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491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宜进行鲍、海参等海珍品增养殖的人工礁体,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解决浅海海参、鲍专用底播增养殖设施缺乏的问题。该海珍礁的礁体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块板,所述板分层套装于立柱,每层板通过长方形孔与立柱套装,每个立柱顶部加装吊装拉环。该设施制作方便,可为增殖鲍、海参提供立体的栖息空间及隐蔽所;礁体具有宽阔、粗糙的表面积供各种大型藻类及底栖微藻附着,便于形成藻床,为增殖海珍品提供充足的饵料;礁体内间距适中,便于进行养殖产品的批量收获。应用该设施可在缺乏礁石、不适宜进行鲍、海参底播增殖的浅海沙泥底质海区进行海珍品增殖生产,有利于拓展海珍品增殖区域,增加产品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宜进行鲍、海参等海珍品增养殖的人工礁体,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技术介绍
海参、鲍是我国浅海海珍品底播增养殖的重要种类。根据海参、鲍的生活习性,浅海底播增养殖区除选择自然分布的岩麟域外,多通过在沙泥质海底投放乱石从而建立#51区。投石法尽管操作简便,但其缺点是专用性不强,且空间利用率低,为#51生物提供的栖息空间较有限;投放的石i^f共大型藻类生长的表面积较小,较难满足增养殖海珍品的饵料需求;乱石间缝隙狭小且十分不规则,妨碍了)(tti养殖海参、鲍的高效采收。同时,目前己研发的海参或鲍的增养殖礁体种类较少,且大多仅适用于池塘#51环境,缺乏适用于浅海开放海域、抗流能力强的专用海珍品增賴直礁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投石法的缺点,解决浅海海参、鲍专用底播增# 1设施缺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该设施可大大增加增养殖海参、鲍的栖息空间,并为大型藻类提供宽阔的生长面,从而为海参、鲍提供充足的饵料供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该礁体包括一对立柱和至-少两块板,所述板分层套装于立fe。 '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每层板上开有长方形孔,每层板通过长方形孔与立柱套装,立柱宽度由下到上分层变窄,形成台阶,使立柱分层与所述板的长方形孔卡接。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每个立柱顶部加装吊 拉环。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海珍礁的礁体为组合结构或一次浇注成形,每层 板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礁体制作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坚固且抗海水腐 蚀的材料。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礁体可以为三层组合式海珍礁,三层组合式海珍 礁为三块不同尺寸的7jC泥板、两个7K泥立柱组装而成,每个立柱两侧设有三组台 阶,三i央7K泥板分三层由下到上分别套装于两个7JC泥立柱,每层水泥板置于水泥 立柱的一组台阶上。每层7乂泥板上留两个长方形孔,水泥立柱宽度由下到上分三 段变窄,三层水泥板从下到上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的三层组合式海珍礁,三块水泥板宽度均为120cm,厚度8cm;下层水 泥板长度为150cm,中层7jC泥板长度为120cm,上层水泥板长度为90cm,三层水 泥板间距均为10cm。所述的三层组合式海珍礁,每层7K泥板上两个长方形孔尺寸从上到下分别为 5x80cm、 11x80cm和17x80cm。所述的三层组合式海珍礁,水泥立柱的高度为64cm,长80cm,宽度由下到 上分别为23cm、 17cm、 11cm禾口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中礁体结构创新性地由平面转为立体,大大增加了增养殖生物聚集 栖息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两层水泥板之间具有高度适中、面积较大的半 封闭空间,有利于#51生物的隐蔽和躲避敌害。2. 本专利技术中多层板从下到上尺寸逐渐变小,均能提供宽阔的向光面接受阳光 照射,有利于较大面积的大型藻类及底栖微藻的附着生长。3. 本专利技术中多层板间距规则,《昔助于简单工具(鲍用平铲、海参用弯曲的木 棒等)可轻松实现i曾养殖生物的高效采收。4. 本专利技术在特定海区进行规t莫沉放构成礁群,能显著改变底层水流,feiS上 升流产生及底质营养盐的再悬浮,'改善底层水营养盐状况,促进大型藻类及微藻 的生长,提高投放海域的底部初级生产力。