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荣龙专利>正文

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90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及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石通过输送机构送入预热分解窑进行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升温电熔;(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D)电弧炉内熔体经120小时~18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及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及其装置。电熔氧化镁生产,一种以菱镁矿为原料电熔法,先将矿石破碎一定粒度后,直接送入三相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得到电熔氧化镁,含量一般在95%-98%。菱镁矿石化学组成MgO 47%,CO2 51%左右,其余为杂质Fe、Si、Ca的氧化物。菱镁矿石在电弧炉中,电熔要经过干燥、预热、升温、分解、脱碳、熔融,冷却、析晶,晶体长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菱镁矿在炉内预热分解脱碳时要吸收大量热,在850-1350℃中才能完成分解脱碳过程,并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于炉外同时也带走大量热能。矿石法不但耗电量大,电熔时间长,残余气体也影响结晶,降低了氧化镁品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结构简单、节电、成品收率较高,成本低廉的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 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其特点是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通过输送机构送入分解窑进行预热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预热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升温电熔;(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D)电弧炉内熔体经120小时~18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所需设备,其特点是含有输送机构、预热分解窑、耐热钢流槽、可移动电弧炉、加热电极、变压器;所述输送机的出口与预热分解窑原料入口相对应;所述预热分解窑的出口与耐热钢流槽相对应;所述加热电极置于可移动电弧炉内;变压器与加热电极电连接。本设备在所述加热电极与预热分解窑之间配有废热气罩;所述废热气罩的底口与加热电极相对应;废热气罩的上口与预热分解窑相通。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节电、成品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每吨成品节电45-50%,小时产量翻了一翻,产品含量MgO提高到97%~98.5%。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其特点是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通过输送机构送入预热分解窑进行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熔融;(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电弧炉内熔体经16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所需装置,其特点是含有输送机构1、预热分解窑2、耐热钢流槽3、可移动电弧炉4、加热电极5、变压器6;所述输送机1的出口与预热分解窑2原料入口相对应;所述预热分解窑2的出口与耐热钢流槽3相对应;所述加热电极5置于可移动电弧炉4内;变压器6与加热电极5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加热电极5与预热分解窑2之间配有废热气罩14;所述废热气罩14的底口与加热电极5相对应;废热气罩14的上口与预热分解窑2相通。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先将菱镁矿石在电弧炉中电熔时,反应时间长,耗电大的预热分解脱碳这一过程,提前移出电弧炉外,在与之配套的分解窑2中进行。根据电弧炉内熔体需要,可随时从分解窑口经过耐热钢流槽3将分解后余热500-1000℃菱镁矿送入可移动电弧炉4升温电熔。当熔体到炉壳顶部,可移动电弧炉4移出冷却,熔体冷却析晶,取出终极产品破碎、分选、入库。如图所示,8为预热分解窑2的出料口;7为分解窑2的入料口,9为预热层,10为分解层,11为保温层,13为窑门,15为预热分解窑烟筒。可移动电弧炉4在工作时的余热经废热气罩14、预热分解窑2,从预热分解窑烟筒15排出。权利要求1.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通过输送机构送入预热分解窑进行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升温电熔;(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D)电弧炉内熔体经120小时~18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所需设备,其特征在于含有输送机构(1)、预热分解窑(2)、耐热钢流槽(3)、可移动电弧炉(4)、加热电极(5)、变压器(6);所述输送机(1)的出口与预热分解窑(2)原料入口相对应;所述预热分解窑(2)的出口与耐热钢流槽(3)相对应;所述加热电极(5)置于可移动电弧炉(4)内;变压器(6)与加热电极(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电极(5)与预热分解容(2)之间配有废热气罩(14);所述废热气罩(14)的底口与加热电极(5)相对应;废热气罩(14)的上口与预热分解窑(2)相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及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石通过输送机构送入预热分解窑进行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升温电熔;(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D)电弧炉内熔体经120小时~18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文档编号C04B2/00GK1398810SQ01127968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郑荣龙 申请人:郑荣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炉外预热分解制取电熔氧化镁工艺,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将菱镁矿通过输送机构送入预热分解窑进行分解脱碳;(B)从预热分解窑口释放经分解脱碳的菱镁矿并经过耐热钢流槽送入电弧炉升温电熔;(C)当电弧炉内熔体到达炉壳顶部 时,移出电弧炉进行冷却析晶;(D)电弧炉内熔体经120小时~180小时冷却后,去掉炉壳,将最终产物破碎分选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荣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