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磷酸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33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化学改性的有机高聚物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磷酸改性的纳米粉体材料,是聚醚型聚氨酯或是聚酯型聚氨酯纳米粉体,粉体表面带有自组装的磷酸根基团。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聚醚型聚氨酯或聚酯型聚氨酯纳米粉体,在磷酸缓冲体系中以物理吸附方式引入磷酸根基团。该方法能改善粉体的稳定性、分散性,改变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以期实现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深刻而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表面改性的纳米粉体粉粒从50纳米至500纳米且尺寸可控,生理环境下其表面Zeta电位为负值,工艺路线简单,耗能少,无污染,为有机高聚物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聚物纳米医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拓宽了道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磷酸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粉体材料的合成制备。
技术介绍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指的是主链上含有氨基甲酸酯(_NHC00~)特征基团 的一类高聚物,由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型或聚酯型多元醇反应制得,一N=C=0 + HO——^ ^NHC00",得到相应的聚醚型聚氨酯或聚酯型聚氨酯。自1937年被Bayer首次合成出以 来,迅速在涂料、泡沫和弹性体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聚氨酯弹性体自1967年 Boretor和Pietrce等的动物实验表明,兼具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抗凝血性,人们开始研 制开发大量的聚醚型聚氨酯的生物医用材料,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的人工心脏瓣 膜、人造血管等医用材料。而粉体是工业制造的上游和基础原始材料,在汽车制造业、电子器件产业、日用化工 工业,石油的催化裂化、分子筛、洗涤剂、净化剂、产品改性、金属冶炼、化工合成、航 天航空、高温超导、机械制造,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纳米技术在90 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得到扩展。粒度在几十至数 千纳米范围内的粉体,被称为纳米粉体。目前关于有机高聚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聚氨酯为基材的表面磷酸改性的纳米粉体材料,其特征为:聚醚型聚氨酯或是聚酯型聚氨酯纳米粉体,粉体表面带有磷酸根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华刘红科朱丹包建春毛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