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3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包括空调面板后壳体、PCB印刷电路板组件、面板上盖和面板操作面膜,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固定连接,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置于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之间,面板操作面膜安装在面板上盖远离空调面板后壳体的侧壁上;面板操作面膜上设置有控制按钮,面板操作面膜的控制按钮通过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线束插座与车载的蒸发风机的风速控制端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改进空调面板后壳体、PCB印刷电路板组件、面板上盖和面板操作面膜的结构,减少面板体积,装卸方便。装卸方便。装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智能空调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
,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空调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空调面板是空调系统的控制中枢,无论是常见的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其空调控制面板的设计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尺寸大,占用内饰(例如仪表台面)的空间位置多,通用性差,存在汽车设计时不好布局的问题。另外,设置空调控制面板时,常需要在面板的表面设计各种操作控制按钮、控制旋钮,使得控制面板的结构复杂、成本高,造成电路控制复杂,且外表不美观,紧急制动时容易碰头等问题。
[0003]纯电动汽车空调面板开发需满足紧凑化、轻型化、高效化,装配方便性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正制约着纯电动汽车空调面板的研发、改进,特别对于紧凑型的小型车或城市物流车,空调面板的升级成为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减小空调控制器的体积,结构紧凑,在汽车设计时的布置灵活性更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包括空调面板后壳体、PCB印刷电路板组件、面板上盖和面板操作面膜,所述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固定连接,所述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置于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之间,所述面板操作面膜安装在面板上盖远离空调面板后壳体的侧壁上;
[0006]所述面板操作面膜上设置有控制按钮,面板操作面膜的控制按钮通过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线束插座与车载的蒸发风机的风速控制端连接。
[0007]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空调面板后壳体、PCB印刷电路板组件、面板上盖彼此固定连接,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置于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之间,结构紧凑。面板操作面膜相比于一般的面板结构,取消了控制按钮与控制旋钮,使用面膜操控,操作方便,外表美观,使设备体积更小,利于车内布局,适应不同车型。在正常工作时,本空调面板对蒸发风机控制时不需要调速模块,节约了零部件。
[0008]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电源开关按键、减速按键和加速按键,所述电源开关按键串联在面板操作面膜的供电端与其外接电源间,所述减速按钮和加速按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蒸发风机的减速控制端和加速控制端连接。
[0009]利用电源开关按键、减速按键和加速按键,实现对蒸发风机的调节,操作简单。
[0010]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制冷按键,所述制冷按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车载的冷凝器风机的控制端和压缩机的控制端连接。
[0011]通过制冷按键,对冷凝器风机和压缩机进行调控,便于使用。
[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制热按键,所述制热按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车载高压继电器和温度保护器的控制端连接。
[0013]需要时,使用制热按键,控制车载高压继电器和温度保护器,进行加热。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风量温度切换设置按键,所述风量温度切换设置按键的风量信号输出端与蒸发风机的调速控制端连接,风量温度切换设置按键的温度信号控制端与车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器连接。
[0015]设定想达到的车内环境温度和风速值,便于使用。
[0016]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载蒸发风机的进风口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线束插座的对应输入端口连接,线束插座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压缩机的转速控制端连接,线束插座接收温度信号后输出PWM控制信号至压缩机的转速控制端。
[0017]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根据该温度信号对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自动控制,使用方便。
[0018]进一步,还包括可变形的弹性扣紧机构,所述弹性扣紧机构设置在空调面板后壳体的两侧;
[0019]所述弹性扣紧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端与空调面板后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弹性板的另一端与面板上盖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可与车端的汽车内饰板卡接。
[0020]利用弹性扣紧机构于车端的汽车内饰板卡接,无需常规螺丝连接,便于拆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0021]进一步,所述弹性板的倾斜角度大于145
°

[0022]设置合适角度,利于使用。
[0023]进一步,装配完成后,空调面板的外形尺寸的长不大于105mm,宽不大于62mm,高不大于30mm。
[0024]装车时弹性扣紧机构的弹性板结构受压收缩变形,减小控制器的体积,利于使用。
[0025]进一步,所述弹性板上设有两个斜槽,斜槽的宽度为1mm至3mm。
[0026]利用斜槽,使扣紧机构具有弹性,便于弹性板进行让位活动。
[0027]进一步,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PCB印刷电路板组件上,显示屏与空调面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面板上盖上设有显示屏过孔,所述显示屏与显示屏过孔重合。
[0028]透过面板操作面膜,可在显示屏上观察本空调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信息。
[0029]进一步,所述面板上盖上设有排线带过孔,所述面板操作面膜的电路排线带穿过排线带过孔与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排线座连接。
[0030]设置排线带过孔,便于布置线路。
[0031]进一步,所述空调面板后壳体上设有插接座孔,所述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线束插座自插接座孔中伸出,并与车端的空调线束插头连接。
[0032]线束插座自插接座孔中伸出,便于与车端的空调线束插头连接。
[0033]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的启动端联动有工作背景灯,工作背景灯安装在控制按钮的侧边。
[0034]通过工作背景灯,便于查看各按钮的工作状态,利于调控。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爆炸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主视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线束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面板操作面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俯视图;
[0040]图6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右视图;
[0041]图7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右侧剖视图;
[0042]图8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智能空调面板的线束插座和插接座孔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4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空调面板后壳体1、PCB印刷电路板组件2、面板接地端口21、背景灯电源端口22、蒸发风机结冰传感器值输入端口23、对压缩机调速输出端口24、蒸发风机调速输出端口25、制冷信号输出端口26、蒸发风机回风传感器值输入端口27、制热信号输出端口28、钥匙开关信号输入端口29、面板上盖3、面板操作面膜4、电源开关按键41、减速按键42、加速按键43、风量温度切换设置按键44、制冷按键45、显示区46、制热按键47、锁紧螺丝5、弹性扣紧机构6、显示屏71、显示屏过孔72、电路排线带81、排线带过孔82、排线座83、线束插座91、插接座孔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包括空调面板后壳体、PCB印刷电路板组件、面板上盖和面板操作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固定连接,所述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置于空调面板后壳体与面板上盖之间,所述面板操作面膜安装在面板上盖远离空调面板后壳体的侧壁上;所述面板操作面膜上设置有控制按钮,面板操作面膜的控制按钮通过PCB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线束插座与车载的蒸发风机的风速控制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电源开关按键、减速按键和加速按键,所述电源开关按键串联在面板操作面膜的供电端与其外接电源间,所述减速按钮和加速按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蒸发风机的减速控制端和加速控制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制冷按键,所述制冷按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车载的冷凝器风机的控制端和压缩机的控制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制热按键,所述制热按键通过线束插座的对应端口,分别与车载高压继电器和温度保护器的控制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风量温度切换设置按键,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林余芳李晓飞蔡春玲傅煜凯苟庆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