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检测细菌毒素的纳米增效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829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细菌毒素的纳米增效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能与细菌毒素合成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制备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制备纳米材料溶液;将纳米材料和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传感器电极表面上。将按上述方法制得的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膜电极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可对环境样品提取液中的细菌毒素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可控性,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膜电极对细菌毒素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细菌毒素的纳米增效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及采用所述的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膜电极检测环境样本中痕量细菌毒素的方法,属于环 境污染物检测

技术介绍
细菌毒素主要有三种外毒素、内毒素和非蛋白毒素。外毒素是一种典型的水溶性 蛋白,是细菌在指数生长期分泌的已知可感染人类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在很低浓度时 就具有很高的毒性。目前细菌毒素已成为迫切需要治理的新一代环境污染物,微量的细 菌毒素即可对正常激素作用产生影响,干扰内分泌机能,引起哺乳动物及人类的生殖障 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病理性损伤。这类物质不仅存在于工业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中, 在农产品中也可能存在。如果细菌毒素残留不能得到及时、准确地检测,它们就可能进 入机体,并在体内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常的激素代谢,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建立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快速筛检细菌毒素残留的方法,便成为当前该研究领 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细菌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方法,如动物测毒法 和细胞测毒法;免疫学方法,如有反向被动血凝实验(RPHA)、被动免疫溶血试验(PIH)、 毒素与抗毒素琼脂扩散试验、放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细菌毒素的纳米增效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能与细菌毒素合成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  (2)将细菌毒素的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均匀,制成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  (3)选取纳米材料,按照现有方法制备出纳米材料溶液;  (4)利用电极表面修饰技术,将纳米材料和糖基功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传感器电极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加栋裴梅山于京华汪世华葛慎光朱晗林青张秀明邢宪荣贺晓蕊孙纳新宋晓妍袁靓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