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薄膜、制造所述薄膜的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压电薄膜的压电元件以及喷墨系统记录头。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钙钛矿类型的晶体压电薄膜,其中薄膜中的成分被设定为一致的,并且构成薄膜的晶体的晶系被设定为相同的从而增强压电性能。
技术介绍
压电元件通常包括下部和上部电极,以及保持在这些电极之间的铁电体或仲电态结晶压电陶瓷。关于压电陶瓷,通常为锆钛酸铅(在下文中称之为“PZT”)或镧被加入到PZT中的“PLZT类型的”。例如,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1,Vol.58,No.11第1161到1163页中已描述了使用PZT的铁电体制品。 作为使用薄膜压电陶瓷的压电元件的应用示例,存在一种喷墨系统记录头。对于用在该应用中以提高机电转换功能(压力促进位移)的压电薄膜来说大约1μm到25μm的膜厚度是必需的。期望膜具有一致性以便于以良好的精确度控制位移(displacement)。 制造金属氧化物类型的压电薄膜的工艺的示例包括溅射工艺、有机金属化学汽相淀积工艺(MOCVD工艺)、溶胶凝胶工艺等。在溶胶凝胶工艺中,包含构成原材料、部分水解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通式Pb↓[(1-x)]La↓[x](Zr↓[y]Ti↓[1-y])O↓[3]表示的钙钛矿晶体的压电薄膜,0≤x<1,0.05≤y≤1, 其中压电薄膜的膜厚度为大于或等于1000nm并小于或等于4000nm, 所述压电薄膜的表面包含具有大于或等于200nm的等效圆直径的晶粒、以及具有小于或等于40nm的等效圆直径的晶粒,并且 相对于在压电薄膜的表面中观察到的晶粒的总数量,在压电薄膜的表面中观察到的具有小于或等于40nm的等效圆直径的晶粒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纯,小林本和,襟立信二,内田文生,前田宪二,清水千惠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富士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