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81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2.将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3.将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4.将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5.将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温度为60℃左右,持续4~6小时;6.将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后进行播种,菌种量为培养料量2~6%,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菇农收入,而且减少废料、废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草菇种植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菇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以废棉渣、中 药渣、稻草等材料为主要原料的草菇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草菇是我国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味 道鲜美和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抗癌等保健作 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菇是所有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它从播种到采收仅需IO左右,栽培原料比较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小麦秆、中药渣、甘蔗渣等很多农作物的下脚 料都能利用来栽培草菇。栽培方式有床式栽培、畦式栽培、堆 草栽培、框式栽培和袋装栽培等。目前最常用的栽培方式是床 式栽培,其通常是采收一潮菇以后,再换料重新栽培。但是鉴 于草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相对较低,栽培原料未能充分 利用的特点,开发草菇二次栽培法已经提上了人们的研究曰 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草燕二次栽培 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步骤如下(1) :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2) :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3) :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4) :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5) :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0°C,持续4~6小时;(6) :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C以后,加入占培养料量2~6%的栽培菌种后,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縮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燕农收 入,而且减少废料、废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 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草菇种植者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该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 一潮草菇;床式栽培是首先配制培养料,将培养料铺在培养 架.....匕,接着在培养料上盖薄膜,通入高温蒸汽进行二次发酵(加温温度为60"C左右,持续4 6小时),培养料 冷却至38 40"C后进行播种,料温在28 38。C培养8~10 天可出燕。(2) :采收完草菇后,不清理栽培废料,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3) :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以调节pH值;(4) :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5) :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TC,持续4 6小时;加温方式为蒸汽加热、煤炉加热、地炉加热。(6) :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C以后进行播种,菌种量为培养料量2 6%,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 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縮短栽 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菇农收入,而且减少废料、废 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 草燕种植者应用。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2)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3)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4)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5)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0℃,持续4~6小时;(6)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以后,加入占培养料量2~6%的栽培菌种后,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步骤如下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2.将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3.将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4.将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5.将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温度为60℃左右,持续4~6小时;6.将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后进行播种,菌种量为培养料量2~6%,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菇农收入,而且减少废料、废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草菇种植者应用。文档编号A01G1/04GK101574041SQ20091004023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何焕清, 肖自添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 (2):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 (3):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 料1~3%的生石灰; (4):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 (5):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0℃,持续4~6小时; (6):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 温至36℃以后,加入占培养料量2~6%的栽培菌种后,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焕清肖自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