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17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7
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熔模设有与内部镂空结构连通的第一抽气孔,该装置包括容器、密封座、抽气管、负压设备、控制系统和驱动机构,容器内装有封堵剂,密封座与容器密闭连接,通过密封座使容器被支撑固定在熔模上,抽气管自上而下穿过容器和密封座,抽气管与容器密封配合,抽气管的壁上设有第二抽气孔,第二抽气孔与容器内腔相连通,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抽气管仅能上下移动,控制系统用于将封堵剂加热成熔融状态,通过负压设备将熔模和容器进行抽气处理,使熔模空腔和容器内腔呈负压状态,通过容器内熔融状态的封堵剂经由密封座并最终固化的封堵剂堵住第一抽气孔,利用熔模内部与外界压力差,解决了焙烧过程的胀壳问题。程的胀壳问题。程的胀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熔模精密铸造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5焙烧胀壳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基于光固化原理制备的3D打印光敏树脂熔模作为铸件精密铸
[0003]造用的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光固化3D打印光敏树脂熔模具有表面粗糙度低、尺寸精度高0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热膨胀系数大的缺点,导致型壳高温焙烧的过程中,因发生膨胀而对型
[0004]壳施加较大的压力,致使型壳发生胀裂,导致型壳报废。为此,业界人士将光敏树脂熔模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抽空处理,在降低光敏树脂用量的同时,光敏树脂熔模壁受热后能够向内凹陷,以减少型壳产生胀裂的风险;然而,光敏树脂熔模内部镂空结构中的空气处于封闭状态,当受热时,空气会发生体积膨胀,进而导致型壳焙烧过程中的胀壳问题。
[0005]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利用熔
[0007]模内部与外界压力差,使得型壳在焙烧过程中熔模向内收缩,从而对型壳壁不会造成膨胀压0力,根本上解决了光敏树脂熔模在焙烧过程中的胀壳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熔模具有空腔结构,并且熔模的壁上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一第一抽气孔,该装置包括一容器、一密封座、一抽气管、一负压设备、一控制系统和一驱动机构;所述容器内腔中空,且其顶壁和底壁分别
[0009]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容器内腔可用于装封堵剂;所述密封座与容器的第二通孔密5闭连接,通过所述密封座,使所述容器被支撑固定在熔模上,所述密封座上设有安装孔,所
[0010]述安装孔、第二通孔和第一抽气孔相对接并导通;所述抽气管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安装孔,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器内腔中,所述抽气管的壁上设有第二抽气孔,所述第二抽气孔与容器内腔相连通,所述抽气管的外壁通过增设若干个密封圈与容器的内壁密
[0011]封配合,所述抽气管与负压设备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气管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在容器内腔0中仅可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将封堵剂加热成熔融状态;当抽气管向下移动并通过熔
[0012]模的第一抽气孔时,此时通过负压设备同时将熔模和容器进行抽气处理,使熔模
空腔和容器内腔呈负压状态;当抽气管向上移动直至熔融状态的封堵剂能够依次经容器的第二通孔、密封座的安装孔,并最终固化的封堵剂堵住熔模的第一抽气孔。
[0013]采用上述设计,密封座、容器和熔模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抽气时,所述抽气管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直至通过熔模的第一抽气孔,并且抽气管上的第二抽气孔与容器内腔相连通,从而通过负压设备同时将熔模和容器进行抽气处理,使熔模空腔和容器内腔呈负压状态;抽气后,所述刚性管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上移动,直至熔融状态的封堵剂能够依次经由第二通孔、安装孔,并最终固化的封堵剂堵住熔模的第一抽气孔。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将熔模进行抽气处理,并通过封堵剂封堵第一抽气孔,从而使熔模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在型壳焙烧阶段,熔模受热软化时利用气压差使熔模向内收缩,从而消除熔模对型壳的膨胀压力,根本上解决了光敏树脂熔模在焙烧过程中的胀壳问题。
[0014]进一步,所述抽气管的底部设有锥形部,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0015]如此设置,若刚性管未设置锥形部,所述刚性管需向上移动至脱离第二通孔才可供熔融状态的封堵剂通过,进而对第一抽气孔进行封堵,而锥形部的设置,使刚性管向上移动至锥形部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供熔融状态的封堵剂通过的间隙即可,大大减小了刚性管上移的行程。
