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86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包括:电磁驱动机构、止挡部件、内阀芯和外阀套,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完成内阀芯的驱动,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所述内阀芯在液压力作用之下,底板边缘与止挡部件相贴合,且内阀芯的外侧面完成对外阀套的外阀套泄流槽的槽口的遮挡,所述内阀芯处的高压油液经内阀芯外侧面与外阀套间的间隙导出至外阀套泄流槽。通过将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中的内阀芯的结构设计,从而保证了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腔体内部压力仍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安全范围内。安全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增大电流,驱动机构推动内阀芯108向靠近内阀套106方向移动,内阀芯108台阶与内阀套106台阶孔形成的间隙减小,即是形成的通流截面减小,即先导阀通流截面减小;同时,主阀芯103与内阀套106之间形成的腔体之间的压力增大,主阀芯103后端的压力增大,主阀芯103向靠近上盖101方向移动,与上盖形成的主通流截面减小,流量不变时,压力将增大,减振器变硬,反之亦然。
[0003]参考图1和图2,现有电磁阀,油液从内阀套106流入,内阀芯通过驱动机构(衔铁110)作用受力,与内阀套106形成的间隙大小可对油液进行截流从而实现腔体内部油液压力的调节,当驱动机构不作用时内阀芯108受液压作用贴紧止挡部件111,此时由于内阀芯108与内阀套106之间的间隙过大则该间隙无法截流,油液经过内阀芯108底部的泄流槽108c直接从外阀套泄流槽109流出电磁阀,所以在驱动机构不作用时电磁阀无法维持有效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通过将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中的内阀芯的结构设计,从而保证了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腔体内部压力仍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0005]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包括:电磁驱动机构、止挡部件、内阀芯和外阀套,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完成内阀芯的驱动,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所述内阀芯在液压力作用之下,底板边缘与止挡部件相贴合,且内阀芯的外侧面完成对外阀套的外阀套泄流槽的槽口的遮挡,所述内阀芯处的高压油液经内阀芯外侧面与外阀套间的间隙导出至外阀套泄流槽。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阀芯的底板的为平面结构。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阀芯的侧面为圆环形结构。
[000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阀套端部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外阀套的侧壁上设有主阀出油孔;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还包括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设置于外阀套内并能够相对于外阀套进行移动完成遮挡/打开出油孔。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还包括内阀套,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内阀套之间设有第一压簧。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阀芯上设有泄压结构。
[00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阀芯上的泄压结构为泄压孔。
[0013]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线圈和衔铁,所述衔铁设置于电磁线圈的中心线上,且所示衔铁的端部与内阀芯的底面顶触相接,用于完成内阀芯的驱动。
[0014]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阻尼控制电磁阀的内阀芯无泄流槽,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内阀芯与内阀套对经主阀芯流至的油液不截流。内阀芯受液压力作用,与止挡部件贴紧且密封的,内阀芯的外圆面完全挡住外阀套泄流槽槽口,此时油液只能通过内阀芯外圆与外阀套内圆之间的径向间隙最后从外阀套的泄流槽流出,该间隙对油液可起到截流作用,从而实现在电磁驱动机构不工作时,腔体内部压力仍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并且,本技术阻尼控制电磁阀的内阀芯无泄流槽,可减少加工成本;通过选配不同外圆直接的内阀芯,可以实现内阀芯与外阀套之间的径向间隙调节,可实现不同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技术电磁阀中内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电磁阀中内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电磁阀中内阀芯与外阀套之间不同间隙所对应电磁阀P

Q性能曲线;
[0021]图6是本技术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P

Q性能;
[0022]图7是现有技术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P

Q性能;
[0023]其中,101

上盖,102

外阀套,103

主阀芯,104

第一压簧,105

主阀出油孔,106

内阀套,108

内阀芯,108a

底板,108b

底孔,108c

内阀套泄流槽,109

外阀套泄流槽,110

衔铁,111

止挡部件,112

电磁线圈,113

外壳,201

上盖,202

外阀套,203

主阀芯,204

第一压簧,205

主阀出油孔,206

内阀套,208

内阀芯,208a

底板,208b

底孔,209

外阀套泄流槽,210

衔铁,211

止挡部件,212

电磁线圈,213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控制电磁阀包括:电磁驱动机构、止挡部件(211)、内阀芯(208)和外阀套(202),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完成内阀芯(208)的驱动,当电磁驱动机构失效时,所述内阀芯(208)在液压力作用之下,底板(208a)边缘与止挡部件(211)相贴合,且内阀芯(208)的外侧面完成对外阀套(202)的外阀套泄流槽(209)的槽口的遮挡,所述内阀芯(208)处的高压油液经内阀芯(208)外侧面与外阀套(202)间的间隙导出至外阀套泄流槽(20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芯(208)的底板(208a)的为平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芯(208)的侧面为圆环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失效保护的阻尼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套(202)端部设有上盖(201),所述上盖(201)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凌宇钟佳宏陈磊张林龚鑫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