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11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包括第一列隔离栏和第二列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第二列隔离栏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机动车道面为A面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B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C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人行道为D面隔离栏。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隧道中的专有路权,使得城市道路隧道通行更加安全、高效、节能,有效减少了机动车对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噪音干扰,对不同对象进行多层线形诱导与多层轮廓诱导,增加了隧道骑行者与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也有助于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逃生。发事件的应急逃生。发事件的应急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交通安全设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地下空间,从而推动了隧道建设的繁荣。城市隧道对连接城市区域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中的隧道,与公路隧道不同的是,部分城市道路隧道(1000米以内)中还有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据调查表明,行人与非机动车在隧道中通行会受到机动车噪音的干扰,并且为了保证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安全通行,只能依靠电力照明,不仅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安全效果不佳,路权不分明。另外当前隧道视线诱导设施仅仅针对隧道只通过机动车的情形。
[0003]目前,城市道路隧道视线诱导设施仅仅针对隧道只通过机动车的情形,缺乏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者可以共同使用的诱导设施。因此为保证隧道交通安全,路权分明,针对机动车噪音干扰、非机动车道与行人道耗能太多、缺少机非人三者共同使用的诱导设施等特点提出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方法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其能够减少机动车对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噪音干扰,节约隧道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提供给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可以共同使用的视线诱导设施,确保三者在城市道路隧道中的专有路权,使三者在隧道通行时提高注意,明确通道轮廓,正确感知判断速度、距离、方向,方便应急情况逃生,提高城市道路隧道安全通行效率,同时美化城市道路隧道景观环境。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包括两列隔离栏:第一列隔离栏和第二列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第二列隔离栏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机动车道面为A面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B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C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人行道为D面隔离栏。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A面隔离栏、B面隔离栏、C面隔离栏和D面隔离栏都包括本体隔离栏,所述本体隔离栏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的顶部设置顶部横板,所述立柱之间的中部设置中部横板,所述立柱之间的底端设置横杆,所述顶部横板与横杆、所述中部横板与横杆之间设置竖杆。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A面隔离栏包括隔音板、LED灯带、轮廓标、点状反光膜、条形反光膜、高层腰带线、低层腰带线、单层诱导标和双层诱导标,所述隔音板设置在顶部横板的顶部,所述隔音板的顶部设置高层腰带线,所述A面隔离栏顶部横板设置底层腰带线,所述底层腰带线上设置双层诱导标,所述高层腰带线上设置单层诱导标,所述隔音板上设置凸起
消音槽,所述凸起消音槽位于高层腰带线和低层腰带线之间,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所述A面隔离栏立柱底端设置点状反光膜,所述A面隔离栏立柱中部设置条形反光膜,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A面隔离栏中部横板的中部;
[0008]所述B面隔离栏包括隔音板、B面扶手、蓄能自发光波浪线、轮廓标、多层诱导标、LED灯带;所述隔音板设置在顶部横板的顶部,所述隔音板上设置凸起消音槽,所述蓄能自发光波浪线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顶部横板上,所述多层诱导标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中部横板上,所述B面扶手设置在蓄能自发光波浪线的两端,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立柱的中部;
[0009]所述C面隔离栏包括蓄能自发光波浪线、多层诱导标、LED灯带、轮廓标;所述蓄能自发光波浪线设置在所述C面隔离栏顶部横板上,所述多层诱导标设置在所述C面隔离栏中部横板上,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C面隔离栏立柱中部,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