[0016]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抽气孔被设置为与锥形部相适配的锥形孔,以能够更好地对封堵剂和刚性管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0017]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抽气时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抽气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负压设备”常选用真空泵、真空箱等装置。
[0023]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100焙烧胀壳的装置,该熔模100具有空腔101结构,并且熔模100的壁上设有与空腔101相连通的一第一抽气孔102,该装置包括一容器1、一密封座2、一抽气管3、一负压设备、一控制系统4和一驱动机构5;所述容器1内腔中空,且其顶壁和底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容器1还设有进口13,在所述进口13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14,可将适量封堵剂从容器1的进口13注入并落入
至容器1的底部,随后即可盖上密封盖14,封堵剂大多采用蜡。请参阅图1,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加热模块41、线圈43和恒温模块42,所述线圈43置于容器1内腔的封堵剂处,通过加热模块41加热线圈43,使封堵剂呈熔融状态,所述恒温模块42用于使熔融状态的封堵剂在容器1内保持恒温状态。
[0025]所述密封座2与容器1的第二通孔12密闭连接,通过所述密封座2,使所述容器1被支撑固定在熔模100上,所述密封座2上设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第二通孔12和第一抽气孔102相对接并导通,在本实例中,所述密封座2为吸盘,利用吸盘工作原理,使所述容器1被支撑固定在熔模100上。
[0026]所述抽气管3自上而下包括软管33和刚性管34,所述软管33和刚性管34通过快速接头7连接,使所述软管33和刚性管34之间的运动不受对方约束;具体地,所述快速接头7设有贯穿的轴孔,所述软管33的一端与快速接头7的轴孔过盈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刚性管34的一端与快速接头7的轴孔可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刚性管34的另一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安装孔21,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器1内腔中,所述刚性管34的壁上设有第二抽气孔31,所述第二抽气孔31与容器1内腔相连通,所述刚性管34的外壁通过增设若干个密封圈6与容器1的第一通孔11内壁密封配合。请参阅图1,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微型电机51和齿轮52,通过微型电机51带动齿轮52转动,所述刚性管34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熔模(100)具有空腔(101)结构,并且熔模(100)的壁上设有与空腔(101)相连通的一第一抽气孔(10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容器(1)、一密封座(2)、一抽气管(3)、一负压设备(9)、一控制系统(4)和一驱动机构(5);所述容器(1)内腔中空,且其顶壁和底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容器(1)内腔可用于装封堵剂;所述密封座(2)与容器(1)的第二通孔(12)密闭连接,通过所述密封座(2),使所述容器(1)被支撑固定在熔模(100)上,所述密封座(2)上设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第二通孔(12)和第一抽气孔(102)相对接并导通;所述抽气管(3)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安装孔(21),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器(1)内腔中,所述抽气管(3)的壁上设有第二抽气孔(31),所述第二抽气孔(31)与容器(1)内腔相连通,所述抽气管(3)的外壁通过增设若干个密封圈(6)与容器(1)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抽气管(3)与负压设备(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气管(3)在驱动机构(5)的带动下在容器(1)内腔中仅可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系统(4)用于将封堵剂加热成熔融状态;当抽气管(3)向下移动并通过熔模(100)的第一抽气孔(102)时,此时通过负压设备(9)同时将熔模(100)和容器(1)进行抽气处理,使熔模(100)空腔(101)和容器(1)内腔呈负压状态;当抽气管(3)向上移动至熔融状态的封堵剂能够依次经容器(1)的第二通孔(12)、密封座(2)的安装孔(21),并最终固化的封堵剂堵住熔模(100)的第一抽气孔(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3)的底部设有锥形部(32),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3.如权利2所述的用于改善精密铸造用光敏树脂熔模焙烧胀壳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兴余鹏飞赖世裕吴新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数字智造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