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23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豆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S2、制备改性液,水中添加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获得改性液;S3、添加所述改性液至在第一温度的所述豆浆中,获得过程品;S4、加热所述过程品至第二温度,保温第一时间,冷却后获得嫩豆腐。在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葡萄糖内酯和豆浆的共同作用下,冷冻的嫩豆腐在解冻后的横截面无孔洞,使得解冻后的嫩豆腐保持其冷冻前细嫩爽滑的口感,而且,豆浆由豆类原料制成,豆香味浓郁,白砂糖具有缓和冷冻后嫩豆腐酸味的作用,从而使嫩豆腐在解冻后的豆香味突显。后的豆香味突显。后的豆香味突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

技术介绍

[0002]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传统嫩豆腐水分含量高,常温下保质期短,而在低温下,则会由于蛋白质变性而形成海绵状或层状结构,如冻豆腐,从而破坏嫩豆腐的细嫩、顺滑的口感,不再是所需求的嫩豆腐。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豆腐冷冻后的口感,向豆浆中添加了淀粉和转谷氨酰胺酶,制成的豆腐抗冻性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豆浆黏度大,难以控制凝结反应。进一步地,在不改变豆浆浓度前提下,通过将生浆固形物含量浓缩至10~16%,进一步改善了豆腐抗冻性。但是由于豆浆浓缩的工艺要求高,难以控制,工业化生产困难。
[0004]在上述现有的方案中,不仅工艺实施复杂,而且,只考虑了豆腐的物理性质,即,豆腐冷冻后的耐冻性存在与否,并没有追求豆腐的口感和豆香味,上述方案制成的嫩豆腐在冷冻后的口感和豆香味与传统嫩豆腐相比,仍存在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利用豆腐制备工艺制备的嫩豆腐,经过冷冻的嫩豆腐在解冻后具有细嫩、爽滑的口感,且豆香味浓郁,降低了冷冻对嫩豆腐的口感和豆香味的影响,且工业生产方便。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豆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
[0009]S2、制备改性液,水中添加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获得改性液;
[0010]S3、添加所述改性液至在第一温度的所述豆浆中,获得过程品;
[0011]S4、加热所述过程品至第二温度,保温第一时间,冷却后获得嫩豆腐。
[00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第一温度的豆浆中添加可得然胶、变形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形成合格的过程品,豆浆温度过低,则变性淀粉不能完全糊化,过程品容易发生沉淀而造成豆腐分层,豆浆温度过高,由于变性淀粉糊化过快,过程品的黏度会快速增大,导致加热形成的过程品不均匀、有沉淀,质地变差。在第二温度下对过程品加热,过程品中的可得然胶在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不可逆凝胶,其性质好,嫩豆腐在冷冻后保持无孔洞,从而保证了解冻后的嫩豆腐口感细腻。
[0013]可选地,以重量份计数,所述豆浆为100份,用于制备所述改性液的所述可得然胶为0.1

2份、所述变性淀粉为3

6份、所述白砂糖为0.5

1份、所述葡萄糖内酯为0.3

2份、所述水为10

20份。
[00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解冻后的嫩豆腐口感保持合适。改性液配比及
其与豆浆的比例会对豆腐的制备形成显著影响,改性液中变性淀粉含量过高,过程品难以糊化,白砂糖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可得然胶在豆腐制备中的作用,可得然胶含量过高,则其凝胶效果造成的嫩豆腐强度大,口感硬化,偏离嫩豆腐的本质,豆腐解冻后不具备口感细腻的效果。
[0015]可选地,所述变性淀粉为磷酸酯双淀粉。
[00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解冻后的豆腐具有无气孔的端面形态,口感与新鲜嫩豆腐无差异,同时,解冻后的豆腐的豆香味很足,无豆腥味。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在60

80℃范围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变性淀粉糊化良好,过程品均匀性好,从而使得制备的豆腐均匀性好。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温度在80

100℃范围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得然胶在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性质良好的不可逆凝胶,便于形成无孔洞,口感细腻的豆腐。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间在10

30min范围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满足过程品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需求,获得凝固为成型的嫩豆腐。
[0023]可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对切分后的所述嫩豆腐冷冻。
[00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制成的嫩豆腐分切后保藏。
[0025]可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0026]S101、用水浸泡黑豆或黄豆,获得湿豆;
[0027]S102、所述湿豆与水一起研磨后滤掉渣料,获得第一浓度的浆液;
[0028]S103、在第三温度下对浆液加热,保持第二时间,获得豆浆。
[002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以黑豆或黄豆为豆浆的原料,用水将豆体软化,获得便于磨碎的湿豆,通过在一定量的水中研磨湿豆,使浆液的浓度保持为第一浓度,控制该第一浓度能够控制豆浆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对后期所需的豆腐的制备具有重要影响。在第三温度下对浆液加热保持第二时间,能够使浆液中的蛋白质变性形成絮状物,以便于后续制备豆腐。
[0030]可选地,所述第一浓度为8

12度。
[0031]通过控制第一浓度进而控制了豆浆的浓度,在该浓度下,凝胶成型的豆腐冷冻后,气孔少,口感佳。
[003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33]豆腐,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0034]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通过控制工艺时间和工艺温度,在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葡萄糖内酯和豆浆的共同作用下,冷冻的豆腐在解冻后的横截面无孔洞,使得解冻后的豆腐保持其冷冻前细嫩爽滑的口感,而且,豆浆由豆类原料制成,豆香味浓郁,白砂糖具有缓和冷冻后豆腐酸味的作用,从而使豆腐在解冻后的豆香味突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市售新鲜豆腐的质构分析曲线;
[0037]图2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嫩豆腐的质构分析曲线;
[0038]图3是现有技术的豆腐与实施例1所制备的豆腐的解冻损失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在本实施例中,豆类原料为优质黄豆或去皮黑豆,蛋白质含量大于44%,清洗后在常温水中浸泡4

14小时,如6小时,湿豆重量增加至干豆的1.5

2.5倍,如2倍。用研磨机将浸泡后的湿豆与2

5倍(如,3倍)量的水一起研磨破碎,并通过滤网分离得到第一浓度的豆浆,糖度计测定得到的蛋白质含量以度为计量单位,第一浓度为8

12度(如,9度),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S2、制备改性液,水中添加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获得改性液;S3、添加所述改性液至在第一温度的所述豆浆中,获得过程品;S4、加热所述过程品至第二温度,保温第一时间,冷却后获得嫩豆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数,所述豆浆为100份,用于制备所述改性液的所述可得然胶为0.1

2份、所述变性淀粉为3

6份、所述白砂糖为0.5

1份、所述葡萄糖内酯为0.3

2份、所述水为10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为磷酸酯双淀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在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蒋军孟德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