[0010]所述D面隔离栏包括D面扶手、轮廓标、LED灯带、韵律型腰带线和指示箭头,所述D面扶手设置在顶部横板的侧面,所述韵律型腰带线设置在所述D面隔离栏顶部横板上,所述指示箭头设置在韵律型腰带线上,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D面隔离栏中部横板和立柱上,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高层腰带线采用五类绿色反光膜,所述低层腰带线采用五类红色反光膜,所述单层诱导标、双层诱导标、多层诱导标和指示箭头的均采用五类白色反光膜,所述单层诱导标为单层鱼刺型箭头,所述双层诱导标为双层鱼刺型箭头,所述多层诱导标为多层鱼刺型箭头。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B面扶手包括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一连接杆,所述D面扶手包括第二扶手主体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上设置橙色反光膜,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顶部横板中部,所述第二扶手主体设置在所述D面隔离栏顶部横板顶部。
[0013]按上述方案,所述蓄能自发光波浪线采用绿色蓄能自发光涂料,所述蓄能自发光波浪线为凹凸波浪轨迹。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韵律型腰带线采用绿色反光膜,所述韵律型腰带线的形状为连续凹形波浪状。
[0015]按上述方案,所述A面隔离栏的LED灯带为黄色,所述B面隔离栏和C面隔离栏的LED灯带为绿色,所述D面隔离栏的LED灯带为蓝色。
[0016]按上述方案,所述轮廓标为半圆柱状,所述轮廓标表面设置黄色反光膜。
[0017]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中增设隔音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在能有效发挥隔离功能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及布设各种视线诱导设施,勾勒出道路线形走向,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区别,使得隧道空间功能更加明确,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隧道中的专有路权,在符合驾驶人、骑行者、行人动态视觉特性的条件下,引导其注意前方道路线形变化,并且减少机动车对内侧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噪音干扰;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隔离栏上设置隔音板,减少机动车对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噪音干扰,并且隔音板底端与其连接的隔离栏上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与清洁,有利于设施的保养与维护;
[0020]3、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人因工程,将有温度的设计践行其中;两排隔离栏每隔300

500米进行开口处理,应对隧道突发情况,方便人员应急逃生,并且在B面隔离栏与D面隔离栏设有扶手装置,方便非机动车停靠,方便行动不便的行人扶靠,并且设置扶手可以使得非机动车、行人与隔离栏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被剐蹭。在A面隔离栏针对不同车型设置两条腰带线,并用颜色与诱导标加以区分,方便驾驶员视认,隔离栏A、B、C、D面均采用了多种闪现率多尺度的诱导信息,如轮廓标、诱导标根据其对象速度进行闪现率设置,符合其速度感知,又利用腰带线、波浪线、LED灯带全方位进行线性诱导,另外A面隔离栏条形反光膜的间隔设置降低行车不适感,对不同对象进行多层线形诱导与多层轮廓诱导,丰富隧道景观,提高通行的舒适性;
[0021]4、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隔离栏:第一列隔离栏和第二列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第二列隔离栏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机动车道面为A面隔离栏,所述第一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B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非机动车道面为C面隔离栏,所述第二列隔离栏面朝人行道为D面隔离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隔离栏、B面隔离栏、C面隔离栏和D面隔离栏都包括本体隔离栏,所述本体隔离栏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的顶部设置顶部横板,所述立柱之间的中部设置中部横板,所述立柱之间的底端设置横杆,所述顶部横板与横杆、所述中部横板与横杆之间设置竖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隧道多功能交通隔离栏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隔离栏包括隔音板、LED灯带、轮廓标、点状反光膜、条形反光膜、高层腰带线、低层腰带线、单层诱导标和双层诱导标,所述隔音板设置在顶部横板的顶部,所述隔音板的顶部设置高层腰带线,所述A面隔离栏顶部横板设置底层腰带线,所述底层腰带线上设置双层诱导标,所述高层腰带线上设置单层诱导标,所述隔音板上设置凸起消音槽,所述凸起消音槽位于高层腰带线和低层腰带线之间,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所述A面隔离栏立柱底端设置点状反光膜,所述A面隔离栏立柱中部设置条形反光膜,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A面隔离栏中部横板的中部;所述B面隔离栏包括隔音板、B面扶手、蓄能自发光波浪线、轮廓标、多层诱导标、LED灯带;所述隔音板设置在顶部横板的顶部,所述隔音板上设置凸起消音槽,所述蓄能自发光波浪线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顶部横板上,所述多层诱导标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中部横板上,所述B面扶手设置在蓄能自发光波浪线的两端,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横杆上,所述轮廓标设置在所述B面隔离栏立柱的中部;所述C面隔离栏包括蓄能自发光波浪线、多层诱导标、LED灯带、轮廓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刚马傲君张兴梅家林陈国俊张抒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