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属于节能灯部件领域,包括灯壳体,本技术要点在于灯壳体自底座部至灯口部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灯管固定段纵向断面呈T型结构,散热腔段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的排热通孔,底部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同时在灯管固定段底部中心位置轴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所述的自吸热通孔与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之间相互贯通。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好,能够有效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能灯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灯由于其能耗低,亮度高,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市场上的 节能灯结构均为由灯壳体及灯管构成,灯壳体内嵌装电子控制元件,电子控制元件再与灯管 相联以控制灯管电路,电子控制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就会造 成电子控制元件工作的不稳定,为此技术人员往往在灯壳体上采用在侧壁开有散热孔的结构, 以利于散发电子控制元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该结构产品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 题,但是对于大功率节能灯来说,因灯壳体的体积较小,故电子控制元件基本充填满整个灯 壳体的内部,单是侧壁开有散热孔,灯壳体内缺少空气流通的通道,因而依然难以满足大功 率节能灯的散热要求,极易因电子控制元件发热縮短节能灯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散热性好,能够有效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包括灯壳体,本技术要点在于灯壳体自底座部至灯口部 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灯管固定段纵向断面呈T 型结构,散热腔段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的排热通孔,底部加工 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同时在灯管固定段底部中心位置轴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所述的 自吸热通孔与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之间相互贯通。为了便于加快热量的散发,在散热腔段的中心位置也轴向加工有排热中心通孔。根据灯具规格的不同,吸热通孔可成条状结构、成规则的圆孔结构或规则的多边形孔结 构,分布在排热中心通孔的周边。此外,为更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散热腔段内嵌装与之匹配的导流板,该导 流板上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导流条;或该导流板上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导流槽。导流条或导 流槽即可为直线形结构,也可为弧形结构。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将灯壳体分为了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 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并在散热腔段轴向及径向加工了相互贯通的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 灯管固定段采用T型结构,并加工有自吸热通孔,能够使灯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好,能够有效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l: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散热腔段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包括灯壳体l,本技术要点在于灯壳体l自底 座部至灯口部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2、散热腔段5及灯管固定段6,灯管固定段6纵向断面呈T型结构,散热腔段5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 的排热通孔4,底部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14,同时在灯管固定段6底部中心位置轴 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8,所述的自吸热通孔8与吸热通孔14及排热通孔4之间相互贯通,构 成自吸式热量快速排放腔7。为了便于加快热量的散发,在散热腔段5的中心位置也轴向加工有排热中心通孔13。根据灯具规格的不同,吸热通孔14可成条状结构、成规则的圆孔结构或规则的多边形孔 结构,分布在排热中心通孔13的周边。此外,为更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如图2、图3所示散热腔段5内嵌装与之 匹配的导流板3,该导流板3上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导流条11;或用导流槽替代导流条ll, 效果相同。导流条或导流槽即可为直线形结构,也可为弧形结构,为了便于导流板3的安装 固定,以及线路的安装,在导流板3的底部合适位置加工有支脚10,以及线路安装通孔12, 同时,导流板3还起到了隔板的作用,将散热腔段5与电子控制器安装段2分隔为两个相互 独立的单元,防止了灯管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对电子控制器的影响。这样,本技术在与节能灯安装完毕正常工作时,灯管9中心位置产生的热量加热空 气,热空气沿自吸热通孔8自行上升,然后进入由自吸热通孔8与吸热通孔14及排热通孔4 构成自吸式热量快速排放腔7,并在灯壳体1周边冷空气作用下产生扰动,从排热通孔4散 发到灯壳体1夕卜,由于灯管9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往复循环的像自吸入热量快速排放腔7 —样, 因此即实现了对大功率节能灯的散热,保证了节能灯正常的工作温度,延长了节能灯的使用 寿命。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将灯壳体分为了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 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并在散热腔段轴向及径向加工了相互贯通的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灯管固定段采用T型结构,并加工有自吸热通孔,能够使灯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 发,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好,能够有效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包括灯壳体,其特征在于灯壳体自底座部至灯口部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灯管固定段纵向断面呈T型结构,散热腔段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的排热通孔,底部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同时在灯管固定段底部中心位置轴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所述的自吸热通孔与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之间相互贯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腔段的中心位置轴向 加工有排热中心通孔。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热通孔成条状结构,分 布在排热中心通孔的周边。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热通孔成规则的圆孔结 构,呈环状分布在灯壳体的中心位置。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热通孔成规则的多边形 孔结构,呈环状分布在灯壳体的中心位置。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腔段内嵌装与之匹配 的导流板,该导流板上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导流条。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腔段内嵌装与之匹配 的导流板,该导流板上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导流槽。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为弧形结构。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槽为弧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属于节能灯部件领域,包括灯壳体,本技术要点在于灯壳体自底座部至灯口部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灯管固定段纵向断面呈T型结构,散热腔段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的排热通孔,底部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同时在灯管固定段底部中心位置轴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所述的自吸热通孔与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之间相互贯通。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好,能够有效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优点。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302137SQ20082002164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秋艳 申请人:淄博科明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式节能灯散热装置,包括灯壳体,其特征在于灯壳体自底座部至灯口部依次分为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器安装段、散热腔段及灯管固定段,灯管固定段纵向断面呈T型结构,散热腔段呈环形框架结构,其侧部径向加工有依次环形排列的排热通孔,底部加工有呈环形排列的吸热通孔,同时在灯管固定段底部中心位置轴向加工有自吸热通孔,所述的自吸热通孔与吸热通孔及排热通孔之间相互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艳,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科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