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4277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制发酵栽培原料、装袋、灭菌、码放消毒、接种培养、脱袋码墙、出菇管理、二次播种步骤,该发明专利技术以花生秧、废棉废为主料,经过堆积发酵后装入网状编织袋内,外套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冷却、消毒、接种,待菌丝发好后,脱去外套袋,将网状料袋堆码成墙,上盖薄膜,在适应温度条件下继续养菌3~5天,即可出菇,该栽培工艺显著拓宽了草菇培养料的选择范围,提高了出菇场地的利用率,具有灵活性强、不受生产量、场地限制等优点,且在采菇时有网袋保护,使采菇时的带料问也题迎刃而解,若采用二次播种,只需倒一次墙堆即可,省工省时,有效解决了制约草菇普及推广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尤其是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中国蘑菇、兰花菇、美味苞脚菇、麻菇、稻草菇和南华菇等,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脚菇属。其子实体口感脆嫩、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市售价格高且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是世界范围内草菇的主产区,也是草菇栽培技术的发源地。我国是人工栽培草菇最早的国家,草菇栽培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产量以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居多。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也含一种有抗癌作用的异蛋白物质。可用于脾胃气弱,抵抗力低下,或伤口愈合缓慢;夏季暑热,心烦,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和多种肿瘤,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草菇的生长发育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在目前可人工栽培食用蕈菌中,属于典型的高温型品种。草菇生产周期短,一般为13 ~ 20 天,其他食用蕈菌在这个时间内甚至尚未完成营养生长。在我国的主要栽培模式是以床栽为主,个别采用塑料袋栽培时,仍需在发好菌丝后脱袋铺床或采用阳畦等方式出菇。其所用原料多以稻草、麦秸、玉米秸秆、废棉渣、甘蔗渣等为主料,以麸皮、米糠、畜禽粪等为辅料进行栽培。该传统栽培模式需配备专用菇房或棚、多层床架,局限性比较大,无法适用于多元化的栽培环境,仅适宜生产量大、具备二次发酵条件的生产者。对于生产其它食用菌、无专用床架的大棚或规模较小的生产者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栽培效果,特别是不具备二次发酵条件的种植户,只能采用一次发酵后栽培,产量较低,且病虫害发生率极高,稍不留神即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草菇的栽培范围和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脱离床栽模式的草菇栽培方法,该方法结合网袋(即网状编织袋)的结构特征,在网袋内装入培养料,并且将装有培养料的网袋接种后码垛成墙体结构,上盖薄膜的方式养菌出菇,不受传统的大棚、规模和栽培场地等限制,具有栽培成功率高、产量稳定、不受规模限制等特点,特别适宜采用二次播种的增产栽培模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堆制发酵栽培原料:(1)选料:选取花生秧、废棉渣作为主料,石灰粉作为辅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花生秧67%、废棉渣30%、石灰粉3%; (2)堆制发酵:先将花生秧浇透水预湿8~12小时,拌入废棉渣和石灰粉,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料,使含水量达到65%~70%;再将该培养料堆成梯形堆,待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一次翻堆,当第一次翻堆后的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二次翻堆,如此进行翻堆3~4次,完成堆制发酵,并且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检查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有3~4滴水渗出为宜,发酵好的