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8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其包括变速箱主壳体,变速箱主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吸油管道,吸油管道的前端设置有出油口,吸油管道的后端设置有吸油口;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当应用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进行上坡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将变速箱底部的润滑油尽量集中流到吸油口附近,让吸油口处可以存有足够的油,进而保证出油口处所连接的油泵能够吸走足够的润滑油去润滑变速箱前端关键零部件。前端关键零部件。前端关键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变速箱
,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变速箱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主要部件,用于改变发动机的转矩及转速,以适应汽车在起步、加速或行驶等不同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的不同要求。同时由于变速箱主要依靠选择齿轮的传动比来改变速度,且齿轮工作面之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是在齿轮机构中每对啮合齿面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中完成的,因此变速箱的壳体内需要设置润滑系统来对齿轮进行润滑,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小齿轮间的机械磨损,并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现有的中重型变速箱内多数都设置有强制润滑系统,且在其所采用的强制润滑系统中其一般会将吸油口设置在离油泵较近的地方处,并采用开放吸油为主;同时现有的变速箱壳体底面以平面设计居多,因此现有重型变速箱内油量较分散。
[0004]这样在车辆上坡时,由于车辆在上坡过程中会因坡度倾斜,变速箱内的齿轮润滑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变速箱后端堆积,从而导致油泵不容易吸到润滑油,以使得变速箱前端的齿轮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并导致该部分的齿轮因润滑不充分而加速齿轮间的磨损。尤其是当车辆遇到长斜坡时,由于变速箱前端的齿轮长时间得不到充分润滑,就会出现齿轮干磨现象,并容易引发变速箱齿轮温度较高、齿轮或轴承烧蚀、齿轮打齿等情况,从而造成变速箱齿轮的损坏,降低变速箱齿轮的使用寿命,严重者还会引发事故,提高车辆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变速箱在车辆上坡过程中所存在的前端齿轮容易得不到充分润滑的缺陷,提出并设计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以保证变速箱前端所设的齿轮等零部件在车辆上坡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润滑。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其包括变速箱主壳体,变速箱主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吸油管道,吸油管道的前端设置有出油口,吸油管道的后端设置有吸油口;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这时当应用有本技术的车辆进行上坡时,由于本技术在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本技术能够通过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将变速箱底部的润滑油尽量集中流到吸油口附近,让吸油口处可以存有足够的油,进而保证出油口处所连接的油泵能够吸走足够的润滑油去润滑变速箱前端关键零部件。
[0007]进一步地,斜面导向结构一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在变速箱主壳体底部内表面的底面前凸起面、底面前坡面、底面后凸起面、底面后坡面,且所述底面前凸起面上远离吸油
管道的一端、底面前坡面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底面后凸起面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和底面后坡面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均与变速箱主壳体内部对应的侧壁连接,所述底面前坡面上靠近吸油管道的一端和底面后坡面上靠近吸油管道的一端均朝下倾斜,从而在上坡过程中通过该底面前凸起面、底面前坡面、底面后凸起面、底面后坡面将对应一侧的润滑油集中至吸油口附近,并保证吸油口处能够存有足够多的润滑油供油泵吸取。
[0008]进一步地,斜面导向结构二包括底面侧凸起面,所述底面侧凸起面位于吸油管道和变速箱主壳体内部对应的侧壁之间,并通过该底面侧凸起面将对应一侧的润滑油集中至吸油口附近,以保证吸油口处存有足够多的润滑油供油泵吸取。
[0009]进一步地,变速箱主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变速箱前壳体,变速箱主壳体的后端面安装有变速箱后壳体,并通过该变速箱主壳体、变速箱前壳体、变速箱后壳体之间的配合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箱体。
[0010]进一步地,变速箱主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小盖安装面、通气塞安装孔和加油孔,并通过小盖安装面安装小盖机构,通过通气塞安装孔安装通气塞,通过加油孔向变速箱的箱体内加注润滑油。
[0011]进一步地,变速箱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过油口,过油口设置在吸油口的后侧,并通过该隔板将整个变速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主箱和副箱,通过该过油口保证润滑油能够在主箱和副箱之间流动。另外,本技术还可以减小过油口的尺寸,以减小变速箱内的润滑油在上坡时从主箱往副箱流动的速度,以保证吸油口处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流入润滑油。
[0012]进一步地,隔板上设置有主轴安装孔、副轴安装孔,并通过主轴安装孔安装主轴轴承,通过副轴安装孔安装副轴轴承。
[0013]进一步地,隔板上还设置有取力器安装孔,并通过该取力器安装孔安装取力器轴承。
[0014]进一步地,隔板上还设置有倒挡轮安装孔,并通过该倒挡轮安装孔安装倒挡轴。
[0015]进一步地,隔板上还设置有拨叉轴安装孔,并通过该拨叉轴安装孔安装拨叉轴。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当应用有本技术的车辆进行上坡时,由于本技术在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本技术能够通过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将变速箱底部的润滑油尽量集中流到吸油口附近,让吸油口处可以存有足够的油,进而保证出油口处所连接的油泵能够吸走足够的润滑油去润滑变速箱前端关键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中变速箱主壳体的前侧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变速箱主壳体的后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变速箱主壳体在底面前坡面处的纵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变速箱主壳体在底面后坡面处的纵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变速箱主壳体在吸油口处的纵剖视图。
[0023]图中:1、变速箱主壳体,2、前端面,3、底面前凸起面,4、底面后凸起面,5、底面侧凸起面,6、出油口,7、小盖安装面,8、通气塞安装孔,9、加油孔,10、后端面,11、隔板,12、过油口,13、主轴安装孔,14、副轴安装孔,15、取力器安装孔,16、倒挡轮安装孔,17、拨叉轴安装孔,18、底面后坡面,19、底面前坡面,20、吸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其包括变速箱主壳体1,且所述变速箱主壳体1的前端面2安装有变速箱前壳体,所述变速箱主壳体1的后端面10安装有变速箱后壳体,并通过该变速箱主壳体1、变速箱前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包括变速箱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主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油管道,吸油管道的前端设置有出油口(6),吸油管道的后端设置有吸油口(20);吸油口(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导向结构一、斜面导向结构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斜面导向结构一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在变速箱主壳体(1)底部内表面的底面前凸起面(3)、底面前坡面(19)、底面后凸起面(4)、底面后坡面(18),且所述底面前凸起面(3)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底面前坡面(19)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底面后凸起面(4)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和底面后坡面(18)上远离吸油管道的一端均与变速箱主壳体(1)内部对应的侧壁连接,所述底面前坡面(19)上靠近吸油管道的一端和底面后坡面(18)上靠近吸油管道的一端均朝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上坡吸油润滑的变速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斜面导向结构二包括底面侧凸起面(5),所述底面侧凸起面(5)位于吸油管道和变速箱主壳体(1)内部对应的侧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辉杨罡吴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