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的辊平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47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辊平面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辊(3)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并可围绕其旋转轴线(A)旋转。每个辊(3)包括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B)旋转。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枢轴(5),所述枢轴(5)插入旋转部件(4)的孔(6)中,并关联到支承件(2)上。辊平面还包括盘(17),所述盘(17)垂直于旋转轴线(A)且布置在每个枢轴(5)与的支承件(2)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平面。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突出的辊平面。 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在工业运输线中应用。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实现具有特别小厚度的制品、例如 象玻璃板、瓷砖或其它诸如此类制品的运输线中的侧向边缘。 另外,本专利技术有效地用于实现制品的滑动支承面。
技术介绍
突出的辊平面包括一 支承件,用于沿着扁平制品的运输线将辊平 面固定在所需的位置。支承件包括合适成形的成型件和基底,所述基底可插入成型件中 提供的底座中。多个金属枢轴装配在基底上,这些金属枢轴相互平行并支承相应 的圆柱体,用于限定辊平面的对应辊。详细地,套筒同轴地结合到每个枢轴上,该套筒用耐磨材料制成, 并置于枢轴与圆柱体之间。圆柱体可以通过叠置多个管状段而实现,所述多个管状段通过包覆模制而相互同轴地被接合。每个圓柱体还包括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层,所述橡胶材料层将会与 待运输的制 品接触。在有流体,比如含有化学腐蚀物质和/或研磨粉的水情况下使用已 知类型的辊平面时,尤其是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辊会不利而快速地失 去它们的功能性。含有化学物质和/或研磨粉的水易于渗入辊中,尤其是渗入每个枢 轴与相关圆柱体之间。在水含有腐蚀化学物质的情况下,这种渗入可能导致金属枢轴的 氧化,这种氧化限制圆柱体在枢轴上的旋转,甚至达到阻碍其旋转的 程度。在水含有研磨粉的情况下,渗入可能导致沉淀物沉积在枢轴与旋 转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又由于淀积效应使辊的旋转减速,或者 由于淀积粉末的摩擦作用而使枢轴磨损,直至辊最后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这种原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辊 平面。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现优良又长期可靠的辊平面。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安全、快速又经济的辊 平面。在本专利技术中,技术任务和所述目的通过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 述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技术特征的辊平面而达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些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如附图所示辊平面的优选但不是唯一的实施例的说明将更好地呈现出来,其中 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辊平面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辊平面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中辊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辊平面的细部的局部剖面透视图; 图5和6示出图1中辊平面的另一细部的对应实施例的相应透祸j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编号l作为一整体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辊平面。辊平面1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多个辊3可旋转地且突出地而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将在本文下面更详细说明的支承件2沿着运输线(未示出)按预 定方位被固定,使得辊平面1限定所述制品运输线的边缘和/或滑动轨 道。辊3布置有其相互平行的旋转轴线A。在所述实施例中,辊平面1预先设置成这样安装,使得辊3的旋 转轴线A布置在优选地倾斜的平面上,而辊3在与支承件2隔开的方 向上向下倾斜。更加优选地,辊3的旋转轴线A在基本上竖直的平面上。 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辊3的旋转轴线A布置在水平面上。 支承件2包括多个枢轴5,每个枢轴5被关联到相应的辊3上, 以寸更支承该辊3。每个辊3由相应的旋转部件4限定,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 线B可旋转。