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电熔炉,尤其涉及一种熔开口式、 可连续熔融氧化镁的电熔炉。
技术介绍
目前,熔融氧化镁等耐火材料制作电熔镁砂的电熔炉 普遍采用熔块法,其炉体是置于托车上面的上下无封头的圆形铁筒, 炉体内无衬砖。熔融时,预先将部分原料置于炉体内,作为垫底。电 极只能置于炉体的中央,于电极间铺一层碳粉,通电后,随着氧化镁 的熔融,将其余原料投于炉体内,随着熔融体增多,将电极向上抬起, 再将上层的原料熔融,最后,其上再铺一层原料作为封帽,这样炉体 四周会形成"皮子砂"将电熔镁砂坨包裹在内,形成熔坨,然后将炉 体离开电极,电极再进入下一个炉体进行熔融生产,离开电极的炉体 冷却后退去外层的炉体,将垫底和封帽料返回,将熔咜破碎,分级而 成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一是,每一炉体自成一个坩埚(一个熔 坨)不能连续生产,所以每炉都有垫底及封帽料返回,副产品"皮子 砂"占15%以上,浪费原料。二是,由于炉体材料采用的是铁板,当温度达到150(TC以上时,铁会融化,而熔融氧化镁的温度可达2800 °c,因此要靠皮子砂作为隔热层,因没有测温装置,要靠人的经验来 控制温度,防止炉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开口式连续熔融氧化镁电熔炉,包括炉壳(1)、电极(5)和托车(8),其特征在于:炉壳(1)制成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状,炉壳(1)内壁连接耐火层(2),放料口(4)穿过炉壳(1)和耐火层(2)与挡板(3)活动连接,电极(5)相对于炉壳(1)可左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