培养料呈茶褐色,有大量白色放线菌出现,手感柔软,无异味;b、装袋:选用宽40~50cm,长80~100cm,网孔直径在1~2cm的网袋,再选用宽45~55cm,长80~100cm,厚0.006~0.008cm的高密度低压外套袋,将网袋套合在外套袋内,然后在套合后的袋子里装入步骤a发酵好的原料15~20kg,扎紧网袋口,再将网袋和外套袋口一同扎紧;c、灭菌:将步骤b装袋后的料袋呈井字形码放入常压灭菌锅内,然后生火灭菌,使灭菌锅内温度在95℃以上灭菌6~8h,停火,焖锅4~6h取出,自然冷却至38℃以下,此处要注意生火灭菌过程中不停火、不降温;d、码放消毒:将步骤c灭菌自然冷却至38℃以下的料袋横向堆叠,堆叠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宜,且呈墙式码放成排,相邻横排之间间距为25~35cm,然后用塑料膜盖严,用烟雾消毒剂熏蒸消毒30~50min,也可将所需菌种、接种工具也放在塑料膜内进行烟雾消毒剂熏蒸消毒;e、接种培养:将步骤d消毒结束后的料袋从塑料膜内取出,打开外套袋口,在每个料袋中网袋和外套袋的间隙处接菌种400~500g,然后扎好外套袋口并抖动料袋,使菌种分布均匀后放平料袋,在33℃~3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5~7天,然后将温度调整为28℃~32℃,并打开外套袋口,展开外套袋口,增加其透气量,促使菌丝向料内蔓延,再培养5~7天,菌种所用培养基以棉子壳为好,若使用稻草培养基制作的菌种,需适当加大接种量;f、脱袋码墙:根据出菇场地走向,横向或纵向堆码菌墙;码墙时,将网袋从塑料袋内倒出,纵向放在一张宽45~55cm的塑料薄膜中间部位,袋头与袋头顶紧,并整平料面,如此码放4~6层,形成菌墙,相邻菌墙之间的距离为60~80cm;g、出菇管理:在温度28℃~32℃、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0.075%~0.1%、光照强度300~500lus条件下培养1~3天,菌墙上既有米粒状草菇原基形成,然后再培养2~3天即可采收;h、二次播种:步骤g采收后,清理网袋料面,先向菌墙上浇一遍pH 8的石灰水上清液,而后将网袋逐个从菌墙上取下,并在网袋表面撒播一层菌种,每个网袋用种量为200~250g,然后将网袋重新码垛为菌墙,且在菌墙上盖上薄膜,保持3~5天后揭去薄膜,培养2~3天即可出菇;通过二次接种,可使草菇增产20%~30%。进一步地,堆制发酵栽培原料的步骤中选取的花生秧为未经雨淋、干燥、无霉变、并经机械加工成5~8cm长的花生秧,优选为7cm,废棉渣为棉花加工厂的下脚料,石灰粉为非存放过久石灰粉。进一步地,堆制发酵栽培原料步骤中堆成梯形的培养料为底宽2~2.5m,高0.8~1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且梯形堆的顶部每隔30~40cm自上而下用木棒打一个直径10~15cm的通气孔,而且每次翻堆后均须在新梯形堆上打通气孔。其中梯形堆的底宽优选为2.2m,高优选为0.9m,通气孔直径优选为12cm,通气孔间隔优选为35cm。进一步地,灭菌步骤中井字形码放的料袋的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便于蒸气流通,料袋受热均匀。进一步地,二次播种步骤中可在原菌墙一侧的地面铺好塑料薄膜,并向中间码袋位置撒一层新菌种,将原菌墙网袋从上而下逐层取下,在塑料薄膜上码好一层网袋后,在网袋上表面撒播一层菌种,再码放下一层网袋,直至整个菌墙倒码好,并在上部撒盖一层菌种,完成二次播种。 进一步地,装袋步骤中选用宽45cm,长90cm,网孔直径在1.5cm的网袋,再选用宽48cm,长90cm,厚0.007cm的高密度低压外套袋,将网袋套合在外套袋内,然后在套合后的袋子里装入步骤a发酵好的原料18kg,扎紧网袋口,再将网袋和外套袋口一同扎紧。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堆制发酵栽培原料: (1)选料:选取花生秧、废棉渣作为主料,石灰粉作为辅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花生秧67%、废棉渣30%、石灰粉3%; (2)堆制发酵:先将花生秧浇透水预湿8~12小时,拌入废棉渣和石灰粉,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料,使含水量达到65%~70%;再将该培养料堆成梯形堆,待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一次翻堆,当第一次翻堆后的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二次翻堆,如此进行翻堆3~4次,完成堆制发酵,并且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检查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有3~4滴水渗出为宜; b、装袋:选用宽40~50cm,长80~100cm,网孔直径在1~2cm的网袋,再选用宽45~55cm,长80~100