成U型管道弯头处长期堆积沙石,后续反冲无法冲开时造成管道堵塞,无法吸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沙管,能够避免在吸沙时U型管道弯头处发生堵塞问题的出现,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沙管,包括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吸沙机;所述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反冲风机;所述U型管道的弯道内部设置有堵塞检测机构和高压水泵;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吸沙机、第一电磁阀、反冲风机、第二电磁阀、堵塞检测机构、高压水泵电连接。
[0006]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本方案中,当需要进行吸沙时,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器第二电磁阀打开之后启动反冲风机,对U型管道进行气冲,气冲的作用主要是对U型管道弯道内部的砂石进行冲击,对没有堵塞的U型管道的弯道处进行进一步的冲击和除砂,使得吸沙时效果更好。为了避免沙子沉淀在U型管道的弯道上,导致U型管道堵塞的问题出现。
[0007]在反冲风机启动一段时间之后,关闭反冲风机之后,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堵塞检测机构对U型管道的弯道处是否堵塞进行检测,在发现U型管道的弯道处发生堵塞时,第一控制器用于启动高压水泵,对弯道处的砂石进行冲击,从而使得堆积在弯道处的砂石松动并被冲击到U型管道的外部,从而避免U型管道弯道处的砂石由于堆积时间过长导致堆积的砂石无法被反冲风机冲击开,进而导致在要进行吸沙时无法进行相应的吸沙操作,即能够避免在非吸沙节点U型管道弯头处发生堵塞问题的出现,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
[0008]本方案中在吸沙前,首先通过反冲风机对U型管道的气冲来将U型管道内的砂石冲
击到管道外,之后为了确保吸沙操作的正常进行,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堵塞检测机构对U型管道的弯道处是否发生堵塞进行检测和判断,并且在判断出堵塞时通过设置在U型管道弯道处的高压水泵对弯道处的砂石进行冲击以此来避免堵塞,之后再进行吸沙,大大避免了吸沙时出现堵塞的问题,能够避免在吸沙时U型管道弯头处发生堵塞问题的出现,极大提高吸沙的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堵塞检测装置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高压水泵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的位置的U型管道固定连接。
[0010]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高压水泵设置在U型管道的底部,而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高压水泵的左右两侧,这样随着底部的砂石堆积的越来越多,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流量数据就会出现偏差,一旦对应的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话就说明此时U型管道底部可能要有被堵塞的情况出现,第一控制器就会第一时间启动高压水泵对底部进行冲刷,避免砂石堆积,从而避免堵塞问题的出现。
[0011]进一步的,所述堵塞检测装置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U型管道的弯道正上方,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U型管道的弯道正下方。
[0012]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U型管道的弯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U型管道的弯道处的电阻进行检测,随着弯道处的砂石的不断堆积,对应的电阻的大小也会不断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实现对U型管道的弯道处是否发生堵塞进行检测,能够更加的准确的对堵塞问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启动高压水泵的同时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0014]有益效果:通过报警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人员比较准确的知晓堵塞的时间,也能够更好的安排吸沙的时间,避免在堵塞清楚阶段进行吸沙操作,导致吸沙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警示灯。
[0016]有益效果:通过声音和灯管进行双重的提示,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获取到报警提醒。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的逻辑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U型管道1、第一支管2、第二支管3。
[0021]实施例一:
[0022]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包括U型管道1,U型管道1的一侧的上端焊接固定了对应的第一支管2和第二支管3,其中第一支管2上依次设置了第一电磁阀和吸沙机,第二支管3上依次设置了第二电磁阀和反冲风机。
[0023]为了能够对U型管道1的弯道处是否堵塞进行检测和破坏,在U型管道1的弯道内部
设置了堵塞检测机构和高压水泵,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其中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吸沙机、第一电磁阀、反冲风机、第二电磁阀、堵塞检测机构、高压水泵电连接。堵塞检测机构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高压水泵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的位置的U型管道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U型管道1的两侧,且对称设置。
[0024]在进行吸沙时,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并启动反冲风机,通过反冲风机的启动对U型管道1内的砂石进行反冲,从而进一步的确定U型管道1内没有砂石堵塞的问题,之后第一控制器用于关闭第二电磁阀,并停止反冲风机运行。
[0025]在反冲风机停止之后,就需要对U型管道内是否发生堵塞进行检测,此时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对U型管道1内左右两侧的流量进行检测,通过对两个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来对U型管道1的弯道是否出现堵塞进行判断,具体的,在没有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吸沙机;所述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反冲风机;所述U型管道的弯道内部设置有堵塞检测机构和高压水泵;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吸沙机、第一电磁阀、反冲风机、第二电磁阀、堵塞检测机构、高压水泵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砂池防堵塞吸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检测机构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王宇诸力维王同奎周洋谢川何俊祥赵宏张楷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峡鱼复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