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56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一种多层保温管的过程中制备了一种发泡料,先将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一氟一氯乙烷和保温颗粒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再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得发泡料,保温颗粒是通过将红磷的多层保护,能够将内部红磷与外部完全隔绝,有效的防止了红磷受外部环境影响,保证了红磷的阻燃效果,同时与外层的水滑石复配能够很好的提升阻燃效果,并降低了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同时表面的蛭石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进一步提升的保温管的保温效果,同外部的长链烷基能够嵌于聚氨酯分子链之间,进而提升了发泡材料的韧性,进一步提升了保温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了保温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的方式,来实现保温,降低热量散失的速度。但是由于管件呈圆形结构,填充的保温材料最终呈环状结构,块状硬质保温材料与软质保温材料相比,结构更稳定,但导热系数更高,保温性能略差,且保温材料多为发泡材料,遇到明火会出现快速燃烧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使用使得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解决了现阶段保温管发泡材料保温效果一般,且极其易燃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多层保温管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S1:将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一氟一氯乙烷和保温颗粒加入搅拌釜中,在600

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

3h,制得混合料;
[0007]步骤S2:将混合料像混合料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在转速为1000

1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0

15s,制得发泡料;
[0008]步骤S3:将工作钢管外部套设聚乙烯外套管,将发泡料在注料速度300L/min,注料压力为10

12MPa的条件下,注入工作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的间隙中,在50

60℃的条件下,发泡1

1.5h后,升温至80

85℃,保温10

15h,制得多层保温管。
[0009]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的摩尔比为3:1:1,一氟一氯乙烷的用量为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质量和的5

8%,保温颗粒的用量为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质量和的8

10%。
[0010]进一步,步骤S2所述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的摩尔比为6:3:1:1。
[0011]进一步,所述的改性单体由如下步骤制成:
[0012]步骤A1:将4,4'

二溴甲基联苯溶于二氯甲烷中,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40

50℃的条件下,搅拌并滴加浓硝酸,进行反应3

5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将中间体1、邻氯二甲苯和亚磷酸三乙酯混合均匀,通入氩气保护,在温度为158

16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0

15h,制得中间体2;
[0013]反应过程如下:
[0014][0015]步骤A2:将中间体2、氰化钠、溴代十八烷和DMF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30

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

6h,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碳酸钾水溶液和四乙基溴化铵水溶液混合均匀,在温度为100

110℃的条件下,回流3

5h,制得改性单体。
[0016]反应过程如下:
[0017][0018]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4,4'

二溴甲基联苯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0.1mol:20mL,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8%,中间体1、邻氯二甲苯和亚磷酸三乙酯的用量比为1.7mmol:12mL:3mL。
[0019]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2、氰化钠和溴代十八烷的摩尔比为1:3:1.5,中间体3、碳酸钾和四乙基溴化铵的用量比为30mmol:8g:1g。
[0020]进一步,所述的保温颗粒由如下步骤制成:
[0021]步骤B1:将六水合硝酸镁、九水合硝酸铝、红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在转速为300

500r/min,温度为20

25℃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为8.5

9.5,搅拌处理1

1.5h后,升温至80

85℃,保温处理20

25h后,离心去除上清,制得包覆微囊;
[0022]步骤B2:将蛭石在温度为900

950℃的条件下,焙烧1

1.5h后,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KH550和甲醇,在转速为300

500r/min,温度为60

7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

7h,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分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KH560,在转速为300

500r/min,温度为30

40℃,pH值10

1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

5h后,离心去除上清,将底物烘干,制得改性膨胀蛭石;
[0023]步骤B3:将改性膨胀蛭石、包覆微囊和乙醇混合均匀,在频率30

5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20

30min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超声2

3h,制得复合颗粒,将复合颗粒分散在乙醚中,加入溴代十六烷和三乙胺,在转速为500

800r/min,温度为30

40℃的条件下,搅拌1

1.5h,过滤制得保温颗粒。
[0024]进一步,步骤B1所述的六水合硝酸镁、九水合硝酸铝、红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30mmol:10mmol:12.6g:0.06g:50mL,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0025]进一步,步骤B2所述的KH550的用量为蛭石质量的5

8%,KH560与KH550的摩尔比为1:1。
[0026]进一步,步骤B3所述的改性膨胀蛭石与包覆微囊的质量比为1:8,溴代十六烷的用量为符合颗粒质量10

15%,三乙胺与溴代十六烷的摩尔比为1.1:1。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制备一种多层保温管的过程中制备了一种发泡料,
先将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一氟一氯乙烷和保温颗粒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再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得发泡料,改性单体以4,4'

二溴甲基联苯为原料用浓硝酸硝基化处理,制得中间体1,再将中间体1关环处理,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保温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改性单体、PEG2000、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00、一氟一氯乙烷和保温颗粒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步骤S2:将混合料像混合料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快速搅拌,制得发泡料;步骤S3:将工作钢管外部套设聚乙烯外套管,将发泡料注入工作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的间隙中,发泡处理制得多层保温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单体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4,4'

二溴甲基联苯溶于二氯甲烷中,搅拌并滴加浓硝酸,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将中间体1、邻氯二甲苯和亚磷酸三乙酯混合回流反应,制得中间体2;步骤A2:将中间体2、氰化钠、溴代十八烷和DMF混合反应,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碳酸钾水溶液和四乙基溴化铵水溶液混合回流反应,制得改性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4,4'

二溴甲基联苯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0.1mol:20mL,中间体1、邻氯二甲苯和亚磷酸三乙酯的用量比为1.7mmol:12mL:3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2、氰化钠和溴代十八烷的摩尔比为1:3:1.5,中间体3、碳酸钾和四乙基溴化铵的用量比为30mmo l:8g:1g。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飞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乾海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