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84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装置,该液流框上设置带有弯折且多次迂回的液流道,并且该液流道为中心对称,其截面接近于Z形或多个Z形连接在一起的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迂回液流道带有的多个弯折,增大了内置流道的长度,增大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减缓了自放电的速度,避免了电池出现局部电压过高的情况,并且在电池静置时,必然使迂回液流道内的电解液在液流道折弯处出现断裂,使单体电池中的电解液与其它单体电池及储液装置中的电解液隔绝,避免了电池在由电解液连通时出现的自放电现象,在充完电时,大量的电能就会储存在电堆自身当中,提高了钒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延长了钒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钒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装置
技术介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为钒电池,钒电池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分别作为正负极 活性物质,通过外接泵驱动让电解液在储液槽与电池电堆内循环流动,正负极电解液在电堆 内的离子交换膜两侧的电极上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由此完成充放电过程。其反应式如下负极反应V2+-e— = V3+ E。=-0.26V 正极反应V02++2H++e- = V02++H20 E。=l. 00V电解质溶液是电池储存能量的载体,而液流框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解液在电池 内循环流动的承载装置,起到到密封、规范电解液在电池体内流动方式的作用,是钒电池进 入实用化阶段关键技术问题。目前通用的液流框大多只注重了它的密封效果,而没在液流框上开设液流道或在前后端 板上开设直线型液流道,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 各单体间液流分布不均匀,造成各单体间电压不均匀,使不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差值达到了0.1V-1V,从而降低电池能量转换效率;2、 电解液在各单体间形成的漏电支路电流较大,降低电池能量转换效率;3、 各单体间局部电压分布不均,加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装置,该液流框装置包括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液流框上设置有带弯折且多次迂回的液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刘金山薛太白万红桥唐建妮刘延刚汤建韩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武晓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