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37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阀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壳、阀套、阀芯,阀套连接在阀壳的下端,阀壳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的电磁线圈和衔铁,阀壳的下端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阀套设有进口流道、出口流道和阀孔,阀芯通过第一通孔滑动插接于阀腔内并延伸至阀孔内,阀孔与阀腔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将进口流道与阀腔分隔开来,阀套的下端对应第二通孔设有沿轴向贯通阀套的平衡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密封结构,将进口流道与阀腔分隔开来,并通过内平衡通管道和第二通孔,将出口流道与阀腔连通,阀腔内压力与出口流道处一致,避免了阀芯两端形成阻止阀芯运动的阻力。芯两端形成阻止阀芯运动的阻力。芯两端形成阻止阀芯运动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阀体
,具体涉及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0002]膨胀阀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主要起着节流降压和调节流量的作用。现有的电子膨胀阀如专利公告号为CN110873193A的电子膨胀阀,主要采用步进电机产生旋转运动,此旋转运动通过螺纹传动机构进一步实现阀针的轴向动作,从而能够调节阀口通流面积、实现流量控制的功能。
[0003]但是在上述专利申请中的电子膨胀阀中,阀体的进口流道与阀体的阀腔连通,阀体的阀腔属于高压腔,使得阀体的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间形成一定的高压差,导致阀体内的阀针受高压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影响阀针对流量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通过密封结构,将进口流道与阀腔分隔开来,并通过内平衡通管道和第二通孔,将出口流道与阀腔连通,使阀腔内压力与出口流道处一致,避免阀芯两端形成阻止阀芯运动的阻力,保障阀芯在电磁铁和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处的连通和隔绝,实现流量调整,使阀芯对流量调节的更加精准。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壳、阀套、阀芯,所述阀套连接在所述阀壳的下端,所述阀壳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电磁线圈和衔铁,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衔铁在所述阀腔内上下移动,所述阀壳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阀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阀套设有进口流道、出口流道、阀孔,所述阀孔设置于所述阀套内,所述进口流道贯通所述阀套的侧壁与所述阀孔连通,所述出口流道贯通所述阀套的下端与所述阀孔连通,所述阀套内设有过流区,所述进口流道与所述出口流道均与所述过流区连通,所述阀孔的下端与所述过流区连通,所述阀孔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孔内,且所述阀芯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内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阀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推动衔铁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带动所述阀芯向下移动,所述阀孔与所述阀腔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所述进口流道与所述阀腔分隔开来,所述阀套设有平衡通道,所述平衡通道贯通所述阀套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平衡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出口流道与所述阀腔连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密封结构将进口流道与阀腔分隔开来,并通过内平衡通管道和第二通孔,将出口流道与阀腔连通,使阀腔内压力与出口流道处一致,避免了阀芯两端形成阻止阀芯运动的阻力,保障阀芯在电磁铁和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处的连通和隔绝,从而实现流量调整,使得阀芯对流量调节的更加精准。
[0007]在上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在所述阀套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第一密封圈,将进口流道与阀腔分隔开来。
[0008]在上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中,所述阀套的外侧壁上沿周向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进口流道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通过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在阀套外侧将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隔绝,避免进口流道处的压力对阀芯的影响。
[0009]在上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中,所述阀芯与所述衔铁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推杆和推块,所述衔铁的下端对应所述推杆设有安装孔,所述推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推块连接在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阀芯与所述推块连接,所述推块的上端设有压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推块外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位于所述压板下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阀壳的底部相接。当阀芯在电磁线圈和衔铁的作用下向靠近过流区的方向移动,隔绝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时,衔铁带动推杆和推块向下移动,推块上端的压板压缩第一弹性件;当电磁线圈断电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推动推块、推杆、衔铁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芯向远离过流区移动,使得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相连通。
[0010]在上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中,所述推块的下端设有连接槽,所述阀芯的上端插接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推杆的下端呈圆弧面,所述推杆与所述推块间形成点接触。推杆与推块点接触,当衔铁有倾斜时,不会导致推块也发生倾斜,从而避免阀芯的卡滞现象。
[0011]在上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中,所述推块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阀芯的上端插接在所述连接通孔内与所述推杆下端接触,所述推杆的下端呈圆弧面,所述推杆与所述阀芯间形成点接触。阀芯的上端与推块的连接通孔紧配合,推杆的下端与阀芯的上端点接触,当衔铁有倾斜时,不会导致阀芯也发生倾斜,从而避免阀芯的卡滞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阀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阀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阀套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件和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连接件和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阀壳;2、阀套;3、阀芯;4、阀腔;5、电磁线圈;6、衔铁;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进口流道;10、出口流道;11、阀孔;12、过流区;13、连接件;14、第一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6、第一安装槽;17、第一密封圈;18、平衡通道;19、第二安装槽;20、第三安装槽;21、第二密封圈;22、第三密封圈;23、推杆;24、推块;25、安装孔;26、连接槽;27、圆弧面;28、压板;29、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壳1、阀套2、阀芯3,阀套2连接在阀壳1的下端,阀壳1内设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电磁线圈5和衔铁6,电磁线圈5用于驱动衔铁6在阀腔4内上下移动,阀壳1的下端设有连通阀腔4的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阀套2设有进口流道9、出口流道10、阀孔11,阀孔11设置于阀套2内,进口流道9贯通阀套2的侧壁与阀孔11连通,出口流道10贯通阀套2的下端与阀孔11连通,阀套2内设有过流区12,进口流道9与出口流道10均与过流区12连通,阀孔11的下端与过流区12连通,阀孔11的上端通过第一通孔7与阀腔4连通,阀芯3设置在阀孔11内,且阀芯3的上端通过第一通孔7延伸至阀腔4内,阀腔4内设有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第一弹性件14用于推动阀芯3向上移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1)、阀套(2)、阀芯(3),所述阀套(2)连接在所述阀壳(1)的下端,所述阀壳(1)内设有阀腔(4),所述阀腔(4)内设有电磁线圈(5)和衔铁(6),所述电磁线圈(5)用于驱动所述衔铁(6)在所述阀腔(4)内上下移动,所述阀壳(1)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阀腔(4)的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阀套(2)设有进口流道(9)、出口流道(10)、阀孔(11),所述阀孔(11)设置于所述阀套(2)内,所述进口流道(9)贯通所述阀套(2)的侧壁与所述阀孔(11)连通,所述出口流道(10)贯通所述阀套(2)的下端与所述阀孔(11)连通,所述阀套(2)内设有过流区(12),所述进口流道(9)与所述出口流道(10)均与所述过流区(12)连通,所述阀孔(11)的下端与所述过流区(12)连通,所述阀孔(11)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与所述阀腔(4)连通,所述阀芯(3)设置在所述阀孔(11)内,且所述阀芯(3)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延伸至所述阀腔(4)内,所述阀腔(4)内设有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所述第一弹性件(14)用于推动所述阀芯(3)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15)用于推动衔铁(6)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带动所述阀芯(3)向下移动,所述阀孔(11)与所述阀腔(4)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所述进口流道(9)与所述阀腔(4)分隔开来,所述阀套(2)设有平衡通道(18),所述平衡通道(18)贯通所述阀套(2)与所述第二通孔(8)连通,所述平衡通道(18)通过所述第二通孔(8)使所述出口流道(10)与所述阀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平衡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16)和第一密封圈(17),所述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治国周进楚华丽程志林志远姚延青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