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35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向西部山区纵深推进,隧道工程作为山区道路的关键节点,其建设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整度高、抗滑性好、噪声低、灰尘少和易养护等优点,已成为长、大隧道路面铺装的主流选择。车辆火灾可使长、大隧道的路面温度在几分钟内升高到800℃,而沥青是一种易燃材料,高温会引起沥青的热解、燃烧,加快火灾蔓延,造成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等问题。
[0003]目前,在长、大隧道沥青铺装施工时,采取向沥青中添加阻燃剂的方法来提高沥青路面的火灾安全性。
[0004]阻燃剂主要为无机金属氢氧化物、有机磷系阻燃剂以及协同复配的阻燃剂,阻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浓烟,从而影响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燃烧时产生的浓烟,减少对救援工作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80

90份,固化组分10

20份,所述固化组分包括硬化剂、吸附剂和连接剂,所述硬化剂、吸附剂和连接剂三者重量之比为(3~5):(1~4):1。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沥青参与沥青混凝土制备,当沥青混凝土路面受火灾影响燃烧时,连接剂熔化使得吸附剂在沥青混凝土内移动,进而使得烟尘颗粒通过连接剂与吸附剂结合,此时硬化剂受燃烧影响硬化从而使得吸附剂与烟尘颗粒结合强度增加,并且与吸附剂和烟尘颗粒形成防护硬壳,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进一步燃烧,同时有效减少烟尘产生,方便工作人员对火灾进行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硬化剂包括聚硅氮烷和有机硅树脂,所述聚硅氮烷和有机硅树脂二者重量之比为(2~4):1。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硅氧烷和有机硅树脂混入沥青内因混合产生交联,当沥青混凝土受燃烧影响温度上升时,交联后的聚硅氧烷有机硅树脂固化成膜,从而对烟尘进行限制,减少烟尘逸散。
[0010]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为多孔混合体,所述多孔混合体由黏土和木炭混捏而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黏土和木炭混捏而成的多孔混合体掺和进入沥青内,当沥青混凝土发生燃烧时,多孔混合体对烟尘进行吸附,并在连接剂作用下移动而进一步对烟尘进行吸附。
[0012]优选的,所述多孔混合体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木炭与黏土按照1: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混合挤出成条,然后在900℃下活化烧结
8h,冷却至室温后粉碎至200目,得到多孔混合体。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木炭和黏土混合成型,从而使得在烧结过程中木炭和黏土结合,再经破碎即可形成多孔混合体,以黏土形成的陶土以及陶土上的木炭作为吸附载体,有效提高对烟尘的吸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剂为聚碳酸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燃烧温度上升导致聚碳酸酯熔融,多孔混合体得以发生流动,结合于多孔混合体上的烟尘增加,然后聚硅氧烷有机硅树脂固化使得烟尘进一步固化于多孔混合体上,进一步减少烟尘逸散。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凝土,包括改性沥青10~20份,粗集料200~300份,细集料40~60份,矿粉20~40份,阻燃组分30~60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改性沥青以后,当沥青混凝土受火灾影响而燃烧时,沥青混凝土温度上升,聚碳酸酯熔融,多孔混合体得以发生流动,结合于多孔混合体上的烟尘增加,交联后的聚硅氧烷有机硅树脂固化成膜,一方面使烟尘在多孔混合体上吸附更稳定,另一方面固化所成的膜使得烟尘更难以逸散出,从而使得烟尘进一步减少。
[0018]优选的,还包括加固组分24~36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组分对沥青混凝土强度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沥青混凝土不易变形损坏。
[0020]优选的,所述加固组分包括橡胶粉、六方氮化硼和聚乙烯醇,所述橡胶粉、六方氮化硼和聚乙烯醇三者重量之比为3:1:2。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拌和过程中橡胶粉和聚乙烯醇软化将六方氮化硼粘附于其上,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完毕后,六方氮化硼对橡胶粉和聚乙烯醇进行增强,从而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
[0022]优选的,所述阻燃组分包括十溴二苯乙烷、硼酸锌和氢氧化镁,三者重量之比为2:2:1。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三种不易燃材料混合制得符合阻燃剂,从而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燃烧氧指数,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更不易燃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加入改性沥青以后,当沥青混凝土受火灾影响而燃烧时,沥青混凝土温度上升,聚碳酸酯熔融,多孔混合体得以发生流动,结合于多孔混合体上的烟尘增加,交联后的聚硅氧烷有机硅树脂固化成膜,一方面使烟尘在多孔混合体上吸附更稳定,另一方面固化所成的膜使得烟尘更难以逸散出,从而使得烟尘进一步减少。
[0025]2、本申请中先将木炭和黏土混合成型,从而使得在烧结过程中木炭和黏土结合,再经破碎即可形成多孔混合体,以黏土形成的陶土以及陶土上的木炭作为吸附载体,有效提高对烟尘的吸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申请中基质沥青为70#基质沥青;聚硅氮烷采购自市售;有机硅树脂采购自市售;聚碳酸酯采购自市售;多孔混合体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木炭与黏土按照1:2的重量比进
行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混合挤出成条,然后在900℃下活化烧结8h,冷却至室温后粉碎至200目,得到多孔混合体;粗集料包括20~25mm粒径石灰石、10~20mm粒径石灰石、5~10mm粒径石灰石和2.75~5mm粒径石灰石,四种粒径石灰石重量比为4:6:3:1;细集料为机制砂,粒径为0~2.75mm;矿粉为石灰石矿粉;橡胶粉为200目采购自市售;六方氮化硼为500目采购自市售;聚乙烯醇采购自市售;十溴二苯乙烷采购自市售;硼酸锌为200目采购自市售;氢氧化镁为200目采购自市售。
[002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制备例制备例1本制备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其由以下步骤制得:将80kg基质沥青加热至140℃,然后加入4kg聚硅氮烷、2kg有机硅树脂、2kg多孔混合体和2kg聚碳酸酯搅拌混合20min,制得改性沥青。
[0029]制备例2本制备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其由以下步骤制得:将85kg基质沥青加热至140℃,然后加入6kg聚硅氮烷、2kg有机硅树脂、5kg多孔混合体和2kg聚碳酸酯搅拌混合20min,制得改性沥青。
[0030]制备例3本制备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其由以下步骤制得:将90kg基质沥青加热至140℃,然后加入8kg聚硅氮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沥青80

90份,固化组分10

20份,所述固化组分包括硬化剂、吸附剂和连接剂,所述硬化剂、吸附剂和连接剂三者重量之比为(3~5):(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剂包括聚硅氮烷和有机硅树脂,所述聚硅氮烷和有机硅树脂二者重量之比为(2~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多孔混合体,所述多孔混合体由黏土和木炭混捏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混合体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木炭与黏土按照1: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混合挤出成条,然后在900℃下活化烧结8h,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君李德华陈兆勇杨海坤于丰凡王富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高速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