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531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蒽环类细胞毒素与琥珀酸酐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加入EDC,DMAP催化缩合成蒽环类细胞毒素-琥珀酸连接物。药理实验证明该衍生物不仅能增强蒽环类细胞毒素的抗肿瘤作用,降低蒽环类细胞毒素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靶向性,而且能改善蒽环类细胞毒素在水中的溶解性能,为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物质和新思路。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射用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 制剂两个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治疗有效剂量的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及其药学 上可接受的盐和水合物、以及常规的药学辅料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和应 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具有高效、低毒的特征,和良好的治疗肿瘤等增生疾病的应用前景。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有恶性肿瘤病人约1700万,我国 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至240万,死亡160万至180万。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及死亡 人数不断增长,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癌症发病人数约为90万,死亡约70万人;2005年, 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一200万,死亡140万至150万。所有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上升趋 势最快,2000年至2005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 11.6万人,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 人。全球癌症也呈增长趋势。在1991年到200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增长22%。 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超过100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 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己经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在发达国家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癌症仍然不能治愈。 癌症治疗中主要困难是药物选择性低,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大量正常组织和细胞液会死亡。 因此寻求可以靶向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蒽环类细胞毒素类化合物,如多柔比星(doxrubicin),表柔比星(印irubicin)等是有 效的抗癌药物,在临床上作为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等癌症治疗的首选用药。但 与其它抗癌药物一样,由于其易产生耐药性,选择性差,对正常组织也有细胞毒性,蒽环类 细胞毒素的临床应用遭遇瓶颈。蒽环类细胞毒素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其心脏毒性,主要表现 为慢性心肌病变和充血性心衰,其机制可能与氧应激反应有关。此外,由于选择性较低,蒽 环类细胞毒素同时作用于其它非肿瘤细胞,引发脱发,食欲下降,口腔溃疡,腹泻,血细胞 减少等副作用;且由于蒽环类细胞毒素与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的P糖蛋白的底物,因此极易 产生耐药性。鉴于以上原因,在近20年,人们针对蒽环类细胞毒素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改造, 仅多柔比星就开发出了近2000种衍生物,但仅有极少数的衍生物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或已经 上市,这说明真正意义上的更好的蒽环类抗癌药物仍未出现,针对蒽环类细胞毒素的构造和 修饰仍在继续,以期可减少毒性,增强肿瘤靶向性,提高疗效。其中主要策略有制成蒽环类细胞毒素脂质体,制备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物以及合成类似物。前体药物因其目的明确, 易于控制成为修饰蒽环类细胞毒素的重要手段。蒽环类广谱抗肿瘤抗生素药物,对机体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效应,具有强烈的细胞毒 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该类药物嵌入DNA并与之螯合,从而抑制核酸的合成,产生氢氧自由基等作用来杀死癌细胞。但是由于心肌易受氢氧自由基的伤害和其他毒副作用,使治疗往往 受限于其毒性。本专利技术旨在改造蒽环类细胞毒素化合物的结构,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所研制的新一代小分子抗癌药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这些化合物由于肿瘤组织对其 的超强吸收能力而被肿瘤组织富集;另一方面,蒽环类细胞毒素类化合物与连接桥后,在体内同时发挥抗肿瘤效果。从而达到抗癌药被选择性吸收(靶向给药)和被选择性释放的双重富集功能,并赋予所专利技术的小分子高效低毒的抗癌效果。本专利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合成新颖、高效、稳定的抗肿瘤药物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有更多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效果与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毒性低,临床应用价值高的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本专利技术的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本专利技术的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主要介绍一种蒽环类细胞毒素-N-琥珀酸钠盐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其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n二l,R2二H或Na或K; n = 2,R2=Mg,Ca R3 = CH2OI^CH3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R2:H; R2=N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蒽环类细胞毒素与琥珀酸酐结合得到一种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可能会增强 蒽环类细胞毒素的抗肿瘤作用,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靶向性,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 新的思路。本专利技术的前提药物是蒽环类细胞毒素与琥珀酸酐结合得到的蒽环类细胞毒素前体药。 蒽环类细胞毒素的结构式如下O OH OR^OCH3或H R3-CH2。H或CH3琥珀酸酐结构式如下-将蒽环类细胞毒素和琥珀酸酐在室温条件下,加入EDC, DMAP催化合成蒽环类细胞毒素前 体药。该前药可降低蒽环类细胞毒素的给药剂量,提高疗效,并具有一定的靶向性。R产OCH3或H R2=HR3=CH2OI^CH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具体地解释,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例,同样这 些实例也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注射用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注射用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对热、氧、水性能稳定,无污染,应用 范围广,该冻干粉针对光敏感,应避光保存,该制剂便于操作、运输和贮藏。6(2)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注射用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采用特定赋形剂尤其采用特定剂量甘露醇,使得产品外观饱满,没有坍陷,空洞等不良现象。(3)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注射用阿霉素-N-琥珀酸钠冻干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将预冻温度、冻结时间、升温速度、真空度、干燥温度等合理搭配,得到了质量 高,外观好的冻干产品。实施例l縮写语DCC: 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EDO HC1: N_(3_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制备阿霉素-N-琥珀酸钠阿霉素(20mg)溶解在600u 1DMF中。琥珀酸酐(25mg)溶解在lml二氧六环溶液中。将 琥珀酸酐溶液缓慢滴加到阿霉素溶液中,搅拌过夜,反应温度控制在(TC。反应产物分配在氯 仿和5ral5呢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弃去氯仿层。水层用盐酸调pH3.0,再 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乙酸乙酯层再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蒸干,用水溶解后,向上述水 溶液中滴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加入二氯甲烷与丙酮的混合溶液使阿霉素-N-琥珀酸钠沉淀 结晶析出。即得到阿霉素-N-琥珀酸钠。实施例2阿霉素-N-琥珀酸钠 20g 甘露醇 30g将主辅料投入配液缸中,加入注射用水1500ml溶解,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至3 4,然 后加入0.1%医用活性炭搅拌脱色20分钟,然后过滤除碳,滤液测pH合格后加入注射用水至溶 液体积为2000ml,经0.45txm、 0. 22 p m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滤液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蒽环类细胞毒素衍生物的制备,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是将琥珀酸酐与蒽环类细胞毒素氨基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缩合,制得蒽环类细胞毒素-N-琥珀酸及其盐和水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 R↓[1]=OCH↓[3]或H n=1,R↓[ 2]=H或Na或K;n=2,R↓[2]=Mg,Ca R↓[3]=CH↓[2]OH或CH↓[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霍美蓉邹爱峰张勇尹晓强李静李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