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84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加工流水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包括用于智能穿戴产品上料以及外观检测的托盘转运机构、用于将智能穿戴产品自托盘进行上料的上料机构、用于运输智能穿戴产品运输机构以及设置于运输机构上的扫码机构和撕膜机构,运输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搬运吸取部、搬运驱动部、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旋转载料部、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下料端的升降载料部、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模组的撕膜载料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实现智能穿戴产品自动化上料、外观检测、扫码检测以及撕膜加工操作,相较于人工操作,提高了检测速度及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加工流水线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穿戴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
[0003]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流水线设备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应用十分广泛。
[0004]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电子智能穿戴产品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智能穿戴自动化上料设备种类参差不齐,自动化程度不高,有部分工序还需要工人手动操作,如需要人工对智能穿戴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入库,人工对智能穿戴进行撕膜加工等,检测速度和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人力成本。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实现智能穿戴产品的自动化上料、外观检测、扫码检测以及撕膜加工工序,相较于人工操作,提高了检测速度及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包括托盘转运机构、上料机构、运输机构、扫码机构、撕膜机构,其中:
[0008]托盘转运机构包括托盘上料部、用于自托盘上料部搬运空托盘的托盘搬运部和设置在托盘上料部上方的AOI检测部;
[0009]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吸取部和驱动上料吸取部移动于托盘上料部和运输机构之间的上料驱动部;
[0010]运输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搬运吸取部、搬运驱动部、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旋转载料部、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下料端的升降载料部、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模组的撕膜载料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平行设置且运输方向相反,搬运驱动部驱动搬运吸取部移动于第一直线模组的下料端和第二直线模组的上料端之间;
[0011]扫码机构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的中段上方;
[0012]撕膜机构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的下料端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托盘转运机构还包括托盘下料部,托盘上料部和托盘下料部均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同步轮、驱动同步轮运动的步进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的托板、驱动托板升降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与同步轮传动连接,第一直线导轨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靠近上料机构的一端,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与第一直线模组平行设置,托板升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隔内,托盘上料部位于靠近托盘搬运部的一侧。
[0014]进一步的,托盘搬运部包括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三直线模组上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升降气缸伸缩连接的第一吸杆组件。
[0015]进一步的,AOI检测部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检测相机、设于第一支架横梁上的手动位移台,第一检测相机安装在手动位移台上,手动位移台用于调整第一检测相机的水平位置和高度。
[0016]进一步的,上料驱动部包括水平垂直于第一直线模组设置的第四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四直线模组的第五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五直线模组上的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二升降气缸伸缩连接的第一固定座、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二检测相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上料吸取部包括第二吸杆组件,第二吸杆组件和第二伺服电机旋转连接。
[0017]进一步的,搬运驱动部包括水平垂直于第一直线模组设置的第六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六直线模组上的第二固定座、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三升降气缸和第三检测相机,搬运吸取部包括第三吸杆组件,第三升降气缸与第三吸杆组件伸缩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扫码机构包括架设在第一直线模组中段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七直线模组和滑动连接在第七直线模组上的扫码器,扫码器朝向第一直线模组。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第一直线模组下料端和第二直线模组上料端的回收机构,回收机构位于搬运吸取部的搬运路径上,第一回收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驱动第三传送带运动的调速电机、位于第三传送带上方沿第三传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光纤传感器和位于第三传送带输送端的NG盒,光纤传感器与调速电机通讯连接。
[0020]进一步的,旋转载料部包括与第一直线模组滑动连接的第三固定座、安装在第三固定座上的第四伺服电机、与第四伺服电机旋转连接的第一冶具,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沿第一丝杆模组方向水平设置,冶具对称开设有第一镂空位,第一镂空位上架设有第一吸盘;升降载料部包括第四升降气缸、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的第二冶具,第二冶具上设有与第一吸盘在翻转后水平位置对应的第二吸盘,第四升降气缸与第二冶具伸缩连接。
[0021]进一步的,撕膜机构包括水平垂直于第二直线模组设置的第八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八直线模组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九直线模组、滑动连接在第九直线模组上的第四固定架、安装在第四固定架另一端的第五伺服电机、与第五伺服电机旋转连接的第五固定架、设于第五固定架底部的第一夹持部、安装在第五固定架上的第五升降气缸、与第五升降气缸伸缩连接的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撕膜夹持位。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通过托盘转运机构将智能穿戴产品运输至上料机构,AOI检测部对智能穿戴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上料机构将智能穿戴产品放置在运输机构,扫码机构对智能穿戴产品进行扫码检测,撕膜机构将智能穿戴产品上的保护膜撕去,实现智能穿戴产品的自动化上料、外观检测、扫码检测以及撕膜加工工序,相较于人工操作,提高了检测速度及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
[0024](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托盘转运机构、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并排平行设置,通过上料机构将智能穿戴产品自托盘上料部转运至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料端的旋转载料部,通过搬运驱动部和搬运吸取部将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下料端的升降载料部的智能穿戴产品搬运至第二直线模组上料端的撕膜载料部,从而取代了流水线长度,减小设备横向占用面积。
[0025](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转运机构(1)、上料机构(2)、运输机构(3)、扫码机构(4)、撕膜机构(5),其中:所述托盘转运机构(1)包括托盘上料部(11)、用于自托盘上料部搬运空托盘的托盘搬运部(13)和设置在托盘上料部(11)上方的AOI检测部(14);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吸取部(21)和驱动上料吸取部(21)移动于托盘上料部(11)和运输机构(3)之间的上料驱动部(22);所述运输机构(3)包括第一直线模组(31)、第二直线模组(32)、搬运吸取部(33)、搬运驱动部(34)、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31)的旋转载料部(35)、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1)下料端的升降载料部(36)、滑动连接在第二直线模组(32)的撕膜载料部(37),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1)和第二直线模组(32)平行设置且运输方向相反,所述搬运驱动部(34)驱动搬运吸取部(33)移动于第一直线模组(31)的下料端和第二直线模组(32)的上料端之间;所述扫码机构(4)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31)的中段上方;所述撕膜机构(5)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32)的下料端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转运机构(1)还包括托盘下料部(12),所述托盘上料部(11)和托盘下料部(12)均包括第一传送带(111)、第二传送带(112)、同步轮(113)、驱动同步轮(113)运动的步进电机(114)、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115)、滑动连接在第一直线导轨(115)上的托板(116)、驱动托板(116)升降的第一伺服电机(117),所述第一传送带(111)与第二传送带(112)与同步轮(1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5)位于第一传送带(111)和第二传送带(112)靠近上料机构(2)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带(111)和第二传送带(112)均与第一直线模组(31)平行设置,所述托板(116)升降于第一传送带(111)和第二传送带(112)之间的间隔内,所述托盘上料部(11)位于靠近托盘搬运部(13)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搬运部(13)包括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带(111)和第二传送带(112)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131)、滑动连接在第三直线模组(131)上的第一升降气缸(132)、与第一升降气缸(132)伸缩连接的第一吸杆组件(133)。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OI检测部(14)包括第一支架(141)、第一检测相机(142)、设于第一支架(141)横梁上的手动位移台(143),所述第一检测相机(142)安装在手动位移台(143)上,所述手动位移台(143)用于调整第一检测相机(142)的水平位置和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驱动部(22)包括水平垂直于第一直线模组(31)设置的第四直线模组(221)、滑动连接在第四直线模组(221)的第五直线模组(222)、滑动连接在第五直线模组(222)上的第二升降气缸(223)、与第二升降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鼎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