cm,厚0.006~0.008cm的高密度低压外套袋,将网袋套合在外套袋内,然后在套合后的袋子里装入步骤a发酵好的原料15~20kg,扎紧网袋口,再将网袋和外套袋口一同扎紧; c、灭菌:将步骤b装袋后的料袋呈井字形码放入常压灭菌锅内,然后生火灭菌,使灭菌锅内温度在95℃以上灭菌6~8h,停火,焖锅4~6h取出,自然冷却至38℃以下; d、码放消毒:将步骤c灭菌自然冷却至38℃以下的料袋横向堆叠,且呈墙式码放成排,相邻横排之间间距为25~35cm,然后用塑料膜盖严,用烟雾消毒剂熏蒸消毒30~50min; e、接种培养:将步骤d消毒结束后的料袋从塑料膜内取出,打开外套袋口,在每个料袋中网袋和外套袋的间隙处接菌种400~500g,然后扎好外套袋口并抖动料袋,使菌种分布均匀后放平料袋,在33℃~3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5~7天,然后将温度调整为28℃~32℃,并打开外套袋口,展开外套袋口,再培养5~7天; f、脱袋码墙:根据出菇场地走向,横向或纵向堆码菌墙;码墙时,将网袋从塑料袋内倒出,纵向放在一张宽45~55cm的塑料薄膜中间部位,袋头与袋头顶紧,并整平料面,如此码放4~6层,形成菌墙,相邻菌墙之间的距离为60~80cm; g、出菇管理:在温度28℃~32℃、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0.075%~0.1%、光照强度300~500lus条件下培养1~3天,菌墙上既有米粒状草菇原基形成,然后再培养2~3天即可采收; h、二次播种:步骤g采收后,清理网袋料面,先向菌墙上浇一遍pH 8的石灰水上清液,而后将网袋逐个从菌墙上取下,并在网袋表面撒播一层菌种,每个网袋用种量为200~250g,然后将网袋重新码垛为菌墙,且在菌墙上盖上薄膜,保持3~5天后揭去薄膜,培养2~3天即可出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堆制发酵栽培原料: (1)选料:选取花生秧、废棉渣作为主料,石灰粉作为辅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花生秧67%、废棉渣30%、石灰粉3%; (2)堆制发酵:先将花生秧浇透水预湿8~12小时,拌入废棉渣和石灰粉,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料,使含水量达到65%~70%;再将该培养料堆成梯形堆,待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一次翻堆,当第一次翻堆后的堆料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3~25h进行第二次翻堆,如此进行翻堆3~4次,完成堆制发酵,并且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检查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有3~4滴水渗出为宜; b、装袋:选用宽40~50cm,长80~100cm,网孔直径在1~2cm的网袋,再选用宽45~55cm,长80~100cm,厚0.006~0.008cm的高密度低压外套袋,将网袋套合在外套袋内,然后在套合后的袋子里装入步骤a发酵好的原料15~20kg,扎紧网袋口,再将网袋和外套袋口一同扎紧; c、灭菌:将步骤b装袋后的料袋呈井字形码放入常压灭菌锅内,然后生火灭菌,使灭菌锅内温度在95℃以上灭菌6~8h,停火,焖锅4~6h取出,自然冷却至38℃以下; d、码放消毒:将步骤c灭菌自然冷却至38℃以下的料袋横向堆叠,且呈墙式码放成排,相邻横排之间间距为25~35cm,然后用塑料膜盖严,用烟雾消毒剂熏蒸消毒30~50min; e、接种培养:将步骤d消毒结束后的料袋从塑料膜内取出,打开外套袋口,在每个料袋中网袋和外套袋的间隙处接菌种400~500g,然后扎好外套袋口并抖动料袋,使菌种分布均匀后放平料袋,在33℃~3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5~7天,然后将温度调整为28℃~32℃,并打开外套袋口,展开外套袋口,再培养5~7天; f、脱袋码墙:根据出菇场地走向,横向或纵向堆码菌墙;码墙时,将网袋从塑料袋内倒出,纵向放在一张宽45~55cm的塑料薄膜中间部位,袋头与袋头顶紧,并整平料面,如此码放4~6层,形成菌墙,相邻菌墙之间的距离为60~80cm; g、出菇管理:在温度28℃~32℃、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0.075%~0.1%、光照强度300~500lus条件下培养1~3天,菌墙上既有米粒状草菇原基形成,然后再培养2~3天即可采收; h、二次播种:步骤g采收后,清理网袋料面,先向菌墙上浇一遍pH 8的石灰水上清液,而后将网袋逐个从菌墙上取下,并在网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王森孔维威王月娥张春红孔维丽
申请(专利权)人: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