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73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活塞杆、控制阀总成和活塞阀,所述活塞阀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振器缸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阀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减振器缸体的顶部,并能相对于所述减振器缸体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控制阀总成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并联设置,有利于压缩减振器的整体轴向尺寸,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


[0001]本技术属于减振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车辆悬架用减振器中设置有伸张阀、压缩阀、补偿阀和流通阀。当车架(或者承载式车身)与车桥相对运动时,减振器的活塞将在缸筒内作往复运动,工作腔中的油液将会通过各阀系,从而产生阻尼力来衰减来自地面和发动机的振动与冲击。其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各阀件阀片组弹性的大小。
[0003]现有的阻尼可调减振器形式有很多种,如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变减振器以及节流孔可变阻尼减振器等,主要是通过改变阻尼器的物理参数实现的,一是通过改变阻尼器中的流体介质来实现,二是通过改变节流孔的面积来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多为外接供电装置或直接利用步进电机实现上述功能,成本较高,并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通过本阻尼减振器的并联双油路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总成阻尼力需求的独立调节。
[0005]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活塞杆、控制阀总成和活塞阀,所述活塞阀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振器缸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阀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减振器缸体的顶部,并能相对于所述减振器缸体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控制阀总成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通过调节过油截面实现阻尼力调节;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为并联设置。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
[000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阀的油路上设有阀片结构,用于油路导通控制。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的油路上设有过油截面调节装置,用于完成油路导通控制。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包括动力装置、驱动组件、调节装置和引油端盖;所述引油端盖设有连通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驱动组件与调节装置连接,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所述调节装置完成引油端盖内油路过油截面调节;所述驱动组件由所述动力装置提供驱动力。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装置为线圈,所述驱动组件为铁芯。
[0013]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器缸体顶端设有导向装置,且所述导向装置
套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侧,用于完成活塞杆的导向。
[001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减振器缸体的腔体内部。
[0015]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调节阻尼减振器为单筒减振器结构或多筒减振器结构
[0016]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中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并联设置,有利于压缩减振器的整体轴向尺寸,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时,可提供双流通路径,提升减振器总成的调节响应速度;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时,本技术减振器可以针对不同的阻尼力需求,实现独立调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可调节阻尼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可调节阻尼减振器的某实施状态结构油液流动示意图;
[0021]其中,1

减振器缸体,2

活塞杆,3

导向装置,4

控制阀总成,5

活塞阀,41

阀壳,42

动力装置,43

驱动组件,44

调节装置,45

引油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另外,本技术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技术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0028]参考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1、活塞杆2、导向装置3、控制阀总成4和活塞阀5。
[0029]优选地,所述活塞阀5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1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5与所述减振器缸体1侧壁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1)、活塞杆(2)、控制阀总成(4)和活塞阀(5),所述活塞阀(5)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1)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5)与所述减振器缸体(1)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阀(5)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1)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4)设置于所述活塞杆(2)的底端,所述活塞杆(2)的杆体贯穿所述减振器缸体(1)的顶部,并能相对于所述减振器缸体(1)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控制阀总成(4)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1)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4)通过调节过油截面实现阻尼力调节;所述控制阀总成(4)与活塞阀(5)的油路为并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与活塞阀(5)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与活塞阀(5)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5)的油路上设有阀片结构,用于油路导通控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李文川张林汪文杰魏轲吴彦昌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