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及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57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及操作方法,包括无级调节单元、总成板单元、加速单元和制动单元,其中,无级调节单元包括横向延伸的滚珠丝杆螺母副,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端部分别连接有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延伸方向平行的光轴,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靠近所述前横杆配合设置有丝杆螺母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零件可靠性的前提下,对整个制动操纵机构进行轻量化设计,确定无级调节范围、总成倾斜角度、踏板间距等设计参数。踏板间距等设计参数。踏板间距等设计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赛车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Formula Student China简称:FS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比赛。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座赛车,并能够完成全部或部分竞赛环节的比赛。FSC通过全方位培训,提高学生们的设计、制造、成本控制、商业营销、沟通与协作等五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积蓄人才,促进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大国。
[0003]赛车方程式制动系统是控制赛车速度、减速停车和保护车手生命安全的重要部分。其中,制动操纵总成能为车手带来舒适的脚踏操作体验,并保证赛车在高负荷工作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动效能,尽可能缩短制动距离。同时,制动操纵总成也兼顾传递加速信号给动力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级调节单元(100),包括横向延伸的滚珠丝杆螺母副(101),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端部分别连接有前横杆(102)和后横杆(103),所述前横杆(102)和所述后横杆(10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延伸方向平行的光轴(104),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靠近所述前横杆(102)配合设置有丝杆螺母座(105);总成板单元(200),包括与所述光轴(104)相连接的底部滑块(201),所述底部滑块(201)远地面侧设置有总成板(202);加速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总成板(202)背离所述底部滑块(201)一侧,包括互相连接的加速杆(301)和加速杆吊耳(302);以及,制动单元(400),设置于所述总成板(202)与所述加速单元(300)连接侧,包括与所述总成板(202)相连接的制动杆吊耳(401),所述制动杆吊耳(401)远离所述总成板(202)侧设置有制动杆(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杆(102)和后横杆(103)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相配合的中间安装孔(102a)和定位槽(103a),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靠近所述前横杆(102)与所述后横杆(103)侧,配合设置有翻边轴承(101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杆(102)和后横杆(103)末端设置有横杆吊耳(106),所述后横杆(103)远离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101)一侧设置有减速电机(107),所述减速电机(107)包括与所述后横杆(103)相连接的电机支架(107a);所述减速电机(107)与所述后横杆(103)之间配合设置有联轴器(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板(202)固定连接有脚托(203)。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杆(301)在竖直方向区分为受力段(301a)和反馈段(301b),所述受力段(301a)设置有油门踏板(303),所述反馈段(301b)配合设置有随动块(30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杆吊耳(302)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加速杆(301)两侧的第一吊耳(302a)和第二吊耳(302b),所述第一吊耳(302a)和第二吊耳(302b)之间设置有平面滚针推力轴承(30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302a)和第二吊耳(302b)远离所述平面滚针推力轴承(305)侧设置有扭簧(306),所述随动块(304)远离所述反馈段(301b)一端设置有拉线支架(307);所述随动块(304)与所述拉线支架(307)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学陈洋冯剑波李志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