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5489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刺参的增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包括牡蛎壳、包裹牡蛎壳的网衣、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等;将牡蛎壳投放入包裹牡蛎壳的网衣中并用绳索捆扎后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多个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构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多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按一定布局投放入养殖海区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通过人工投放刺参苗种或者自然采苗,实现刺参的增养殖,经过一年至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刺参可达到商品规格,经人工采捕回收刺参。本发明专利技术造价低廉、聚参效果明显、刺参回捕率高、易于操作和收获、不易淤积,且能起到明显的固碳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朿惨的浅海底播增养殖设施及其增养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以 牡蛎壳为材料制作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刺参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业发展迅猛,2007年,我 国北方沿海刺参产量已突破7万吨,产值已过150亿元,是我国第一个单种产值 过百亿的水产品。当前,刺参的浅海底播养殖广泛采用参礁或附着基,只限于石块、瓦片、水 泥管、塑料管等。这些参礁或附着基存在功能单一,且多数存在不易移动、造价 较高、操作复杂、易于淤积等缺点。在养殖水体中堆积石块是目前生产中使用最 为广泛的刺参养殖方法。虽然该方式模拟了海参天然的生长环境,养殖效果较好。 但是,为保障石块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束惨出入,石±央不能太小,其表面提 供附着物生长的面积就很有限。同时,投入水体的石头往往会因沉积而缓慢部分 地埋入泥沙,从而失去了石块应有的生态学功能,给剌参的捕捞又带来极大不便, 并且投石养殖刺参的方法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水体堆砌瓦片是另一种比 较广泛使用的海参礁,虽然其实刺参良好的遮匿场所,但其见光的面积有限,不 利于藻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不能很好的为刺参提供天然佴料,同时搬动困难, 不便于刺参的捕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刺参浅海底播养殖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 剌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该设施中牡蛎壳表面较大的表面积,为微藻 和大型藻类提供的良好的附着基,牡蛎壳所具有的特有空间结构,为刺参提供丰 富的天然饵料、更多的附着空间和遮蔽场所。采用多个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 单体组合放置,便于形成上升流,利于营养盐的输送,使礁体表面及附近可以富 盒更多的营养物,为藻类和刺参提供营养及佴料,充分利用养殖7jC体,方便管理和收获,并且能够起到固碳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该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包括牡蛎壳、包裹牡蛎壳的网衣、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牡蛎壳装于包裹牡蛎壳的网衣中,包裹牡蛎壳的网衣通过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捆扎网衣端部开口,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多个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ft相互堆砌组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一般为4组到10组,其堆砌方式为三角锥型,以利于形成上升流,促进营养盐的对流和交换。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束惨增养殖海珍礁,多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按一定布局投放入#5直海区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中,相邻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之间的距离为2m-5m。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牡蛎壳为活体牡蛎加工食用或自然死亡后的普通牡蛎单壳或其他双壳贝类、螺类等的外壳,牡蛎壳的壳高为5cm以上;包裹牡蛎壳的网衣为多股聚乙烯绳或其他类似的绳索编制而成的网目大小为3cm-5cm的、 一端开口的大网袋;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为普通市售聚乙烯绳或其他可用于捆扎的材料。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将牡蛎壳投放入包裹牡蛎壳的网衣中,待投放到一定量,海珍礁单体的直径在40cm-100cm的扁圆球体,球体高度在20cm-80cm,重量在25kg-75kg时,用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捆扎网衣端部开口,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禾lj用上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的增养殖方法,多个以牡蛎壳为桐料的海珍礁单体相互堆砌组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多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投放入养殖海区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在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放置的海区,通过人工投放刺参苗种或者自然采苗,实现刺参的增养殖,待刺参达到商品规格,经人工采捕回收刺参。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方法,人工投放刺参苗种的时间一般在5每年的11月份前后,具体时间根据当地7jC温及苗种规格确定;刺参苗种应选择150-800头/kg的健康苗种,按照15-40头/m2的投放量投放;加强养殖海区的日 常巡视及管理,避免污染物等的排放注入,确保养殖海区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所述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方法,自然采苗或者人工投放的束惨苗 种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刺参可达到商品规格,潜水员至养殖海区的以牡蛎 壳为材料的剌参增养殖海珍礁上及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群附近捕j,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采用牡蛎壳作为朿惨附着基,牡蛎壳特有的多褶鮍结构相互堆砌为刺参提供充足的遮蔽空间,同时适于刺参的正常生长与夏眠;2、 本专利技术中牡蛎壳特有的多褶铍结构有利于藻类等刺参天然佴料的附着与生 长,为刺参提供充足的天然傳料;3、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网袋式结构和普通废弃牡蛎壳,结构简单,取材方便,造 价低廉;4、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网袋式单体结构,便于礁群根据海区的底质割牛和风、浪、 流的状况合理布局;5、 本专利技术将大量废弃牡蛎壳等贝壳类材料投入海底,起到明显的固碳作用;6、 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减轻劳动强度,便于管理和收获;7、 本专利技术减弱养殖对自然海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 修复和综合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中包裹牡蛎壳 的网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中的牡蛎壳实 物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实物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礁体上刺参聚集效果。图6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泥底海域的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上刺参聚集效果。图中,1、牡蛎壳;2、包裹牡蛎壳的网衣;3、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4、 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5、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6、以牡蛎壳为材 料的海珍礁群。具体实 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 IMi方法,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4 (图3、图4)包括牡蛎壳l (图2、 图3)、包裹牡蛎壳的网衣2 (图1、图3)、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3 (图1、图3), 6:蛎壳1装于包裹牡蛎壳的网衣2中,包裹牡蛎壳的网衣2通过捆扎海珍礁单体 的绳索3封口;多个(两个以上)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4相互堆砌组成 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5 (图4);多组(两组以上)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 5按一定布局投方M养殖海区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群6 (图4);通过人 工投放刺参苗种或者自然采苗,实W惨的增养殖;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 刺参可达到商品规格,经人工采捕回4顿l」参。牡蛎壳l (图2、图3)为活体牡蛎加工食用或自然死亡后的普通牡蛎单壳或 其他双壳贝类、螺类等的外壳,牡蛎壳1的壳高为5cm以上(一般为5cm-10cm); 包裹牡蛎壳的网衣2 (图l、图3)为多股聚乙烯绳或其他类似的绳索编制而成的 网目大小为3cm左右的、 一端开口的大网袋;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3 (图l、 图3)为普通市售聚乙烯绳或其他可用于捆扎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其特征在于,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包括牡蛎壳、包裹牡蛎壳的网衣、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牡蛎壳装于包裹牡蛎壳的网衣中,包裹牡蛎壳的网衣通过捆扎海珍礁单体的绳索捆扎网衣端部开口,形成以牡蛎壳为材料的海珍礁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生张立斌张涛刘鹰江崇涛许强刘保忠周毅王天明曲光伟李俊辉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