当然,当旋转部件4安装在相应的枢轴5上时,该旋转部件4的 纵轴线B与辊3的旋转轴线A重合。更详细地,每个枢轴5布置在每个旋转部件4内构造的对应孔6中。旋转部件4相对于其纵轴线B轴向对称。在所述和举例说明的实 施例中,旋转部件4是锥形或截头圆锥形(truncoconical)(图3 )。 然而,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旋转部件4是圆柱形。旋转部件4包括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所述中空内部段7 和中空外部段8相互关联并同轴。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都具有轴向对称形状。具体参照所 述实施例,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均为锥形或截头圆锥形。在所述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是圆 柱形。中空外部段8具有外表面9a,所述外表面9a限定每个辊3与运 输制品的接触表面3a。7不同的是,中空内部段限定枢轴5所在的旋转部件4的孔6。 更详细地,中空内部段7基本上与枢轴5牵引接触(dragging contact )。在支承件2附近旋转部件4的端部4a,中空外部段8的端面8a 和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在相应平行而不同的平面上。尤其是,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位于中空外部段8的内部。旋转部件4还包括多个径向幅条10,所述径向辐条10使中空内 部段7连接到中空外部段8上。辐条10在旋转部件4的端部4a具有 多个相应端面10a,所述多个端面10a面向支承件2,并且全部在同一 平面上,所述平面平行于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的所在平面。更详细地,辐条10的端面10a的所在平面距支承件2的距离比中 空内部段7的端面7a的所在平面距离支承件2的距离大。辐条10被成角度地等距离布置,并与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 8结合而限定多个通道11,所述通道11从支承件2附近旋转部件4的 端部4a开始形成至到可旋转部件与支承件2隔开的端部4b。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由于旋转部件4具有圆柱形状,所以通 道11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每个辊3的旋转轴线A而形成。在所述实施例中,支承件2包括成型件12,所述成型件12可连 接到所述运输线和被关联到成型件12的至少一基体13上,枢轴5连 接到基体13上,并且辊3围绕其枢轴5旋转。基体13可插入成型件12中,使得辊3从支承件2突出。在另一实施例中,成型件12与基体13构造成单体。尤其是,成型件12具有至少一底座14,所述底座14与基体13 形状互补,且预先设置成容纳基体13。在所示示例中,成型件12包括单一底座14。在可供选择的实施 例(未示出)中,所述成型件包括多个底座14,所述多个底座14这 样布置,以致能使辊3朝同等的多个不同方向定向。在优选实施例中,基体13为预定段,预定数量的枢轴5被关联到 所述预定段上。在所示示例中,10个枢轴5被关联到基体13上。基体13包括第一部分13a,所述第一部分13a具有基本上平行六 面体形状,并具有多个凹槽15,用于减轻基体13自身的重量(图5 和6)。另外,基底13包括第二部分13b,所述第二部分13b被装在 底座14的口部14a中。凹槽15除了减轻整个支承件2的重量之外,还使基体13能更易 于细分成若干不同的小部分。凹槽15包括预减弱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被特别隔开并位于连 续的枢轴5之间。预减弱的凹槽15'使基体13能易于分成具有所需数 量的枢轴5的部分。换句话说,当有必要得到具有任何数量的辊3的辊平面1时,则 必需将基体13分成小部分,以便得到具有许多枢轴5并由此具有许多 辊3的小部分,所述枢轴5和辊3的数量与预定数量不同。在形成辊平面1的阶段期间,一旦预先设置了所需段的成型件12, 为了得到所需数量的枢轴5并由此得到所需数量的辊3,则将特定的 许多基体13和/或一小部分基体13被插入底座14中。在另一实施例(附图中未示出)中,支承件2包括多个基体13, 每个基体13被关联到相应枢轴5上,这样使能在成型件12中插入一 定数量的基体13,以便得到一辊平面l,所述辊平面l具有带有所需 数量辊3的所需段。在成型件12的开口端12a、 12a附近,应用相应的闭合部件16 或者成形的终端部件(在图中未示出),这些部件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平面,其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辊(3)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并围绕该辊(3)的旋转轴线(A)可旋转;每个辊(3)包括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线(B)旋转;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枢轴(5),所述枢轴(5)被插入到旋转部件(4)的孔(6)中,并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 该辊平面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盘(17),所述盘(17)垂直于旋转轴线(A)且布置在每个枢轴与支承件(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弗兰基尼
申请(专利权)人:FM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