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44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片、气阀主体、第二安装片和出管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出管组件,第一防缠结构和第二防缠结构在底部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轻微的旋转以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转动,进而使气道活动以避免弯折挤压,提高气体的流通性,且连接气管的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之间通过旋位部件进行转位移动,拉缩部件对其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以在气道随着工业机器人的转动移位后进行复位,从而避免上方的气管因工业机器人的移位而旋转弯曲造成气管弯折堵塞,保证气管内气体的流动速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工业机器人一般包括底座、下联动臂、上联动臂及执行器,工业机器人的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下联动臂和上联动臂上设置有与进气口连通的气路,上联动臂的顶端开设出气口,需要通过气路接出结构将出气口与执行器连接供气;
[0003]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709951.1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及其气路接出组件,该工业机器人气路接出组件包括内部设置有气路的上联动臂及均设置于上联动臂上的转轴和转接件,上联动臂包括相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以及连接于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两个侧面,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侧面之间,转接件设于两个侧面中的一者上,且转接件上开设有与气路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的轴线沿平行上联动臂延伸的方向设置,上述工业机器人气路接出组件中转接件设于上联动臂的侧面,转接件上开设有与气路连通的出气孔,如此便可从上联动臂的侧面处接出出气管直接连接至执行器,出气管排布路径较短,减小与上联动臂缠绕的可能性,使工业机器人位姿调整更加灵活,
[0004]但,现有技术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业机器人需要活动旋转,布设的气管通常需延长一定长度,在工业机器人的频繁大范围的转动过程中,气管的容易在转位活动时产生缠绕或弯折闭合内侧的气道,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片、气阀主体、第二安装片和出管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片一侧顶部紧固有气阀主体,所述气阀主体另一侧底部紧固连接有第二安装片,气阀主体顶部气口位置安装有具有防止缠绕防气路弯折堵塞作用的出管组件,所述出管组件包括底部与气阀主体顶侧一气口连接的第一防缠结构、连接于气阀主体顶侧另一气口的第二防缠结构、连接于第一防缠结构顶端部的第一软管、连接于第二防缠结构顶端部的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顶端部的辅撑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缠结构和第二防缠结构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防缠结构和第二防缠结构均具有转位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缠结构包括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内壁的第一定位框、连接于第一定位框顶部前侧的转向部件、连接于转向部件内侧的柱筒、转动连接于柱筒底侧的筒座、安装于转向部件外表面两侧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设置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内侧
的圆环套以及连接于圆环套外表面顶侧的第二定位框,第二定位框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一侧顶部均设置有滑块,并且滑块与圆环套表面的条形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圆环套表面条形槽的长度小于转向部件的转动路线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转向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框顶部一侧的支承架、连接于支承架内侧的电动推杆、转动连接于电动推杆前部输出轴的推块、转动连接于推块中部的连杆、转动连接于连杆另一端的限位块以及固定于推块后侧的套座,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支承架内侧,套座内侧与所述柱筒相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辅撑结构包括底部与所述第一软管相连接的第一外管、包裹于第一外管外表面中侧的旋位部件、安装于旋位部件另一侧内部的第二外管以及转动连接于旋位部件两侧的拉缩部件,所述拉缩部件后侧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旋位部件包括包裹转动于所述第一外管外表面中侧的第一护套、固定于第一护套一侧中部的转动头、转动连接于转动头另一侧的转动座、固定于转动座另一侧部的第二护套、固定连接于第一护套另一侧中部的第一支轴以及固定于第二护套另一侧中部的第二支轴,第二护套包裹转动于所述第二外管外表面中部。
[0014]优选的,所述拉缩部件包括外框、转动连接于外框内部一侧的支块、转动连接于支块另一侧的外筒管、滑动连接于外筒管内部另一侧的内筒杆、包裹于内筒杆外表面左侧的第一弹簧、连接于内筒杆左端部的第二弹簧以及一体成型于内筒杆另一侧的支杆,第二弹簧左端部与所述外筒管内部左侧相接触,所述支杆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支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柱筒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密封圈。
[0016]优选的,所述连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头和转动座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9]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通过优化设置了出管组件,第一防缠结构和第二防缠结构在底部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轻微的旋转以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转动,进而使气道活动以避免弯折挤压,提高气体的流通性,且连接气管的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之间通过旋位部件进行转位移动,拉缩部件对其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以在气道随着工业机器人的转动移位后进行复位,从而避免上方的气管因工业机器人的移位而旋转弯曲造成气管弯折堵塞,保证气管内气体的流动速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0020]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一侧顶部均设置有滑块,并且滑块与圆环套表面的条形槽滑动连接,圆环套表面条形槽的长度小于转向部件的转动路线长度,滑块在条形槽上移动位置,并且在滑块移动至条形槽最端部时与其卡位,以通过条形槽带动圆环套转动,柱筒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密封圈,便于上下两侧连接的管道与其之间转动位置。
[0021]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内筒杆在移位后进行复位,支杆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支杆分别与第一支轴和第二
支轴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在移动位置后通过支杆拉动复位。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出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防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辅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旋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拉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第一安装片

1、气阀主体

2、第二安装片

3、出管组件

4、第一防缠结构

41、第二防缠结构

42、第一软管

43、第二软管

44、辅撑结构

45、第一定位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片(1),所述第一安装片(1)一侧顶部紧固有气阀主体(2),所述气阀主体(2)另一侧底部紧固连接有第二安装片(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气阀主体(2)顶部气口位置具有防止缠绕防气路弯折堵塞作用的出管组件(4),所述出管组件(4)包括底部与气阀主体(2)顶侧一气口连接的第一防缠结构(41)、连接于气阀主体(2)顶侧另一气口的第二防缠结构(42)、连接于第一防缠结构(41)顶端部的第一软管(43)、连接于第二防缠结构(42)顶端部的第二软管(44)以及连接于第一软管(43)和第二软管(44)顶端部的辅撑结构(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缠结构(41)和第二防缠结构(42)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防缠结构(41)和第二防缠结构(42)均具有转位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缠结构(41)包括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内壁的第一定位框(411)、连接于第一定位框(411)顶部前侧的转向部件(412)、连接于转向部件(412)内侧的柱筒(413)、转动连接于柱筒(413)底侧的筒座(414)、安装于转向部件(412)外表面两侧的第一立架(415)和第二立架(416),设置于第一立架(415)和第二立架(416)内侧的圆环套(417)以及连接于圆环套(417)外表面顶侧的第二定位框(418),第二定位框(418)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架(415)和第二立架(416)一侧顶部均设置有滑块(4161),并且滑块(4161)与圆环套(417)表面的条形槽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套(417)表面条形槽的长度小于转向部件(412)的转动路线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气路接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412)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框(411)顶部一侧的支承架(4121)、连接于支承架(4121)内侧的电动推杆(4122)、转动连接于电动推杆(4122)前部输出轴的推块(4123)、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伟吴建东张月明张爱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欧姆西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