5. 本专利技术礁体规模沉放形成礁群,附着上各种藻类后可形成人工藻床,礁体 内部间隙可为各种小型鱼类提供隐蔽所,具有很好的集鱼效果,有利于当地渔业 资源恢复。附图说明图1 (a) - (b)为三层组合式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礁(g卩海珍礁)的设计图。其中,图1 (a)为立体图;图1 (b)为图1 (a)中水泥立柱的立体图。图中,1、水泥板;2立柱;3吊装拉环;4台阶;5孑L。图2为三层组合式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礁的实物图。图3 (a) - (d)为三层组合式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礁的增殖效果图。其中,图3 (a) - (b)为藻类增殖效果图;图3 (c) - (d)为刺参增殖效果图。具体实船式如图1 (a) - (b)、图2所示,三层组合式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礁(即海珍礁)的礁体由三块不同尺寸的水泥板l、两个7X泥立柱2和吊装拉环3组装而成。每层水泥板1上留两个长方形孔5, 7乂泥立柱2宽度由下到上分三段变窄,便于7乂泥板1和水泥立柱2的卡接,三层7乂泥板1从下到上尺寸逐渐变小。7乂泥板1浇注制作完成后,用铁刷将其上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每个水泥立柱2两顶股有三组台阶4,三±央7乂泥板1分三层由下到上分别套装于两个7乂泥立柱2,每层7夂泥板1置于水泥立柱2的一组台阶4上。每个水泥立柱2顶部加装两^IH筋吊装拉环3,通过吊装拉环3将海珍礁吊装、沉放于水深5-10m的海底,可成组摆放,形成增殖礁群。本实施例中,7jC泥板l和水泥立柱2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筋混凝土。水泥板1宽度均为120cm,厚度8cm;下层7乂泥板长度为150cm,中层7乂泥板长度为120cm,上层7jC泥板长度为90cm。每层7jC泥板上两个长方形孔5尺寸从上到下分别为5x80cm、 11x80cm和17x80cm,三层水泥板间距均为10cm。水泥立柱2的高度为64cm,长80cm,宽度由下到上分别为23cm、 17cm、 11cm和5cm。本专利技术中,海珍礁的礁体可以由2层至n层板式结构组合而成或一次浇注成形,每层板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礁体制作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坚固且抗海水腐蚀的材料。 '实施例一人工藻床构建及渔业资源恢复本实施例分别制作礁体的三层水泥板及两个水泥立柱,制作完成后组装成型,在日照海州湾平岛周边海域选择平坦、水深10m以内、透明度较好的海底海士或,借助于船载吊车进行规模投放,礁体间距3-5m。经过一年左右的熟化期后,礁体表面形成较茂盛的大型藻类群落,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藻床,见图3 (a) - (b),吸引了许多鱼类(主要种类有黑船、六线鱼)栖息。 实施例二刺参底播增殖本实施例分别制作礁体的三层水泥板及两个水泥立柱,制作完成后组装成型, 在日照海州湾平岛周边海域选择平坦、水深10m以内、透明度较好且适宜进行剌 参底播增殖的沙泥质海底海域,借助于l^吊车进行规模投放,礁体间距3-5m。经过一年左右的熟化期后,礁体表面形成较茂盛的大型藻类群落。在礁区邻近区域底播30g左右的剌参苗种,经过l年半的生长,礁区平均每 个礁体上栖息剌参5头,礁体周围5m范围内活动的剌参分布密度约为1.2头/m2, 刺参平均体重90g,增殖效果显著,见图3 (c) - (d)。实施例结果表明,该设施制作方便,可为增殖鲍、海参提供充足、适宜的栖 息空间及隐蔽所;礁体具有宽阔、粗糙的表面积可供各种大型藻类及底栖微藻附 着,便于形成藻床,为增殖海珍品提供充足的佴料;礁体内间距适中,便于进行 养殖产品的批量收获。应用该设施可在缺乏礁石、不适宜进行鲍、海参底播增殖 的浅海沙泥底质海区进行海珍品增殖生产,有利于拓展海珍品增殖区域,增加产 品的产量。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该海珍礁的礁体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块板,所述板分层套装于立柱。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每层板上开有长 方形孔,每层板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该海珍礁的礁体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块板,所述板分层套装于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强杨红生刘保忠张立斌刘鹰于宗赫邢坤刘青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