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54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包括内循环、外循环、半导体热点片和电压输出端和;所述内循环设置在气缸和排气管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一侧与内循环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另一侧与外循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和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由于内循环和外循环分别在半导体热电片两侧形成温度差,利用这温度差发电,是一种环保、安全的节能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多采用内燃机作动力,它在工作时会排出具有大量热能极高的废气。汽车在待速时的尾气温度就有400°C,而在行驶时更是可以高达600°C 700°C。热电效应是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空穴),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 动时,所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这个效应的大小,则是用称为thermopower (Q) 的参数来测量,其定义为Q = E/-dT(E为因电荷堆积产生的电场,dT则是温度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制造温度差,利用温度差发 H1^ 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包括内 循环、外循环、半导体热点片和电压输出端和;所述内循环设置在气缸和排气管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一侧与内循环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另一侧与外循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和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的两侧。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内循环包括冷却管、内水泵、内水泵水 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外部气缸和排气管的外围,包裹在气缸和排气管的外壁上;所述内水泵的两端分别接有内水泵水管,所述内水泵水管与冷却管连接贯通;所述内水泵通过内水泵水管连接在冷却管的一侧。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粘贴在冷却管的另一侧。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外循环包括水冷却管、外水泵、散热板 和外水泵水管;所述水冷却管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另一侧;所述外水泵与散热板串联,两端分别接上外水泵水管;所述外水泵水管与水冷却管连接贯通;所述外水泵通过水冷却管与水冷却管连接。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中,所述电压输出端和分别为正电压输出端和 负电压输出端;所述半导体热点片靠近冷却管的一侧设有正电压输出端,所述半导体热点片靠近 水冷却管的一侧设有负电压输出端。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热点片为数十片半导体热点片粘贴而成。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由于内循环和外循环分别在半导体热电片两侧 形成温度差,利用这温度差发电,是一种环保、安全的节能发电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参见图1,气缸1、排气管2和消音器3依次连接,形成汽车尾气排放装置;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包括内循环4、外循环6、半导体热点片5和电压输 出端71和72 ;所述内循环4设置在气缸1和排气管2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一侧与内循环4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另一侧与外循环6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71和72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5的两侧。所述内循环4包括冷却管41、内水泵42、内水泵水管43 ;所述冷却管41设置在气缸1和排气管2的外围,包裹在气缸1和排气管的2外壁 上;所述内水泵42的两端分别接有内水泵水管43,所述内水泵水管43与冷却管41连 接贯通;所述内水泵42通过内水泵水管43连接在冷却管41的一侧;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粘贴在冷却管41的另一侧。所述外循环6包括水冷却管61、外水泵62、散热板63和外水泵水管64 ;所述水冷却管61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5另一侧;所述外水泵62与散热板63串联,两端分别接上外水泵水管64 ;所述外水泵水管64与水冷却管61连接贯通;所述外水泵62通过水冷却管61与水冷却管61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靠近冷却管41的一侧设有正电压输出端71,所述半导体热点 片5靠近水冷却管61的一侧设有负电压输出端72。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可由数十片半导体热点片粘贴而成。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内水泵42通过内水泵水管43将 冷水排入冷却管41,冷水在冷却管41内流动吸收气缸1和排气管2释放出的热量变成热 水,热水加热半导体热点片5,外水泵水管64内的热水通过散热板63散热,降低温度,因此, 半导体热点片5靠近冷却管41 一侧的温度高于半导体热点片5靠近水冷却管61 —侧的温 度,在半导体热点片5两侧形成一温度差,利用该温度差发电。权利要求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4)、外循环(6)、半导体热点片(5)和电压输出端(71)和(72);所述内循环(4)设置在气缸1和排气管2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一侧与内循环(4)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另一侧与外循环(6)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71)和(72)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5)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4)包括冷 却管(41)、内水泵(42)、内水泵水管(43);所述冷却管(41)设置在外部气缸(1)和排气管(2)的外围,包裹在气缸(1)和排气管 的⑵外壁上;所述内水泵(42)的两端分别接有内水泵水管(43),所述内水泵水管(43)与冷却管 (41)连接贯通;所述内水泵(42)通过内水泵水管(43)连接在冷却管(4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 粘贴在冷却管(41)的另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6)包括水 冷却管(61)、外水泵(62)、散热板(63)和外水泵水管(64);所述水冷却管(61)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5)另一侧;所述外水泵(62)与散热板(63)串联,两端分别接上外水泵水管(64);所述外水泵水管(64)与水冷却管(61)连接贯通;所述外水泵(62)通过水冷却管(61)与水冷却管(61)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端(71) 和(72)分别为正电压输出端(71)和负电压输出端(72);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靠近冷却管(41)的一侧设有正电压输出端(71),所述半导体热 点片(5)靠近水冷却管(61)的一侧设有负电压输出端(7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 为数十片半导体热点片粘贴而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包括内循环、外循环、半导体热点片和电压输出端和;所述内循环设置在气缸和排气管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一侧与内循环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的另一侧与外循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和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的两侧。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由于内循环和外循环分别在半导体热电片两侧形成温度差,利用这温度差发电,是一种环保、安全的节能发电装置。文档编号H02N11/00GK101841278SQ20091004766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立中, 王一凡, 莫开琪, 黄曾新 申请人:上海市向明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4)、外循环(6)、半导体热点片(5)和电压输出端(71)和(72);所述内循环(4)设置在气缸1和排气管2的外围;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一侧与内循环(4)连接;所述半导体热点片(5)的另一侧与外循环(6)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71)和(72)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热点片(5)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中王一凡莫开琪黄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