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储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规模储能的化学电源主要以铅酸电池为主,转换效率一般在55%左右,并且铅酸 电池存在重量大、比能量低、不能深度充放电、使用寿命短、污染环境等技术缺点,因此其 很难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储能。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绿色环保电池,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作为储能电源主要应用 在电厂或电站等大规模场所,大规模光电转换、风能发电的储能电源以及作为边缘地区储能 系统,以及不间断电源或应急电源系统,但是在国内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绝大部仍处于实验室 试验阶段。目前,国内外尚未有超过2.5KW的单个电池堆,单个电堆电压一般为12V或24V,这种 状况制约钒电池实现高功率、高电压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 液流框没有开设液流道或在前后端板上开设直线型液流道,这种结构容易导致电解液 形成的漏电支路电流大、双极性电极腐蚀速度快、单体间电压分布不均匀,减低了电能转换 效率,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2、 现在使用的碳材料电极一般选用国外产品,其价格昂贵,增加了产品成本,而国产碳 材料电极价格相对便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的电池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单体电池包括两个液流框,液流框上设置有液流道,两个液流框之间设置有离子交换膜,液流框夹紧该离子交换膜,分别形成密闭的第一储液室与第二储液室,第一储液室与第二储液室内分别充满钒离子电解液,第一储液室与第二储液室内分别设置有碳材料电极;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分别与液流框相连通,第一储液室通过液流道与第一储液罐相连通,第二储液室通过另一液流道与第二储液罐相连通;单体电池之间通过双极性电极串联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唐建妮,万红桥,刘金山,薛太白,汤建,刘延刚,韩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武晓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