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90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它包括相联通的轴向通风结构和径向排风结构。轴向通风结构由后端盖壁上均布的轴向通孔和定子与转子之间径向间隙,以及定子与壳件之间预留的槽组成。径向排风结构设在前端盖中,由均布的肋板连接左右侧法兰构成径向槽,右侧法兰的内孔与径向槽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设在后端盖壁上的轴向通孔吸入外部空气,不断流入的空气从后向前与定子、转子作热交换,再顺序从前端盖中径向排风结构排出。由于径向槽截面积大,排风量大,再加径向排风无障碍,排风顺畅,降温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作各规格卧式电动机的风冷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电动机冷却结构,特别是 一 种卧式电动机的风冷结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当代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转换设备。电动机工作时因能量 转换及机械摩擦必产生一些热量,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去将影响电动机的 安全运行。巿售电动机都有必要的冷却结构,通过风冷或水冷等冷却结 构降低电动机热量,现有技术的冷却结构尽管形式不同,基本上都能满 足电动机的安全运行。风冷结构是卧式电动机最常用冷却结构,它通过 电动机前、后端盖上的轴向通孔沟通内腔,所形成的通风通道起于后端 盖轴向通孔经定子与转子和定子与壳体配合间隙到前端盖轴向通孔。由 于受结构限制,现有技术的通风通道有效截面积小,排热不够畅通,加 之前端盖上的轴向通孔对着配套设备,增加了排热阻力。对于连续运转 的大功率电动机,此种冷却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通风通道有效截 面大,排热畅通的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它包括相联通的轴向通风结构和径向排 风结构。所述轴向通风结构由后端盖壁上均布的轴向通孔和定子与转子之间径向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它包括相联通的轴向通风结构和径向排风结构;所述轴向通风结构由后端盖(5)壁上均布的轴向通孔(5.1)和定子(2)与转子(4)之间径向间隙(5.3),以及定子(2)与壳体(3)之间预留的槽(5.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排风结构设在具有双法兰结构的前端盖(1)中,它由均布的肋板(1.1)连接左右侧法兰构成径向槽,右侧法兰的内孔与径向槽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素春顾进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