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987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包括智能管控设备和以智能管控设备为中枢所电连接的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空调装置、自动换气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智能管控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一燃油空气加热器安装在驾驶舱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燃油空气加热器和自动换气装置安装在设备舱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设备舱内设置燃油空气加热器和空调室内机,配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信息和智能管控设备实时控温,精准把控设备舱内部的温度与空气温度保持一致,防止设备过热或过冷,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最大程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整车的功能适应性。车的功能适应性。车的功能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环控系统
,特别涉及到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野外机动通信车是装有通信装备,用于保障通信联络的专用车辆,能够将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迅速反馈到固定指挥中心。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野外机动通信车需要对驾驶舱和设备舱进行温度调控。目前,野外机动通信车的温度调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冬季使用燃油式空气加热器或电加热器对驾驶舱和设备舱的空气进行升温;夏季使用空调对驾驶舱和设备舱的空气进行降温;驾驶舱和设备舱分别独立升温或降温。
[0003]然而,这些温度调控方式存在一些缺点:(1)设备机柜内部的温度与空气温度不一致,导致设备过热或过冷,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特别是夏季设备机柜内部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没有达到降温效果,机柜设备容易出现因温度高而失效,甚至出现烧毁的事故;(2)整车升温或降温效率低,能耗高;(3)驾驶舱和设备舱之间没有协同控制,造成能源浪费;(4)燃油空气加热器容易造成舱内缺氧。
[0004]因此,需要改进野外机动通信车的温度调控方式,使提高其效率、节约其能源、保护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保护设备、协同工作、分控管理的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包括智能管控设备和以智能管控设备为中枢所电连接的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空调装置、自动换气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智能管控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一燃油空气加热器安装在驾驶舱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燃油空气加热器和自动换气装置安装在设备舱内。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的驾驶舱室内机、控制驾驶舱室内机开关的空调本地控制器、设置在设备舱内的第一设备舱室内机、第二设备舱室内机以及连接驾驶舱室内机与第一设备舱室内机、第二设备舱室内机的空调外机。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外机采用管路与驾驶舱室内机与第一设备舱室内机、第二设备舱室内机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外机设于设备舱内一侧的前部。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舱室内机安装在设备柜上,第二设备舱室内机安装在
机柜上。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驾驶舱室内机安装在驾驶舱的车外顶后部,通过风道和驾驶舱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自动换气装置设置在设备舱内顶部,自动换气装置连通驾驶舱与外部和设备舱与外部。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自动换气装置内设风感传感器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设备舱内设置燃油空气加热器和多个空调室内机,配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信息和智能管控设备实施实时控温,精准把控设备舱内部的温度与空气温度保持一致,防止设备过热或过冷进而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最大程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整车的功能适应性;(2)驾驶舱和设备舱内安装不同的室内机和两个燃油空气加热器,实现每个舱内独立把控,无需整车升温或降温,能耗降低,并且通过智能管控设备集中控制,协同工作,节省能源;(3)设置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及时地给驾驶舱内送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原理图;图2为实施例1中空调装置分布位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设备舱内设备柜和机柜处示意图。
[0016]上述附图标记:1、空调外机;2、驾驶舱室内机;3、第一设备舱室内机;4、第二设备舱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环控系统包括智能管控设备和以智能管控设备为中枢所电连接的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空调装置、自动换气装置、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智能管控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第一燃油空气加热器安装在驾驶舱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燃油空气加热器安装在设备舱内。
[0019]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的驾驶舱室内机2、控制驾驶舱室内机2开关的空调本地控制器、设置在设备舱内的第一设备舱室内机3、第二设备舱室内机4以及连接驾驶舱室内机2与第一设备舱室内机3、第二设备舱室内机4的空调外机1。
[0020]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装置为一台制冷量为3KW
×
2的一拖三分体式直流变频空调,空调外机1采用管路与驾驶舱室内机2与第一设备舱室内机3、第二设备舱室内机4连接。
[0021]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外机1设于设备舱内右前位置(车辆前进方向),采用前进风、
侧出风的方式,实现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冷凝。第一设备舱室内机3安装在设备柜上,第二设备舱室内机4安装在机柜的上方,向下吹出冷风,实现对其调温。
[0022]驾驶舱室内机2直接安装在驾驶舱车外顶后端,通过风道和驾驶舱连接,实现驾驶舱内部的空气循环。
[0023]其中,驾驶舱内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设备舱内的第一设备舱室内机3、第二设备舱室内机4内布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备舱内顶部布设自动换气装置,自动换气装置连通驾驶舱与外部和设备舱与外部,自动换气装置内设风感传感器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和风感传感器及自动换气装置通过通信装置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上报至智能管控设备。
[0024]在空调开启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监测驾驶舱内的温度、二氧化碳及氧的浓度和设备舱内的温度并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装置上报至智能管控设备,智能管控设备根据预先设好的设定值控制空调的风量和送风模式,自动调控驾驶舱和设备舱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
[0025]在空调未开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监测驾驶舱内的温度、二氧化碳及氧的浓度和设备舱内的温度并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装置上报至智能管控设备,智能管控设备通过总线控制自动换气装置自动开启、关闭且调节风机转速,能根据环境指标自动调整其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控制。
[0026]在设备舱设备未工作时,通过驾驶舱内和设备舱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数值上报给智能管控设备,对比后,如果设备舱的温度低于设定值的温度时,空调只启动单台专供驾驶舱的冷凝机组,节约能源,保证驾驶舱内的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管控设备和以智能管控设备为中枢所电连接的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空调装置、自动换气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智能管控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及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一燃油空气加热器安装在驾驶舱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燃油空气加热器和自动换气装置安装在设备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的驾驶舱室内机、控制驾驶舱室内机开关的空调本地控制器、设置在设备舱内的第一设备舱室内机、第二设备舱室内机以及连接驾驶舱室内机与第一设备舱室内机、第二设备舱室内机的空调外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通信车智能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机采用管路与驾驶舱室内机与第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荣付赛君谢明友李果潘庭发樊强熊奋超史肖森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