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77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扣肉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它包括架体,架体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打孔组件,打孔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中间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打孔针,打孔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色组件。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扣肉坯的均匀打孔上色和扣肉胚持续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扣肉生产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豆豉扣肉是一道特色名菜,其肉香浓郁、肥而不腻、软烂鲜美的特点使得成为老少皆宜的美食。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制作豆豉扣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工序繁忙,耗时久使其成为宴席上才能享用的美食。针对豆豉扣肉制菜程序繁杂特点,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可以成为大家所熟知的预制菜。在生产过程中,制作扣肉坯的虎皮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炸制虎皮之前需要先对扣肉坯打孔,然后再抹上调味料。整个工序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打孔涂抹不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工序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打孔涂抹不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它包括架体,架体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打孔组件,打孔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中间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打孔针,打孔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色组件。
[0005]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扣肉坯的均匀打孔上色和扣肉胚持续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扣肉坯在传送带上运动位置不断变化,无法准确定位。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方设置有挡板。
[0008]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定位装置实现扣肉坯的准确定位。
[0009]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定位挡板不易于安装。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为L型。
[0011]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L型挡板实现定位和方便定位装置安装。
[0012]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扣肉坯上色不均匀。
[001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色组件包括缸
盖,缸盖的下方设置有储料缸,储料缸的内部设置有调味料,储料缸的下端连接调速阀,储料缸的下方设置有调速阀,调速阀的下方设置有毛刷。
[0014]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上色组件实现扣肉坯的均匀上色。
[0015]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上色需要先涂抹酱油,再涂抹醋,才能炸出扣肉坯的虎皮。
[001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色组件设置有把内部空间分隔的隔板。
[0017]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隔板实现调味料的分隔,完成两次不同调味料的涂抹。
[0018]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扣肉胚打孔后无法脱离打孔针。
[001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套设置在连接板的上方,定位套中间设置有脱模杆,且穿插在连接板和压板上,定位套与脱模杆为间隙配合。
[0020]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定位套和脱模杆实现扣肉坯的脱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22]图2为图1中打孔组件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图1中上色组件的侧视图。
[0024]图4为图1中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中所述文字标注标识为:1、架体;2、传送带;3、打孔组件;301、壳体;302、第一气缸;303、定位套;304、脱模杆;305、连接板;306、缓冲弹簧;307、压板;308、打孔针;4、定位装置;401、固定架;402、第二气缸;403、导向杆;404、挡板;5、上色组件;501、储料缸;502、缸盖;503、调味料;504、调速阀;505、毛刷;506、安装架;50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打孔组件3,打孔组件3包括壳体301,壳体30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302,壳体3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05,连接板305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套303,定位套303的中间设置有脱模杆304,脱模杆304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306,缓冲弹簧306的下方设置有压板307,压板307的下方设置有打孔针308,打孔针308为铁质尖刺,打孔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上色组件5;定位套303设置在连接板305的上方,定位套303中间设置有脱模杆304,且穿插在连接板305和压板307上,定位套303与脱模杆304为间隙配合。
[0029]具体使用时,2设置在架体1上,打孔组件3通过壳体301设置在架体1的上方,定位套303为橡胶套,第一气缸302采用螺纹连接在壳体301上,第一气缸302的伸缩杆连接连接
板305,连接板305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弹簧306,缓冲弹簧306的下方连接有压板307,压板307的下方固定有打孔针308,定位套303设置在连接板305的中部,脱模杆304为圆柱,连接板305和压板307中穿插有脱模杆304,定位套303和脱模杆304间隙配合,打孔针308为铁质尖刺,将扣肉坯放入传送带2上,经过传送带2的运送进入打孔组件3中,定位装置4将扣肉坯定位在打孔组件3中,同时传送带2暂时停止,第一气缸302的伸缩杆推动压板307和打孔针308完成打孔,第一气缸302的伸缩杆回程带动扣肉坯上升,由于高度增加,脱模杆304的上端与壳体301接触使脱模杆304在定位套303中向下运动,脱模杆304推动扣肉坯从打孔针308上脱离,扣肉胚再经过传送带2的运送进入上色组件5完成上色;实现扣肉坯的均匀打孔上色和扣肉胚持续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4所示,定位装置4包括固定架401,固定架40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402,固定架401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杆403,导向杆403的下方设置有挡板404。
[0032]具体使用时,固定架401固定在架体1上,第二气缸402采用螺纹连接在固定架401上,第二气缸402的伸缩杆连接挡板404,挡板404为L型,挡板404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杆403,第二气缸402的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它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上端设置有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打孔组件(3),打孔组件(3)包括壳体(301),壳体(30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302),壳体(3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05),连接板(305)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套(303),定位套(303)的中间设置有脱模杆(304),脱模杆(304)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306),缓冲弹簧(306)的下方设置有压板(307),压板(307)的下方设置有打孔针(308),打孔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上色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豉扣肉加工用的打孔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固定架(401),固定架(40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402),固定架(401)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杆(403),导向杆(403)的下方设置有挡板(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栏树王建辉邓娜李慧张博李春霖谭献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巧佳宴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